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淑君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6.047
【案例背景】
何为思政,立德树人。《诗经》中的家国情怀,忧患意识恰是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命担当最好的载体。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与各国物资互赠上的诗句让我们记忆犹新。“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些诗句都出自《诗经》。在灾难面前,我们选择用诗词来表达自己美好的祈愿与祝福,诗词早已是我们文化的根基,在漫长的岁月更迭中化为血液代代相传。
【案例描述】
《诗经·采薇》是一首战争诗。诗中所描写的士卒们为国赴难的责任感和恋家思亲的个人情是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典范。但诗歌语言表达上的古今差异,诗歌创作时的社会背景等,都造成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障碍。六年级的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借助注释,能大致理解诗意。但由于其本身的阅历限制,还不能深入理解诗人所表达的真情实感。课堂上,教师应该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气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走入诗人所处的时空中,在古诗中汲取营养。
基于以上内容分析,针对学情,我制定了如下目标:
【教学目标】
1.学习《诗经·采薇(节选)》,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2.搜集整理小学阶段所学古诗词,初步了解“柳”在古诗中的意象。
3.在赏析中感受我国灿烂的古诗文化,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强学生文化自信。
课堂上,我设计了四个环节来实现教学目标。
一、意的感知——未成曲调先有情
诗词之美,美在意境。在入课第一环节“意的感知”中,我向学生介绍了“柳”在历史积淀中形成的各种意象,先入为主,让学生对“柳”有了一个初步的感知。
二、意象的追溯——何处离愁先唤起
1.字字落实
2.朗朗上口
3.津津有味
4.历历在目
5.层层深入
第二环节,通过多种方法的诵读追溯“柳”最初的意象——“离别”。“三分诗靠七分吟”。课上,我通过“字字落实、朗朗上口、津津有味”三个步骤,先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领悟诗中蕴含的感情。然而,相隔千年,如何能让学生读懂诗人内心的哀伤呢?我设计了两个小练笔:离乡时的送别场景,回乡时的时移世易。通过历历在目的想象,引导学生与作者的心灵展开对话。随后,补充全诗,带领学生品读千年前的战士那保家卫国的激情,和眷恋家乡的感慨,从而与诗人的心灵共振,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片段1】
历历在目(体悟诗情,感受离别)
师:是啊,诗人为何悲伤,为何没人能懂他的悲伤,他到底经历了什么,让我们再回到诗中,去做一回诗人的知己,或许隔着千年亦可抚慰那颗颤抖的心。
预设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师:战士们远征总带着保家卫国的使命感,带着许多人的牵挂,让我们回到当时出发的场景。(课件出示句子,音乐响起)
站在依依的柳树下,我真想对( )说:
站在依依的柳树下,我还想对( )说:
生:(略)
师:而如今,他返乡归来,又是怎样的情景?(课件出示小练笔二)
昔日的 没有了,如今只有雨雪霏霏。
生:(略)
……
师:艰苦的军旅生活,我们在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和王翰的《凉州词》中也读到过。(生齐读)
生: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生: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师:他还会想到什么呢?
生:敌人还会来犯吗?父母还平安吗?妻子孩子还在等着他回去吗?
师:这样的担心,我们在宋之问的《渡汉江》中读到过。
生: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生齐读)
……
师:孩子们,读完全诗,你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1:将军和戍卒保家卫国的决心。
师:是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样的决心,我们在王昌龄的《从军行》中学到过——“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生齐读)
……
【教学片段2】
层层深入(回顾总结,提炼意象)
千年的佳话流传,今人的幽思依然。缘柳抒情并不是古人的专利。当历史的烟云离我们渐渐远去的时候,“柳”却仍在诗人们的笔下翩翩起舞。【出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李叔同的《送别》】
徐志摩,李叔同虽身在异国他乡,却依然用中国特有的文化符号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正是因为千年传承的中国文化给他们的生命打上了民族的底色。此刻,“柳”所承载的“离别”意象已深深印在学生心中。或许,就在他们即将毕业的时候,也会借“柳”来抒发自己对同学,对教师的留恋。
三、境的探究——个中意味谁探寻
接着,我通过“境的探究”引领学生去主动探究更多柳的意象。在《春夜洛城闻笛》中体会李白的思乡情切;在贺知章的《咏柳》中,去感受春柳的妩媚多姿;在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感受他的民族气节。古往今来,诗人们将“柳”作为自己诗中的主角,创造出了一系列的千古绝唱。正是我们民族博大的文化土壤,才孕育了诗人们心中的“柳”。这些融合在古诗中的智慧、操守等,在教师的潜移默化下,将内化为学生永恒的信念。
【案例反思】
古诗词的教学承载着语文核心素养中“文化的传承与理解”的重要使命。课标要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统编版教材非常重视古诗文教学。
1.创设情境,体验生命,厚植情怀
明代诗论家谢榛的《四溟诗话》主张“诵要好,听要好……诵之行云流水,听之金声玉振”。這节课,我设计了很多读的环节。字字落实、朗朗上口、津津有味、历历在目,分别从不同的层次走进文本,口诵心惟,咀嚼体悟。在反复的吟诵中,学生走进一位历经沧桑的士兵返乡时那无处诉说的灵魂深处,实现跨越千年的灵魂对话,起到润养身心,化育灵魂的作用。
其次,我在课上善于创设情境,启发联想。学生在充满诗意的情境中,与作品、作者进行深刻的对话。体会到作者在今昔对比中,对生命流逝的无限感慨。“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深乎义”。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深深体会到战士恋家思乡的个人情和为国赴难的责任感。而《诗经》正是这种家国意识形成的重要源头之一,国难当头之时,中华儿女总是表现出一种高度的爱国热忱和大无畏的英勇献身精神,这也是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年生生不息的原因所在。
2.抓住意象,感悟文化,提升素养
古典诗词言约义丰,贵在含蓄,非想象、联想不能领悟其意境。在讲完《采薇》后,我点出了“柳”的文化意象。然后,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和孩子们一起品味那些带“柳”的诗句。……画面、朗读、音乐,学生在联想中进入了古典的诗画氛围。此时此刻,他们不是在思考诗歌,而是感受这深情绵邈的诗情画意。
本次古诗教学,我引导学生真诚地与经典展开心灵的对话,在唯美深远的意境中,学生以自己全部的生命体验与文本背后潜藏着的生命进行交流。在这时间和生命的河流里所激起的辽远空旷的回音中,学生实现了自我生命的成长和提升。
3.不足之处:体会写法
本节课重在体悟品味,在诗歌的写法上着墨不多。“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这种相反的景物来衬托感情的写法,是这首诗之所以能成为千古传诵的经典之句的原因。课堂上没有让学生探究这一写法,是为此教学的遗憾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