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琼
评论被称作是报纸的灵魂和旗帜。在 “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全媒体时代,党报既要面对多元文化、多种话语体系的观点竞争,也要应对日新月异的融合发展态势。在直面竞争、应对挑战中提升自身的看家本领,做大党报评论的“增量”,打造属于党报评论的“硬核能力”,才能擦亮手中的“金话筒”,用“楷体字”写好全媒体时代的大文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内容永远是根本、融合发展必须坚持内容为王,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对于党报评论而言,内容优势最根本的就是思想优势。
全媒体时代带来了言论生产的纷繁时期,由于多种传播形态的并存和多元主体的参与,“人人写评论、事事跟评论、处处见评论”成为的一种突出特点。有人说,在这样的现状和境遇中,评论的“门槛”被拉低了。但事实证明,观点越是纷繁复杂,越需要有穿透力的声音、有洞察力的思想。无论媒体形态怎么变化,舆论格局怎么变化,理性仍是媒体最重要的品质,有高度、有深度的思想产品仍然是舆论场的“刚需”,思想力依然是党报评论的核心竞争力。传播的介质、场所变了,但思想性作为党报评论的首要特性,不仅不能削弱,而且还要加强。
延安时期,毛主席为《新中华报》题词只有两个字:多想。报社将题词制成匾额,挂在编辑部窑洞最显眼的位置。70多年过去,毛主席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做大思想增量,要求党报评论不仅仅是表达态度立场,只有“是非判断”,更要以独到的见解、理性的思考、严谨的逻辑、透彻的论述,超越“简单站队”和“网络口水战”,廓清模糊认识、提供真知灼见,给人启发、启迪、启示。做大思想增量,要求党报评论工作者多想、善思、深究,让脑子动起来、转起来、活起来,始终保持思想的敏锐性和开放度,在大浪淘沙的观点竞争、千帆竞发的思想碰撞中占据主动,用高质量的“思想产品”来吸引人、感染人、影响人,以思想优势赢得话语优势
全媒体时代的信息爆炸,一个直接的结果就是,公众“知识”水准大大提升了,对深入分析和解读的需求也大大提升了。党报的受众主要集中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高校等高学历人群。这就要求党报评论不仅要完成好传统的“政论”“时论”,也要向“策论”延伸和拓展,甚至将“策论”融入“政论”“时论”。紧紧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找准“题眼”,围绕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热点问题展开议程设置,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既提出问题,又开出药方,既总结实践经验,又指出未来方向,以知识的增量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和智力支持。
做大知识增量,对评论员的视野眼界、知识储备、理论功底、专业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要求每一位评论员都要力争成为“专家型评论员”,既不能说“外行话”,也不能说“正确的废话”,而是要说“内行话”“专业话”,把政治意识、专业精神和评论能力有机结合起来,用专业视野、专业素养、专业解读说服人、引导人,体现党报评论的权威性、对发展实践和实际工作的指导性,推动性。
2021年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湖北召开全省科技创新大会,吹响科技强省建设集结号。加快建设科技强省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建好用好科创平台。面对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等这一专业性强、相对“小众”的话题,湖北日报评论理论中心查阅了大量背景资料、调研报告,走访、咨询了多位科技工作者,并对北京、上海、合肥、深圳等综合性国家级创新中心的科创平台建设和运转进行了深入了解和研究,为评论的选题策划和稿件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湖北是科教大省,高校、科研机构众多,为什么要把科创平台作为科技强省的基础?那些以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实验室为代表的科创平台,其先进性和不可替代性在哪里?建好用好科创平台,是不是就意味着 “砸钱”、增机构?从选题策划,湖北日报评论版推出“建好用好科创平台”系列评论,从科创平台对科技自立自强的支撑作用,到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从体制机制上的“高灵活度”,到“驱动人才”的组织方式和生态群落,对湖北科创平台如何高起点定位、高标准建设、高效能运转作出了深入回答,不少读者感到“很解渴”“很补脑”“很管用”。
评论不是书斋中的“盆景”,而是实践的产物、生活的产物。。党报评论的问题感、针对性、力量感,无不是在深入社会实际、了解社会生活、倾听所思所盼中获得的。
湖北日报近年来推出的“现场评论”栏目,正是为了填补评论员“脚力”不足,推动评论员深入一线、深入实践而创立的。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百城千县万村”调研活动和“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大型主题采访活动等推出的多组现场评论,青年评论员深入到全面建成小康的代表性农村,探访湖北的红色革命旧址,写作了《山路之变留下最好见证》《激活不等不靠的奋斗基因》《一方水土熔铸闪亮精神》等多篇稿件。
一条条山路道路的延伸和升级,“折射着发展之变,也折射着发展观之变”;靠奋斗致富的移民村,老支书常说“只有落后的工作,没有落后的群众”;细细体味洪湖瞿家湾,“‘洪湖精神’”连通中国革命的精神血脉,一方水土升腾起的浩然之气”……从“会场”到“现场”,从办公室到基层一线,从“坐而论道”到“起而采访”,不仅只是写评论的“背景”变了、“场景变了”,更是评论选题触角的深入、思考路向的调整、论述姿态的变化。在与基层群众的深入交流中,从现场细节的观察揣摩中,评论更能发现故事背后的深刻变化,捕捉小细节背后的时代趋势,揭示普通人、身边事中的精神密码。
现场评论推出后,有读者点赞“评论有现场感,现场有了评论味”,写稿的青年评论员也感叹“到了现场,评论写起来就不一样”。这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新闻的富矿在基层,评论的富矿也在基层。到项目建设的火热工地、在乡村振兴的田间地头,在街头巷尾的基层治理中抓选题、写评论,做大实践增量,实际上是一个评论员“练兵”的过程,也是一个为党报评论加厚土壤、注入活力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