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兵
关键词:科技馆;标准化体系;展品开发
近十几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只依靠学校向学生传递知识很难培养出真正优秀的学生,因此科技馆迅速成为学生学习的另一个基地,承担起了为学生普及科学知识的任务。在这样的局势下,全国各地都修建了各种规模的科技展览馆,科技馆的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通过对各地展览馆中的展品进行统计和归类,发现科技馆中展品雷同的现象十分严重,许多知识简单地变换了外观或操作方式,其内部的本质创意没有任何更改。在现代网络大数据的环境背景下,科普短视频、快手、抖音等自媒体兴起,以至于这样核心创意缺失的科技展品很难获得人们的关注。面对这种困境,本文对国内科技馆展品的设计标准化进行探究。首先需要分析我国科技馆展品设计的现状,以及科技馆产品标准化能够产生的影响。制定科技馆展品的设计理念,确定科技馆展品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具备科学性、安全性、趣味性以及互动性。最后设计科技馆展品设计标准化的体系,确保科技馆展品能够源源不断地产出。
1国内科技馆展品设计现状分析
我国的科技馆起步较晚,直至21世纪初才开始在国内大规模建设,且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老师、家长和学生都更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书面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因此在科技馆在修建初期,发展十分缓慢。正是因为种种原因,我国的科技馆行业还没有正式的国家标准,以至于各地的科技馆发展都没有指导性文件,展品的开发和设计都只依靠开发者自身的经验和创意,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化流程,严重制约了我国科技馆展品设计创新水准的提高。尽管有少数规模较大的科技馆建立了自身的展品设计体系,但是并不具备普及性,无法带动全国的科技馆展品设计标准化的进程。由于网络大数据的逐渐深入和普及,许多自媒体会展示一些自身设计的科技产品,科技馆不再是学生唯一的学习高科技知识的途径。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科技馆的展品设计流程急需进行改革。最重要的是建立一个科技馆展品设计的标准,排除掉相似和雷同的展品,若是没有这样的标准,全国各地的科技馆在展览展品时都需要将同样的设计重复做一遍,但是由于设计师的经验不一,所得到的展品质量也不相同。这样的展品是没有意义的,不但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支出,还会降低群众对于科技馆的兴趣和期望。因此,将设计需求、设计流程、制作标准、审核标准等标准化,就能够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提高效率。
2国内科技馆展品设计标准化研究
2.1科技馆展品设计标准化理念研究
科技馆的展品首先需要具备科学性,任何一项展品的设计都必须以反映科学道理为核心理念,在科学原理的基础上实现思维和应用的创新,达到传播科学知识、进行科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因此,如果科技馆的展品没有具备科学性或者没有阐明其内部所包含的科学原理,那么这些展品就很容易误导来到科学馆进行课外学习的学生们,这样的展品是绝不能放入科技馆内的。其次,科技馆的展品还需要足够安全。由于科技馆主要面向从小学到高中的青少年儿童,主要目标在于对学生普及学校内学习不到的科学知识。而年纪较小的学生往往认识不到某些物品的危险性,因此,科技馆内的展品绝不能出现危险物品,防止学生在科技馆内受到伤害。这一点需要从设计阶段就杜绝,如某些具备爆炸性质的展品就不应该出现在科技馆展品设计的名单中。在展品制作阶段,一些危险性等级较低的展品,如具备锋利边缘的金属也需要尽量磨平或做圆滑处理。再次,科技馆的展品还需要具备趣味性。学生在学校内学习理论性的科学知识,已经十分疲惫,因此在科技馆内,展品绝不能出现千篇一律的理论知识,而是在生动有趣的氛围中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教导学生学习科学知识。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增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确保学生对于这些科学知识的印象更加深刻。最后,科技馆的展品还需要能够与观众互动。在科技馆中设计这些展品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式思维,使学生能够建立起一座科学的思维桥梁,想要达到以上目的,就必须实现学生与展品之间的互动。将展品设置为能够手动操作的类型,由在科技馆中参观的学生自行控制,使学生升起学习科学知识以及发明创造的动力。引导参观者在展品中投入感情、投入体力,激发参观者深入的思考,使参观者在与展品的互动中完成知识的迁移。
2.2科技馆展品设计标准化体系研究
为了能够设计出具备一定质量的展品,就必须在科技馆的展品开发中设置一定的标准化体系,规范展品的设计文件需求、规范展品的设计方案、加强对于科技馆展品的制作标准,以设计制作出更具水平的科技馆展品为根本目的,实现科技馆展品的设计标准化。本文研究的标准化体系框架如下图所示。
如上图所示,科技馆展品的设计总共分为设计准备阶段、方案设计阶段、设计开发阶段、文件生产阶段四部分。在设计准备阶段,主要工作是为后续的设计开发和展品制作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确保整个展品开发项目逻辑结构的合理性及可实现性,并确定项目成员及小组分工。该阶段包含合同授予前和合同授予后,在合同授予前,需要策划相关文稿,确定该展品设计的目的和目标,制定预算、时间表、项目管理、项目要求等,由科技館根据文稿确定是否授予合同。合同授予后,由承包商核查政府提供的材料,项目组的工作人员需要进行现场定位并完成工作的前期规划,确定现有的媒体传播资源,并准备媒体使用的资源包。开发展品设计的项目简介,其中的项目概述包括展品更新的信息和协议,确定解说主题和目的,分析项目目标、媒体预算和其他影响项目进度的因素。最后根据以上资料制定该展品设计项目的前端评估。
在方案设计阶段,需要由项目组带头人组织讲解整个展品设计的核心内容以及展品空间布局方案,选定设计方案,并确定展品设计的故事主线、展览元素和展示的科学技术方向。该阶段包含两个子阶段,分别是内容调研阶段和方案确定阶段。内容调研时,需要按照展品设计的主题打包展品资源,设计SDI报告,其中包括气泡图、展览现场书面说明以及展品的初步设计,通过NPS价值分析计算B类成本估算和生命周期成本目标。确定方案之前,需要制定方案设计的报告,其中包括由场景和内容组组成的内容大纲以及场景和内容组的平面图,根据具体场景查询组织二级资源包,设计可访问的方法,将生命周期成本估算占优的方案作为首选方案。
在设计开发阶段,需要解释并设计出展品开发过程中的所有细节,将设计内容整合到连贯的媒体演示中,确定展品的物理结构和操作特性。该阶段包含大纲设计和方案设计两个子阶段,大纲设计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制定展品的文字标题及说明,设计平面布局草稿,形成具备独特风格的图形、排版、颜色、成品,并记录主要的展览元素。方案设计时需要制定详细的展览计划,包括拱门需求,具体内容需要立体化、可视化。设计综合报告文件,在草稿的基础上更新内容大纲,更新展品包装,完成材料、颜色的样板。
在文件生产阶段,需要将上述工作程序中完成的技术项目综合到图纸和文件中,并整理为正确的规格,并派遣相关的工作人员与科技馆展品的制造商沟通,商谈展品价格以及项目启动传播所需的信息。到了这个阶段,展品生产前的整体设计工作已经完成,之后就是与制造商的协商以及展品制作工作。该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展览出图和制定展品制作的进度表,制定展品生产的具体内容及规格包,包括展品内容生产制作的计划表和所需材料,制作展品展览时辅助的视听设备以及所需音频、照明,形成展品特色。还需要注意展品周边的平面布局,如果完成度较低,需要随时更改样品,随后制定A级成本评估及周期成本评估。在制定进度表时,还需要随时做好检查生产的安排,校对相关文件,并严格根据相关图纸数据制作展品。
3结语
在国家对学生的科学素养以及探究能力越来越重视以后,科技馆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科技馆中的展品需要拥有足够的魅力,使参观者流连忘返,使在科技馆中学习的学生能够升起对于科学的兴趣。基于此,上文对科技馆中的展品设计进行了标准化构建,将展品构思、设计、制作等流程都制定了相关的标准,为科技馆的展品创作构建了一个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