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教学模式在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中的探索及应用

2021-09-01 05:04马庆明张婷婷韩尚聪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16期
关键词:药剂学教学效果混合

马庆明,曹 洁,张婷婷,韩尚聪,梁 燕,孙 勇

(青岛大学药学院,山东 青岛 266071)

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迅速发展,推动了教育革新并产生了许多新的教育思想与理念,其中,混合教学模式在高等学校课堂教学改革中成为研究热点。混合教学模式是在线学习与面对面学习的结合,其学习过程是基于互联网的新型技术(如微课、慕课、雨课堂等)与传统课堂教学技术的结合,创建个性化的主动学习环境,实现课程教学由以被动机械学习为主的传统模式向以主动创新学习为主的模式转变[1-3]。将混合教学模式应用于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教学中,创新实验教学设计,通过改善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方法,以期提升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教学效果,并为相关实验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4-5]。

1 混合教学模式应用于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教学的可行性

1.1 采用混合教学模式符合教学改革的需要

目前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教学主要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即“教师为主导,讲授示范为中心”。该模式较依赖教师对实验知识的传授,而学生往往处于消极被动地位,缺乏主动性、探索性学习,不利于培养其独立思考及创新性思维。为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需要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而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更好地实现实验课程教学由以被动机械学习为主的传统模式向以主动创新学习为主的模式转变。

1.2 混合教学模式的优点

混合教学模式的优点主要包括三方面[6]:(1)强调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混合教学模式在强调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更为重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课堂立体化、生动化。(2)综合使用多种教学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混合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特点,使用微课、慕课、雨课堂等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化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混合教学模式通过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鼓励其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并培养锻炼应用信息化技术的能力,提升综合能力。

2 混合教学模式在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2.1 提出问题

以“血药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片的体内药动学参数”实验教学为例[7],使用微课、慕课、雨课堂等进行混合教学,首先教师设计PBL讨论问题,问题应符合由易到难的原则。例如,“在服用不同厂家生产的对乙酰氨基酚片时常常会出现疗效不一致的现象,其原因是什么”“固体口服制剂体内吸收、发挥疗效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如何改善口服解热镇痛药后的疗效”等,如此设疑可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

2.2 资料收集

在此基础上,教师寻找相关慕课及微课等网络学习资料,将问题及网络学习资料汇总后于实验课程开始前1周发送给学生,需要学生在课前仔细研读,做到心中有数。在学生预习过程中,教师开放雨课堂平台讨论区,学生边阅读边思考,将存疑的问题书写书面报告在讨论区内在线提交,使教师在课堂授课时更有针对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此过程既是正式进入教学前的预习环节,也是对学生理论知识学习开展的摸底,在激发学生产生强烈学习兴趣和动力的同时能使教师了解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并据此调整课程讲授进度[8]。

2.3 知识点强化

实验课程教学开始后,教师首先利用微课等手段对课前提出的问题给予回答,并分析学生书面报告中出现的错误,帮助学生厘清思路,明确提出消除速率常数K、半衰期t1/2、AUC及相对生物利用度等药动学参数在衡量对乙酰氨基酚片治疗效果中的重要意义,解释利用血药法测定固体口服制剂药动学参数的广泛适用性、相关测定方法的理论依据及动物模型的选择,明确本次实验教学目标。

2.4 小组学习及实验

教师随机将学生每5~6人分为一组,实验教学中,教师先简明扼要地介绍本实验操作的主要内容,如家兔空白血样的采集、血药浓度的测定等,再将具体实验安排与进度的掌控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实验设计和实验药品、试剂、仪器等的准备工作讨论后形成共识,在此基础上与教师分享讨论、完善团队的实验方案。针对“家兔耳缘静脉取血”这一难度较大的实验操作,教师可提前通过QQ群、微信群等分享相关操作视频,使学生有感性认识,在教学开始后可专门拿出一定时间进行操作演示以及指导学生操作。

2.5 汇报总结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成果汇报,可分为3个阶段:(1)学生小组内部讨论。对本小组实验操作、仪器选择及使用、实验现象解释、所得结果分析等进行互动讨论,分享实验体会及收获,并针对本小组的最终成果展示达成共识。(2)小组之间成果展示。由团队负责人在各团队间进行成果展示汇报,着重汇报本团队所得实验结果并做出详细的结果分析与实验收获总结,鼓励其他小组学生自由提问、畅所欲言、各抒己见。(3)教师总结。教师在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时注意总结各个学生出现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点评,对学生小组总结汇报的实验感悟及收获给予正面鼓励。教师自身也应反思总结本次授课存在的问题。

2.6 评价与反馈

混合教学模式使教学评价和反馈的速度更及时、效果更真实。课后,教师随机选择同班采用混合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学生各15人的实验报告进行成绩分析。再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在线发布教学评价表,针对提高自学能力、提高主观能动性、提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实验设计操作能力4个方面请混合教学模式组与传统教学模式组学生对本组所采用的教学模式进行理性、客观评价。

3 教学效果总结与评价

3.1 实验报告成绩分析

实验报告由未参与本次教学研究的教师评判,具体统计结果见表1。结果显示,混合教学模式组与传统教学模式组各分数段人数均有明显差异,混合教学模式组高分段(>90分)人数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模式组,且没有低分段(≤70分)学生,证明采用混合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表1 两组学生成绩比较[n(%)]

3.2 教学评价(见表2)

表2 两组学生教学评价比较(%)

结果显示,混合教学模式组学生对本组所采用教学模式各项评价的满意度均高于传统教学模式组。

4 讨论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教学有效应用混合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及学生积极参与,为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4.1 控制实验品消耗量和教学时间

相对传统教学课堂,混合教学模式所需要的实验教学时间及实验品消耗量均明显增加,这就要求教师在提前做好准备工作的同时着重加强教学管理,对学生小组讨论效率、方向做出及时与适当引导,以期以可控的实验品消耗量、合理的教学时间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4.2 避免机械开展混合教学

目前国内不少高校课堂教学应用混合教学模式,以播放课件、浏览网页、播放视频等简单操作为主,单方面机械追求信息技术的应用,忽视了混合教学模式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特点,对学生教学效果评价、反馈信息未引起足够重视,从而单纯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而未对整个课程教学效果产生积极作用。

4.3 教师应努力转变自身角色

教师应努力适应自身角色转变,由知识灌输者转变为知识的引导者与思维的启发者。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应熟练掌握本课程相关的知识外,还应具备本实验相关知识,并熟悉实验相关国内外最近技术进展,及时对所授课程内容进行更新优化。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注意采用启发、引导、反馈、总结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实验知识,建立完整的知识网络。

5 结语

混合教学模式的宗旨在于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热情,以促进师生交流,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尽管混合教学模式已在国外很多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理论及实验课程教学中实施,但近些年才引入我国,仍处于应用的初级阶段,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有理由相信,在教师合理设计及学生积极参与下,采用混合教学模式的实验课程教学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并有希望推广应用于其他课程教学中。

猜你喜欢
药剂学教学效果混合
混合宅
一起来学习“混合运算”
新形势下药剂学在临床中的应用
浅谈基因药学实验技术在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药剂学理论教学改革的思考
混合所有制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中药药剂学双语CBI教学理念的探索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