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喂养不耐受的疗效观察

2021-08-31 12:06郑和文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21年5期
关键词:天枢胃肠道穴位

郑和文,张 娇

(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新生儿科·广东 珠海 519000)

新生儿是指胎儿从母体内娩出并且脐带剪短后结扎起至出生后满28 d的婴儿,而新生儿在开奶后出现胃潴留增加、腹胀、返流和呕吐等临床症状被称为喂养不耐受[1]。新生儿中出现喂养不耐受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新生儿的唾液腺发育不完善,导致唾液分泌过少;②新生儿的食管呈现为漏斗状,弹力纤维和肌肉的发育不完全,容易使新生儿胃食管出现返流、呕吐的症状;③新生儿的胃容量较小,且呈现为水平位置,这也使得新生儿容易出现溢奶和呕吐的现象。目前,临床上针对新生儿喂养不耐受没有有效的规范性的临床治疗方式,主要依靠医护人员的临床经验为基础进行治疗,针对这种情况本研究结合中医辨证论治疗理论采用中药穴位贴敷进行治疗,探讨在新生儿喂养不耐受中该治疗方式的具体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85 例胎龄在34~40 周、体质量大于2 kg、出现喂养不耐受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7年1月1日—2020年8月31日,其中新生儿中男性婴儿41例,女性婴儿44例;婴儿出生体质量为(2000.14±100.19)g,其中有50例为剖腹产,35例为自然分娩。纳入标准:①本次研究的所有新生儿均符合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相关诊断标准[2];②本次参与研究的新生儿家长均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且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出生时患有如心脏病、合并先天性遗传代谢疾病等其他疾病的新生儿;②新生儿在出生时患有先天性胃肠道疾病或胃肠道畸型。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所有新生儿均进行常规治疗,即参照2013年更新版的《中国新生儿营养支持临床应用指南》[3]给予新生儿基本的营养支持,包括对新生儿的各项生命体征、喂养不耐受临床特征的观察,同时在新生儿喂养过程中采用间歇持续式的少量母乳喂养,如果在母乳喂养的过程中,新生儿无法有效的获取母乳,则针对这部分新生儿给予配方奶喂养,在采用配方奶喂养过程中需要注意给予患儿不同的体位姿势交替喂养,并及时的给予新生儿抚触,从而能够有效地帮助新生儿进行排便,在常规治疗时还需要加强对新生儿的口腔、皮肤护理,并且在护理过程中避免出现感染现象的发生。随后给予新生儿中药穴位贴敷治疗,中药穴位贴敷的主要成分为焦三仙15 g、党参15 g、白术10 g、大黄10 g、厚朴10 g,将其研磨成粉后,调至糊状,贴于新生儿天枢穴,每次贴敷的时间为10~15 min,每日贴敷1 次,同时医护人员在贴敷的过程要密切的关注新生儿的各项生命体征和异常情况的发生,若新生儿出现不适症状则需要立即停住贴敷。连续贴敷半个月,且在治疗期间禁止使用其他药物进行治疗。

2.2 疗效标准 显效:新生儿在全天喂养后出现呕吐的情况低于2次,胃残余量在间隔喂养2~3次总量的10%~20%,新生儿未出现腹胀的症状,且在第二天加量现象一切正常;有效:新生儿在全天喂养后出现呕吐的情况低于4次,胃残余量在间隔喂养2~3次总量的20%~30%,新生儿仍然出现腹胀的症状,且新生儿加奶较为困难;无效:新生儿在全天喂养后出现呕吐的情况多于4次,胃残余量在间隔喂养2~3次总量的30%以上,新生儿胃内呈现咖啡样物,新生儿被禁止喂养次数超过2次[5]。

2.3 观察指标 1)治疗前后体质量变化情况:分别对治疗前(入院时)、治疗后(出院时)新生儿的体质量进行比较分析。2)喂养不耐受症状发生情况:比较分析新生儿在治疗前后出现胃潴留、腹胀和加奶困难发生的情况;其中新生儿腹胀和加奶困难情况主要采用记录次数的方式;胃潴留情况则根据每日内每次对新生儿回抽胃管来观察其胃内残余奶量进行评定,记录新生儿每日平均最大潴留量、每日潴留次数占喂养总次数的百分比和每日潴留量占喂养总量的百分比[6]。

3 结果

3.1 治疗效果 治疗完成后,本次研究的新生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1.2%(69/85),其中显效17例,有效52例,无效16例。

3.2 治疗前后新生儿体质量变化情况 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新生儿体质量变化

3.3 喂养不耐受症状发生情况 新生儿治疗后出现胃潴留、腹胀和加奶困难发生的情况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新生儿胃潴留、腹胀和加奶困难发生情况比较

4 讨论

新生儿出现喂养不耐受疾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新生儿的胃肠道功能没有发育完全而致,因此在出生后患儿的吸吮能力和胃肠道消化能力较差[7]。该疾病近几年造成新生儿死亡的病死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针对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疾病,采取有效的治疗方式能够降低患儿的病死率。

明·万全在《育婴家秘》中提及“儿之初生,脾薄而弱,乳食易伤,故曰脾常不足也”,说明新生儿脾胃功能较差,导致其对营养物质的要求较高,如果饮食不够精微,则容易导致新生儿的脾胃负担过重,脾胃受损则容易出现虚弱状态,因此新生儿常会表现为呕吐、腹胀、胃潴留、大便排出少,舌淡红,苔薄白,指纹淡,中医辨证属于脾胃气虚证。本研究中所采用的焦三仙(焦麦芽、焦山楂、焦神曲)具有消化积滞的作用;党参和白术具有补脾益气的功效;大黄、厚朴具有治疗便秘积滞的功效;几药调制成糊状敷贴于新生儿的天枢穴能够起到健脾消食、理气通便的功效。天枢穴是临床上常用穴位,属于足阳明胃经,具有通调胸腹气机的作用,因此在临床中主要用于治疗肠胃疾病。采用中药贴敷在新生儿的天枢穴,能够内病外治、由表及里,发挥药穴双重作用,能够有效地改善患儿的喂养不耐受情况,提高新生儿的胃肠道消化能力。本次研究的数据显示,治疗完成后,新生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1.2%,治疗后新生儿体质量较治疗前明显增长,新生儿治疗后出现胃潴留、腹胀和加奶困难发生的情况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喂养不耐受新生儿具有显著疗效,不仅能够帮助新生儿疏通经络、调理气血,还能够促进新生儿的胃肠道功能恢复,减轻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症状的发生。

综上所述,在喂养不耐受的新生儿中应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新生儿的喂养状况,且在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天枢胃肠道穴位
体外仿生胃肠道模型的开发与应用
老师没让坐,就一直站着聊天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尊敬
尊 敬
长寿名穴保健康
连花清瘟胶囊致胃肠道不良反应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