李涛
摘 要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着大量优秀传统文化要素的国画、书法、民俗、建筑、文学、对联、技艺、服饰等图像文本,以其深刻的传统内容、卓绝的思想智慧、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完美的艺术手法,从不同语境阐释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文化表征和视觉表征。借助图像学对蕴含传统文化精义的图像文本进行多维解读和意蕴重构,既有助于实现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也有利于探寻图文教学与文化传承的新思路。
关 键 词 图像学;统编语文教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情境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21)12-0008-0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精神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 2017年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进一步明确要“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2]。随着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的探讨和研究逐步深入,也提出了不少的研究成果,但是,鲜有图像学视角的教学阐释。
图像学一词最早由希腊图像演化成图像志转变而来,在上世纪80年代引进国内,最初主要运用在艺术领域,之后逐步延伸至其他领域。[3]其主要是通过对图像文本的分析,把握其背后所潜藏的话语机制和深层意涵。据统计,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图像文本共计164幅,其中蕴含着优秀传统文化要素的国画、书法、民俗、建筑、文学、对联、技艺、服饰等图像文本有86幅,占数的52.4%。这些图像以一种独特的视觉话语方式记录了传统文化的真实样态,承载着多重而复杂的文化认知与意义传达。借助这些图像文本,我们可深入当时的历史文化语境,深度解读其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精义,形成图文相融的教学方法,开辟传统文化教学的新实践。
图像作为一种信息传递和交流的表意工具,人们借助它记录历史、传递文化。[4]其并非语言的附属品,而是一种能够解释表征世界的视觉话语方式,承载着建像者多重而复杂的文化认知与意义传达。在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传统文化要素的图像文本包括国画、书法、民俗、建筑、文学、对联、技艺、服饰等(见表1),它们以其独特的话语体系阐释着传统文化的深层意蕴。这些经典作品不仅将课文的主旨意境展现得淋漓尽致,也有利于激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培养其表达、欣赏和创造等能力。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优秀传统文化要素的图像文本共86幅,基于五个维度的统计可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国画。国画作为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在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占到50幅,且在每一册的分布都较为平均,主要以山水画、水墨画、花鸟画和人物画为主,散落在教材的封面、正文、综合引导、名著导读、课后实践中,以其丰富的元素和深厚的底蕴,将传统文化的神韵之美和价值追求予以完美呈现,不断滋养着学生的心灵世界。
第二,书法。书法作品共计5幅,分别是赵孟頫书《陋室铭》、启功书《登飞来峰》、藤野先生惜别手迹、周恩来绍兴题词、毛泽东书《过伶仃洋》。这些作品真实地记录和保存著书法的笔法、字法、构法、章法、墨法、笔势等内容[5],与教材文本遥相呼应,虚实结合,彰显着传统书法的文化精神和美学价值。
第三,民俗。民俗作品共计13幅,其中,七年级下册占到7幅图,分别是《将军战马图》《圆桌图》《老叟抚琴图》《瑶族姑娘图》《筒车图》《民居对联图》《河中石兽图》。它们都是在特定时期和区域中共同创造、享用、固定并传承下来的文化现象,是一个民族精神情感的纽带和价值观的体现。[6]透过这些作品,我们能感受到民俗文化所蕴含的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第四,建筑。建筑作品共计14幅,分别是《雕栏图》《三味书屋图》《书案图》《古塔图》《后宰门街民居图》《朱德故居图》《昆明民居图》《石拱桥图》《石狮图》《拙政园秋色图》《清明上河图》《寺庙图》《圆明园图》《雕花回廊图》。它们借助传统绘画和现代摄像艺术,完美呈现了传统建筑所蕴含的空间和艺术合谋共生的理念,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第五,文学。文学作品共计4幅,主要是经典名著的书影,分别是《朝花夕拾图》《西游记图》《骆驼祥子图》和《水浒传图》,这些作品承载着人类的美好憧憬和人生理想,凝聚着先民的美好感情和灿烂智慧,描绘着时代的更迭流转和众生缩影,书写着世间的人生百态和善恶冷暖,生动形象地诠释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选入了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古文、古诗、词语、乐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等,其中,以图像文本形式呈现的包括国画、书法、民俗、建筑、文学、对联、技艺、服饰等。文本起源于图像,而图像是文本的另外一种表征,二者共鉴互生[7],以其丰富的元素和深厚的底蕴,从不同语境阐释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表征和形象的视觉表征。
(一)文化表征
从文化的视角来看,由于传统文化图像是一种传统文化的可视化表达,通过符号、形象、意识将传统文化的精义展现得淋漓尽致。具体而言,其主要具有以下文化表征:
一是道法自然的哲学观。“道法”即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其囊括了天地间所有事物的属性,宇宙天地间万事万物均效法或遵循“道”的“自然而然”规律。[8]教材中的《富春山居图》《悠然见南山图》《壶口瀑布图》《山水图》等,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灵动的笔墨,将作者的内心感悟诉诸于笔端,于空寂处见流行,于流行处见空寂,虚空中传动荡,神明里透幽深,超以象外,得其环中,一花一鸟,一树一石,一山一水,皆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真实写照。[9]
二是万物和谐的自然观。《礼记·中庸》提出:中和者,天下之大本;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种和谐之美在我国传统建筑设计中孕育出独特的文化品格。教材中的《苏州园林图》《圆明园图》《社戏图》《古塔图》《济南后宰门街民居图》等,以其精巧的布局和优雅的意境,含而不露,宛若天成,将人与自然、人与建筑完美结合,从而达到万物相生相融,和谐共生的境界。
三是天下兴亡的家国观。清·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三有云:“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这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国人始终将个人荣辱、家族前途和国家命运紧密结合。教材中《木兰从军图》《边塞征战图》《出猎图》《将军征战图》等,以其丰富的想象和浓重的笔墨描绘了视死如归、征战报国的将士生活。其中,既有无边的思乡之情,又有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四是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观。仁义礼智信是儒家的伦理道德观,是千百年来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的实践结晶,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滋润着国人的心灵世界。教材中的《师生图》《君臣图》《赠别手记》《童子问答图》《孔子讲学图》等,以其夸张的笔法和含蓄的方式诉说着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精要,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广泛的实践性。
(二)视觉表征
视觉表征是指以视觉符号为中介对知识进行意义的再现,其本质是一种具象式的知识转化,其作用在于可以实现从能指(表现形式)到所指(深层内涵)的意义提升。[10]视觉表征具有可视化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从眼睛到心灵的视觉体验,进而进入图像的深度解读与再次创作。传统文化图像在视觉表征上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在表征内容上,选择兼具时代价值和视觉价值的传统文化思想与内容。其中,时代价值主要指图像所蕴含的文化意蕴能够与当代社会精神和时代内涵相契合;视觉价值主要指能够从传统图像的视觉符号中挖掘各种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想资源,并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视角、当代的眼光,重新审视和解读其中所蕴含的价值旨趣,实现传统文化的价值延续。
二是在表征的技术上,主要以传统绘画和现代摄像的视觉艺术为载体。传统绘画主要有水墨画、山水画、人物画和花鸟画等,现代摄像则选用了能表达传统文化意蕴的图像文本。这些作品能增加学习者对于传统文化的亲切感,提升对传统文化的敏感度,进而促使其不断探寻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意蕴。
三是在表征的策略上,采用图文共显的编码策略。教材中,编码策略主要采用古代典籍中的“左史右图”的表达手法进行呈现。借助视觉表征的图像叙事,创造性地表征图像文本中抽象的文化概念、文化思想等,从而促进学习者对其进行深度建构,理解从表现到内涵、能指到所指,进而探寻传统文化视觉资源的丰厚底蕴,实现知识与文化的互融共生。这种策略不仅给学习者带来了直观强烈的视觉体验,也突破了语言文字等媒介符号的表达局限,拓宽了传统文化内涵的丰富性。[11]
优秀传统文化图像蕴含着深刻的传统内容、卓绝的思想智慧、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完美的艺术手法。在课堂上,对这些图像文本进行解读和重构,既有助于实现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也有利于实现文化传承、素养涵育的目的。
(一)多维建构:调动感官激发传统文化联想
美国学者劳伦斯提出的具身认知概念认为,知识的储存方式不完全是以抽象概念的形式存在于大脑皮层中,它存储于人类的身心体验中。因此,传统文化教学不能仅仅依靠传统的讲解和重复的背诵,而是需要学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感知和内化。这就要求教师将图像视为一个完整的文本,采用多维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体验,激发其对传统文化的联想。让学生在丰富的身心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的人文魅力,获得对教材课文的整体感知,进而提升對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这种方法的运用常见于古诗文教学中,以七年级上册王湾《次北固山下》之“孤舟远行图”(见图1)教学为例,教师首先让学生观看课文底部的插图,提示既要有局部的细致观察,又要有整体的观照,力求让学生感知这幅画的整体意蕴,理解诗人的形象和情感;其次,让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声调、停顿、强弱、长短的变化,使其在语音变换的世界感受到“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壮丽之景,体会诗人客居他乡浓浓的思乡之情;最后,引导学生图文结合,感知、领略和欣赏诗歌中情与景、心与物的交融,感悟作者所要传达的真情和诗歌所营造的美景。其他类似的课文还有七年级下册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的“刘但宅画”;八年级上册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悠然南山图”;八年级下册中刘禹锡《卖炭翁》中的“老叟图”;九年级上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柯人思乡图”;九年级下册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出猎图”;辛弃疾《破阵子》中的“将军征战图”等。
(二)深度融合:阐释图文营造传统文化氛围
图像与文字并非非此即彼的较量关系,而是不同思维形式间合谋共生的对话关系。[12]因此,在传统文化的图像教学中,教师既要重视对教材文本的解读,也要关注图像的话语表达。既要充分挖掘其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要义,又要拓宽教与学的空间,让传统文化在语文课堂中生发出来,进而营造传统文化的氛围,让学生在图文并茂的场景中获得超然的文化体验和清晰的文化认知。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苏州园林》“拙政园图”教学中(见图2),教师首先让学生观察拙政园秋色图中的亭台楼阁、雕花回廊,感受传统建筑所追求的诗画融合、自然和谐之美;其次,结合教材文本,对园林所承载的文化底蕴和价值追求进行探讨,透过匾额楹联、书画雕刻、庭院布局,引导学生感受其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最后,通过对图像中传统文化要义的解读和思考,分析其价值追求和意义指涉,营造一种幽远深邃的传统文化氛围,让学生在与园林的对话中,领悟宇宙、历史与人生的关系。其他类似的课文还有七年级上册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三味书屋图”;七年级下册《木兰诗》中的“木兰图”;八年级上册茅以昇《中国石拱桥》中的“卢沟桥石狮图”;八年级下册写作中的“寺庙建筑图”;九年级上册施耐庵《智取生辰纲》中的“集市图”;九年级下册拓展延伸中的“白蛇传剧照图”等。
(三)情境共生:创设情境探寻传统文化底蕴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有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传统文化教学应该有情境,情境的形式有很多,如课堂演绎、情景再现、小组互动等,而最简单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对图像的观察,形成对教材文本描述内容的合理想象。让学生在具体可感的教学情境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进而理解和探索传统文化的深层底蕴。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梦回繁华》“清明上河图”教学中,教师首先让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清明上河图”图像,对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获得初步感知;其次,借助教材文本引导学生进入画境之中,展开合理的想象,共同描绘北宋时期的盛世繁华之景;最后,运用可视化技术呈现图像文本,营造传统文化情境,让学生自由感受其中体现的传统文化要义,带领学生探知图像背后蕴藏的思想,带着对图像的理解,去探寻这个时代的繁华。其他类似的课文还有七年级上册《论语》中的“孔子讲学图”;七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中“后宰门街民居图”;八年级上册吴均《与朱元思书》中的“富春山居图”;八年级下册中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桃源图”;九年级上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的“岳阳楼图”;九年级下冊《山水画的意境》中的“漓江胜境图”等。
在课堂教学中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图像所蕴涵的文化精义,既有助于实现学生情感的丰满表达,也有利于实现新时代文化传承的创新转化。为此,我们还需合理把握图文的教学边界,积极提升教师的教学敏感性,涵养培育师生的视觉素养和综合运用现代可视技术,以期实现图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新可能。
参考文献:
[1][2]新华社.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EB/OL].(2017-01-25)[2021-09-26].http://www.gov.cn/zhengce/2017-01/25/content_5163472.htm.
[3]W.J.T.米歇尔.图像理论[M].陈永国,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4.
[4]薛其龙.《滇省夷人图说》图像的文化表征[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8,33(06):20-23.
[5]曹建.大学书法鉴赏[M].重庆:西南大学出版社,2003:6.
[6]郑新丽.部编版语文教材传统文化选编维度的定量分析——以已出版的七八年级语文教材为例[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8(09):9-14.
[7]朱艳.现代语文阅读教学中图像化文本的组织[D].湖南师范大学,2014.
[8]许丽芹.我国传统话语的生态智慧及生态伦理意蕴[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50(01):112-120.
[9]赵士林.宗白华美学思想的文化价值[J].文艺研究,2007(04):32-39.
[10]吴文涛.传统文化教育应注重视觉表征[N].中国教育报,2016-12-01.
[11]肖婉,张舒予.VMIL:视觉、媒介、信息素养融合之教育实践探索——以优秀传统文化的视觉表征为途径[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6(05):77-82.
[12]刘晓荷,董小玉.语文课程的图像转向:内涵、表征与进路[J].课程.教材.教法,2019,39(11):110-115.
责任编辑 毛伟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