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微针联合C6大光斑低能量激光治疗老年黄褐斑的疗效及安全性

2021-09-01 09:41:44施伟伟程佳伟范向华花志祥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1年15期
关键词:微针黄褐斑黑色素

施伟伟 程佳伟 范向华 花志祥

(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江苏 南通 226000)

黄褐斑为临床上常见的面部色素沉着性皮肤病,主要分布于面部,偶见于手部和背部,呈点状或片状对称分布。其形态多样、大小不一,无明显凸起,多见于中老年女性,男性少有发病。在临床上黄褐斑又被称为肝斑,多表现为蝶形分布〔1〕,影响患者的外貌。导致该疾病产生的原因尚不明确,可能是由于化妆品应用不当、口服避孕药、内分泌失调、内科疾病、皮肤受到紫外照射等引起。当前,针对黄褐斑的治疗也有多种方法,主要以去除刺激因素为主,治疗手段包括针灸治疗、氨甲环酸治疗、激光治疗、纳米微针治疗等。但是现有的治疗手段往往只能缓解患者的病情,并不能达到患者所期望的效果。纳米微针治疗具有创面无伤口、药效好等特点,属于无创伤式透皮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表皮细胞的更替并修复皮肤屏障,同时还能促进皮肤中色素颗粒的排出。激光治疗通过光热作用、机械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改善皮肤状态。C6大光斑低能量激光作为新一代的调Q激光可以使照射部位的黑色素颗粒选择性的吸收激光,使黑色素颗粒膨胀后破裂,形成碎片后被体内的吞噬细胞吞噬后排出体外。C6大光斑低能量激光其平帽式的能量输出方式使激光能够分布均匀,皮肤的刺激反应及色素沉着等并发症可以得到最大限度控制,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本研究旨在探究纳米微针联合C6大光斑低能量激光治疗对老年黄褐斑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0年10月至2021年1月选取在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黄褐斑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均为女性,平均年龄(66±5.25)岁,皮损面积(1.98±0.58)cm2,病程平均时间(6.45±3.16)年。实验组均为女性,平均年龄(65±4.25)岁,皮损面积为(2.00±0.38)cm,病程平均时间(7.45±3.16)年。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纳米微针仪器(苏州纳通生物纳米科技有限公司3DL-D)将0.5%氨甲环酸溶液导入进而对老年患者面部黄褐斑进行治疗,共治疗8次。实验组:在纳米微针导入的基础上实施C6大光斑低能量激光治疗(能量密度为1.6~2.2 J/cm2),每3周治疗1次,共治疗6次。每次C6治疗间隙配合2次纳米微针氨甲环酸导入,1次/w。在治疗过程中需注意,激光治疗头应与皮肤垂直,轻轻紧贴。术后使用医用面膜冷敷30 min左右。术后须避免阳光直射及化妆品的使用。

1.3观察指标 (1)评估老年黄褐斑患者的治疗效果,可分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4个等级;治愈是指患者黄褐斑均消失,黄褐斑面积不少于90%;显效是指患者黄褐斑颜色显著改善,面积缩小至60%~80%,有效是指患者黄褐斑颜色略有改善,色斑面积缩小至30%~59%;无效是指患者黄褐斑未发生变化,色斑面积缩小小于30%。(2)观察并统计患者治疗前后黄褐斑面积、黄褐斑评分。(3)统计患者不良反应(点状色素减退、反弹性色素沉着、疼痛、红斑、水肿、皮肤干燥等)的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GraphPad Prism8.0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

2 结 果

2.1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比较 对照组总有效率显著低于实验组(P<0.001)。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n=50〕

2.2两组治疗前后黄褐斑面积、黄褐斑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黄褐斑面积和评分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褐斑面积及评分

2.3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在治疗过程中点状色素减退、反弹性色素沉着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疼痛、红斑、水肿、皮肤干燥等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的比较〔n(%),n=50〕

3 讨 论

黄褐斑作为色素沉着性皮肤病〔2〕在众多皮肤病中发生率较高,具有一定的难治性,主要存在于患者的前额、脸颊等位置〔3〕,该病治疗效果欠佳,给患者造成较大的精神、心理压力,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与日光照射、激素水平变化、遗传易感性、血管因素、营养水平及精神心理因素有关〔4〕。目前医学上治疗黄褐斑主要是抑制黑素细胞活性去除已经存在的黑色素等〔5〕。传统医学多采用口服药物(血府逐瘀汤〔6〕、谷胱甘肽)或外用药物(氢醌乳膏、视黄酸、熊果苷)来达到治疗黄褐斑的作用,由此带来的副作用日益剧增,患者迫切需要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最新研究显示氨甲环酸是通过抑制可以对酪氨酸酶产生增强作用的血浆酶原激活体(SC-uPA)使酪氨酸酶失活,从而达到对黑色素合成的抑制,有效治疗黄褐斑〔6〕。另有研究表明,注射氨甲环酸会观察到黑色素细胞的变化,在数量上并没有增加,但黑色素含量在减少,这说明氨甲环酸只是在影响黑色素含量,而不是黑色细胞的变化〔7〕。微针短时间内在皮肤表面创建很多微细通道,打破皮肤屏障,让药物沿通道直达治疗皮损区域,大大提高了药物的透皮吸收率〔8〕。李云等〔9〕研究结果显示,微针导入氨甲环酸联合疏肝活血汤对于黄褐斑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皮损积分降低。黄亚华等〔10〕研究表明,与单用氨甲环酸比较,氨甲环酸联合微针针灸治疗黄褐斑疗效更为明显,总有效率提高。

激光在黄褐斑治疗中是利用光的机械作用和选择性光热作用,光的机械作用原理为激光照射面部病变皮损,黑色素颗粒吸收热量瞬间爆破变成小碎片,由吞噬细胞将其包裹吞噬,经肾脏和皮肤逐渐代谢排出体外,达到淡化色斑的作用〔11〕。李俞晓等〔12〕显示大光斑低能量Q开关1 064 nm激光联合复合酸及中药治疗黄褐斑安全有效,没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本研究结果提示纳米微针联合C6大光斑低能量激光治疗能够改善黄褐斑的临床治疗效果。

符林瑜等〔13〕研究表明口服氨甲环酸结合Q开关激光治疗黄褐斑的疗效优于单独激光治疗,同时还能降低患者的血清雌二醇水平。朱媛媛〔14〕研究表明膏方联合美容揿针能有效缩小黄褐斑的面积,缓解黄褐斑的症状,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治疗效果显著。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黄褐斑面积及黄褐斑评分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张金娥等〔15〕显示在5%氨甲环酸透皮给药在治疗黄褐斑中总改善率明显增加,患者未出现色素减退。张萌等〔16〕结果表明对于亚洲人群黄褐斑患者,低能量Q开关Nd:YAG激光联合点阵微针射频治疗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

综上,纳米微针联合C6大光斑低能量激光治疗对老年黄褐斑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黄褐斑面积,降低黄褐斑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微针黄褐斑黑色素
再也不怕打针的纳米微针
军事文摘(2022年12期)2022-07-13 03:10:16
富血小板血浆盒联合头皮微针引入生发液治疗雄激素性脱发
逯俭运用微针强通法治疗项痹经验
中药方剂在治疗黄褐斑中的应用
82例女性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啊,头发变白了!
Q7.为什么人老了头发会变白?
为什么人有不同的肤色?
产胞外黑色素菌株的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
微针疗法在中风后抑郁症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