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天宇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儿童绘本是以孩童为主要读者群体的图书,一般以图画结合少量文字或者没有文字的形式出现,来传递书本想要传递的信息。而艺术风格是我们考量艺术作品时的一个整体效果。中纳尔逊·古德曼曾提到:“风格是一种复杂的特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某个人或某个群体的识别标志。”[1]风格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如果没有风格,我们辨认不同作品时就会变得很困难。
回顾艺术史,我们可以看到画家们总是在努力寻找自己的风格,艺术风格可以同时体现他们的外在技法和内在思想。因此绘本插画家不断发掘并深入发展自己的风格。然而在儿童绘本中,留给风格的空间其实是有限的。首先,与那些用于艺术观赏的绘画作品不同,儿童绘本里的图画的主要功能是传达讯息。因为自儿童绘本诞生以来,它便自然而然承担着教育的功能,所以儿童绘本风格化的重要性一定是排在传达讯息之后的。其次,儿童绘本往往在讲述内容时不仅有图片,还会搭配简洁的文字。经过图片和文字互相配合,故事内容将得到更好的诠释。所以绘本的艺术风格也反过来受到文字风格的影响与制约。最后是技法影响风格,绘本的创作与印制方式使得绘本插画师绘制时有一定的常见技法,如在纸面上使用黑白素描、油性色彩、水性色彩、综合材料等来作画或是时下新兴流行的数字绘画。
艺术风格既是让绘本以一个整体独立出来的标志,同时又可以让读者在翻开绘本时大致感觉到这本绘本是想呈现什么样的主题和氛围,适合带着怎样的心情去阅读其中的图文内容。对于绘本而言,风格可以表现在主题内容中,也可以表现在外在形式上。
目前常见的绘本插画技法有以下这几种。黑白素描:受技术限制,这样的表现形式在印刷技术的早期发展阶段使用得更多,作为绘本技法相对适合年龄大一些的儿童。如《为你寻找生之曲》就是由铅笔绘制的,表达的主题也是相对深邃和深刻的。制版印刷:因为制版的技艺而往往显得线条粗犷有力,色彩变化也较明显。《契契比奥与鹤》最多只用了四色半色调色彩分离印刷就将画面风格表达得大胆而强烈。油性色彩:如油画,特点是厚重、华美且浓烈,可以用来塑造强烈、夸张、戏剧化的气氛。《跳月的精灵》就是用这样的颜料营造出了书中夜晚的氛围。水性色彩:如水彩画,特点为柔和、透明,可以表现薄而通透的复杂色调与质感,有利于表达细腻、轻柔的情感。经典的例子有岩崎知弘的《鸟儿来的那一天》,在水彩画中运用墨迹是她的一大特点。综合材料:将两种以上传统技法互相结合,可以使画面变得更加丰富,细节的对比更加突出,有利于表达复杂的情感,因为有时会运用到电脑来进行后期处理,近年更加流行。《我的情绪小怪兽》这本绘本在创作中不仅用到各种硬板纸、写着字的废纸,还将它们与绘画、剪纸等手法相结合,呈现出格外丰富的视觉效果。数字绘画:用数位板或者平板电脑等数码设备绘制图画,并可以通过电脑软件进行图片的后期处理与调整,与综合材料相似,在表达更丰富复杂的画面内容时更有利。《安娜的天堂》就运用了软件来进行数字合成,达到了天马行空的画面效果。
儿童是否能看懂、接纳绘本的风格,是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有些儿童绘本的艺术风格是细腻写实的,而有些则简单又抽象。一些观点认为:孩子越小,艺术风格就应该越具象。另一些则认为:学龄前的孩子,注意力会被那些强烈而简单的表达形式吸引。而其实儿童绘本中常见的线条简单、色彩鲜艳的画风,也只是从近几十年才开始流行的。
就像罗兰·巴特所说:“我们每个人都是现实社会的产物,我们所拥有的知识总是高于人类学的知识,我们所感知的总是多于字面意义。”所有的图像面对的受众,都是需要具备后天学习到的知识、技能和文化,才能真正理解图像所表达的含义。很多读者都有这样的体会,有些书一开始读的时候会觉得艰涩难懂,再过一段时间再读会变得似懂非懂,可能会隔上很久,重读这些书会觉得突如其来的不费吹灰之力。绘本也是如此,儿时阅读各种不同风格的绘本时也是随着知识与经验的增长而能理解得越来越深入。因此儿童是有学习能力的,所以相较而言,影响儿童吸收与理解的更重要的是他们会被给予什么样风格的绘本,而不是考虑什么风格的绘本适合他们。
作为绘本的创作者,决定媒质、材料和技法是至关重要的选择。有的绘本是由故事作家和绘本画家合作而成,这种绘本更多是先有故事文本,再由绘本画家配上画面;还有许多优秀的绘本是由同一人来完成文本与图画。无论是哪一种方式,艺术风格对绘本基调的确定是有着很大影响的。以下是常见的绘本画家确定绘本艺术风格的方法:
桑达克认为:每本书都需要一种个性化的风格。莫里斯·桑达克创作出了他最广为人知的经典绘本:《野兽国》《午夜厨房》和《在那遥远的地方》,虽然是他自己罗列的“三部曲”代表作,它们的风格却是迥然不同的。《野兽国》以细密的线条、晦暗的画面交织出的强烈风格将假想的这群怪物群体及它们所处的场景氛围描绘得如此立体、逼真,仿佛世界上真有一个野兽国,在那里的参天大树间游荡着满身绒毛的尖牙巨怪。《午夜厨房》则带有明显的漫画式风格,不仅用了粗黑的线框来分割画面,设定了画中对话框和旁白文字框,连整本绘本人物角色的绘画方式都从桑达克以往一贯的细腻写实偏向了更平面、更强调轮廓的漫画风格。《在那遥远的地方》是桑达克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有着最精致画面,这本绘本每一页都仿若古典油画,因为桑达克想要为这本绘本故事营造出十八世纪的童话氛围。“莫里斯·桑达克选用印象派风格,为夏洛特·佐罗托的《兔子先生和美好的礼物》画插图,刚开始看起来荒谬而不适合,然而他充分发挥了那种平和与怀旧的感觉。……不过桑达克充满光线的图画营造出一种平和宁静的气氛,削弱并控制着文本可能具有的负面含义。”[2]
大卫·霍克尼认为:一切图画都是对观看的记述。[3]在偏写实风格的绘本里,我们往往可以看见绘本画家所成长的环境、文化风俗、经受的经历。莫妮卡·巴伦戈与童书作家郝广才合作了三本中国传统文化绘本《蝴蝶遇见公主》《爷爷的玩具王国》和《茶》。令人惊讶的是这三本绘本看起来非常像是在东亚土生土长起来的绘本画家所绘。这不仅仅是因为绘本的故事内容都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更是因为,从莫妮卡·巴伦戈以往的插画作品可以知晓,她擅长在画面上施以柔和细致的线条与素雅古朴的颜色。而莫妮卡自己就曾提到:“我想要打造微妙、寂静、内敛与凝滞的氛围。忙碌的生活有很多我们未曾留意和捕捉的事物,我的绘本试图给予它们闪光的时刻。淡忘在狂热生活里的小举动和小事件隐藏着独特的诗意,我想要再现和歌颂它。”[4]
大卫·香农的《大卫不可以》《大卫上学去》系列绘本,呈现了一个顽皮男孩在家里和学校的“叛逆”日常。这名叫大卫的男孩喜爱咧开黝黑的大嘴,露出标志性的尖牙,无论坐着还是站着,大卫·香农总是能用画笔将男孩所处的状态精准定格在闯出祸的前一秒。喧闹急躁的色彩,不加修饰的线条,是大卫·香农在用画笔挑战读者群体的视觉神经:这画里的小男孩不正像是极易打破一切、弄脏一切的童年你我他吗。就是在画面里加入那么一点让人感到不安的元素,将孩童时期容易出现的不当言行与其可能引起的复杂且不舒服的情绪联系到了一起。所以即使小读者们并不会统统去犯书中大卫所犯的调皮捣蛋之事,也并不妨碍他们代入男孩大卫的视角。“我正在将家里的鱼缸打翻”,“我正在教室里把泡泡糖黏得满是双手”,也许孩子们一边幻想着这样的情境,一边随着心中展开假想的后果。“这么做可不好”,“还是别这样做了吧”,通过绘本孩子们凭着自己的逻辑思考得出的结论可能既消减了心中的好奇和冲动,又愈发清晰了这样行事的危害。由此,大卫·香农作为绘本创作者与孩子们分享了同一个视角,也信任孩子们会有自己的判断。
安娜·纳耶斯的《我的情绪小怪兽》用类似儿童式涂鸦的画法结合用综合材料作为画纸并拼贴在一起的方式,呈现出一种仿佛用小读者同龄人的视角手法去描述并解释一件很抽象的事情:情绪。当人们在幼年时期遭遇到未能辨识清楚的情绪时,绘本用与读者站在一起的角度帮助人们梳理归类不同的情绪,并鼓励读者像绘本所建议的方法一样,去区分、接纳不同的或正面或负面的情绪。与传统科普类绘本不同,《我的情绪小怪兽》这本绘本中所采用的知识科普手法是亦师亦友,既充分地共情读者,又能让读者不自觉地接纳其中关于情绪处理的概念与方法。
由瓦莱里奥·维达里绘制插图的《你想过怎样的一生》作为一本适合全年龄的启发思考型绘本,用大幅跨页的兼具叙事性和装饰性的图片,配合概括简洁的文字,营造了客观而又生活的人生全景。生活化是因为瓦莱里奥运用了粉彩、彩铅和蜡笔画等常见的绘图方式,提炼在生活日常中观察到的场景与事件,将它们汇集成如电影镜头般的定格影像。这对绘者的细节刻画与概括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恰到好处地详细让人觉得亲切,而对人物容貌特点、场景特异性等细节的故意忽略,则展现出一种面目模糊的客观。这种从容地客观,让读者仿佛一个顾客正往橱窗里观望,一边将橱窗里描绘的“人生的样子”与自己已有的经历或者想象作比对,这种对过去与未来的觉察机会正是书中有距离的描画风格所提供的。这本绘本中画面细节所把控的信息详略之处恰好能够使人觉得这仿佛是自己经历过或看见过的生活,这基于瓦莱里奥对生活和文化的不断地观察与琢磨。有了这些内容性的设计,瓦莱里奥再借助很有视觉冲击力的版式构图,用每一岁占据一个跨页的形式,将人生这么一个复杂又宽厚的主题轻快地展开在人们面前,又能让不同年龄的读者们觉得这依然是愿意一再展阅、常读常新的一本绘本。
由此可知,绘本风格的确定会为绘本的整体呈现打下基础,也为之后细节上的设计与编绘形成一个统一的核心氛围,恰恰是这使一本绘本成为独特的绘本,也有别于其他的同类型绘本。因此在绘本形成独立风格的过程中,绘本画家对此都是有自己的把控与考量的。甚至绘本中画家隐含的想法可以透过纯视觉感受的讯息来传达给读者。可以预见,随着绘本的普及及技术的发展,绘本的艺术风格也会随着绘本画家的探索而更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