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底线伦理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分析

2021-08-30 07:58沈毓娜王旭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沈毓娜 王旭

关键词:底线伦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

在价值危机时代,要加强大学生底线伦理教育,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1]。因此,本文探讨和研究大学生基于底线伦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状况。

一、底线伦理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耦合著名的底线伦理专家何怀宏教授认为“人可以攀升不到道德的最高境界,但必须坚守道德的底线,因为那是人类道德的最后屏障。”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而言的,在整个大学生价值观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起主导作用。在关注和引导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基于底线伦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一) 主体耦合

1、最低要求的遵守主体耦合。每个人都有追求更高的道德理想、实现自身价值的权利,而主体不同,所追求的最高价值必然存在一定差异,然而底线伦理对社会人所提出的要求是平等的,不因金钱、地位或职位的差异而有所偏袒和庇护。底线伦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是对一个人提出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大学生作为社会成员中的一个特定群体,必然成为两者最低要求的遵守主体。

2、基本义务的履行主体耦合。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成员之一,也在社会中充当一定角色,理应履行底线论理所要求的尊重、热爱生命的自然义务,不侵害他人利益、不破坏公共设施的社会义务,做好学生角色、认真对待工作的职业道德等基本义务。大学生同样应履行学习本领、建设祖国、遵纪守法、拥护公平正义、待人友善等基本义务。

3、价值实现的实践主体耦合。底线伦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完善的理论体系和行为规范,更重要的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将最低的道德规范践行在社会生活中[2]。大学生作为祖国的高层次人才,应当起到表率作用。价值观念的认同不等同于实际践行,只有保障大学生能够在学习、生活、实践的各个层面真正践行两者的最低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落到实处。

(二) 内容耦合

内容耦合主要是指两者之间在主要内容层面所产生的价值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主要分为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底线伦理的要求也可以分别从这三个层面去分析、总结。

1、国家层面的内容耦合。无论是底线伦理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在国家层面的要求最基本的就是爱国,要求做到热爱自己的祖国、不恶意散播对国家有害的虚假信息、不造谣诋毁自己的祖国,维护其最起码的尊严和底线、不破坏祖国倡导的民主制度,尊重他人。

2、社会层面的内容耦合。大学生不仅要遵守国家社会层面的宪法,也要遵循学校里的校纪校规。大学生在追求学校评优、选班干、评奖助学金的公平、公正、公开时,也要遵守考试不作弊、不私自拉拢选票、不送礼找关系等基本底线,尊重别人,享受被平等对待、公平竞争权利。

3、个人层面的内容耦合。大学校园里不断发生着考试作弊、买卖答案、造假证、论文花钱找他人代写等打破诚信的事,这都是对自身道德底线的僭越。无论是道德底线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要求当代大学生应当珍爱生命、诚实守信、尊重长辈、孝敬父母,从自身出发,遵守底线。

(三) 价值耦合

底线伦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者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并不是本身最终目的,根本价值目标是通过对大学生健康合理的思想传递以及正确规范的行为引导来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思想觉悟与行为能力。

1、和谐社会的构建构成两者的过渡价值耦合。底线伦理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化诉求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谐社会是一个道德化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坚实的道德基础,即底线伦理。大学生作为社会成员,应遵守底线伦理所提出的基础性要求[3]。因此,和谐社会是两者在价值构建方面的过渡价值耦合剂。

2、中国梦的实现构成两者的目标价值耦合。底线伦理对大学生不仅有最低限度的伦理要求与道德规范,也有更高的价值期许,即成为对实现中国梦有实际价值和意义的人。底线伦理是一种基础性的概念,具有逻辑的优先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基本的是对大学生的价值引导,帮助大学生逐渐形成正确健康的“三观”。

3、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构成两者的终极价值耦合。大学生在遵守最低道德规范基础上,最根本的是追求实现个人思想和行为的自由。“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就是在保障大学生能够做到最基本的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信友善、孝敬父母、尊重他人等,保证完成学业,顺利工作的基础上,去寻求更高、更远的人生价值目标。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终极价值目标正是底线伦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过程中所追寻的最终的耦合性。

二、基于底线伦理的大學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实困境

基于底线伦理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认同不是他人强加的,而是大学生对底线伦理的自觉遵循、对核心价值观的自愿信仰。这一价值观一旦被大学生大部分人所接受、认同,就会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但在实现认同的过程中仍存在诸多困境。

(一) 认同主体具有价值多元性

大学生自身个体存在差异,同一客体对于不同主体具有不同价值。对于大学生的价值观引导存在很难让每一个人都立刻主动接受的困难,因为这种认同的差异永远存在[4]。

(二) 认同关系具有价值多维性

在现实生活中无论价值关系还是认同关系都是非常复杂的,具有多角度、多方面的特性。对于大学生也如此,由于每个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成长经历、理想目标、价值倾向等不同,所以,同一客体对于同一主体的不同方面是具有不同价值的。大学生在对一客体形成认同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复杂多变的价值关系,有些认同也是不受自身控制的。

(三) 认同历程具有价值时效性

基于底线伦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对于还未形成稳定价值观的大学生来说他们易接受新事物但又难以保持稳定状态。价值时效性明显,不是客体本身的价值消失,而是同一客体对同一主体的同一方面,在不同的时间具有不同的价值。大学生对于客体的价值认同往往稳定性较差,因此,对于底线伦理价值观的认同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

(四) 认同教育难以实现针对有效

当前教育环境下对于基于底线伦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德育教育重视程度虽已提升,但还远不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在教育者方面,存在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师综合素质也有待提高等问题。在教育方式方面,存在讲授方式陈旧单一、讲授内容不贴实际等问题。现状难以引起学生的重视和思考,基于底线伦理方面的例证更是少有涉及,因此,认同教育较难实现针对有效。

(五) 认同效果难以保持知行合一

大学生的底线伦理知识相对匮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注度和理解度不高,平時对两者的学习大多是被动接受,很少积极主动思考并践行,导致认同效果并不理想。大学生对价值观的认同较难外化于行,这种状况使得教育者难以判断大学生是否真正认同,从而调整教育方案。难以对所有群体确立统一的认同效果标准,不同的个体对认同效果的理解也存在差异。

(六) 认同环境难以保持稳定常态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个人利益驱使的价值观、大众媒体的迅速发展时刻影响着价值观还未定形的大学生。学校教育环境也存在轻重比例不协调现象,家庭环境存在家庭结构不合理、家庭知识背景参差不齐、家庭教育方法不得当等问题。认同环境现状是时刻处在变化中的,导致对大学生的价值认同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

三、基于底线伦理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路径选择

(一) 以“大思政”框架为引领,构建新思路

1、构建完善的思政领导体系。“大思政”框架下思政育人模式的开展首先要有完善的思政领导体系,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思政带头作用。高校制定“大思政”实现的总目标与阶段性目标,根据目标设置进行领导职能分工,逐步推进工作。目标设置中应当更多融合关于底线伦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者的内容,根据领导研究方向及特长安排适当岗位。

2、整合丰富的思政育人资源。高校学生的思政工作主要是由思政理论课的教师来承担,而高校的行政工作人员以及专兼职辅导员也是向学生们传递底线伦理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知识的重要资源。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应提高的个人综合素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通过高校行政部门组织的各项活动,向学生们传递正确、积极的价值观。辅导员通过日常管理工作向学生们不断渗透思政理论知识。

3、创新多样的思政教育方式。创新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尝试选用视频播放、ppt演示、头脑风暴、主题演讲、案例分析、谈心谈话等多种方式进行国家政策的传递、学生思想状况的掌握以及核心价值观的传递和引导。建立学生底线伦理储蓄档案,借此逐渐引起学生的重视程度。利用新媒体引导核心价值观,在学校相关网站上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专题活动,同时开设相应微博、微信公众号及时传递最新信息。

(二) 以“三个统一”为依托,实现全覆盖

1、一般与特殊相统一。大学生的个体特征具有一般和特殊之别,对于底线伦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践行也必然存在认同上的一般共性和个别个性。在关注大学生认同情况时不能只关注一般,忽略特殊;也不能只照顾特殊,而忽视一般,必须在关注、教育一般的基础上,重点引导特殊,保障大学生对底线伦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拥有正确的认同方向。

2、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大学生底线伦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提高应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将理论教学的方式方法与社会中的志愿活动、社会组织、社团活动等社会实践相结合,形成一套理论密切联系实践的底线伦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方法,进而促进大学生的知行统一。

3、短期与长期相统一。大学生底线伦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培养是一个长期而又任重道远的工程,不是短期内能够见效的,应将短期的具体教育计划与长期的效果预估结合起来,使每一个短期目标都具有长期的价值,而长期的目标又能够成为短期目标的价值引领,形成良性循环、螺旋上升的认知提升,循序渐进,长短期结合。

(三) 以“四个认同”为导向,推进全过程

1、改革教育方式,加强认知认同。学校在教学的过程中可通过经验分享会、价值观讨论会、案例点评会等,提高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积极性。提高新媒体运用能力,多运用学生喜爱的网言网语、案例数据、故事分享等对底线伦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阐释,将大道理变成微话语、小故事。

2、加强环境营造,提升情感认同。通过组织社区主题教育讲座、影片播放、趣味活动等营造良好的社区伦理生态环境。通过父母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等来营造良好和谐的家庭氛围。依托党团组织、学生社团、校园网站、微博微信等资源,把底线伦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到课堂、宿舍、校园的各个角落,从教师、管理者至学生加强对基于底线伦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

3、开展问题教育,提高理性认同。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将理论灌输逐渐转化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提问教学中的理论知识或时事热点话题,锻炼大学生明辨是非、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通过不断循序渐进式的提问,引导大学生产生持续性的兴趣以及实践践行的主观意识。通过学生主观意愿的表达和相对理性的思考来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理性认同[5]。

4、拓宽实践途径,强化行为认同。通过开展基于底线伦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丰富的社会志愿服务、调查研究、公益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大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建立系统的实践评优机制,将学生入党考核、评奖评优、推荐就业等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挂钩,促进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加强行为认同。

猜你喜欢
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认同的崩溃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跨性别者认同矛盾研究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