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萍
摘 要:小说作为四大文学体裁之一,在部编语文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部编九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第六单元都是小说单元,小说教学已经成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同时,在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试卷中,也出现了大量的小说阅读,分值都在15分以上,而且摒弃了过去一些格式化的题型,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小说鉴赏能力的考查。因此,提升学生的小说鉴赏能力,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可现实情况却是学生的学习任务重,所以,寄希望于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积累来提升小说鉴赏能力,几乎成了一种奢望。本文简述如何利用教材课文,立足于课堂教学,来提升学生的小说鉴赏能力。
关键词:小说鉴赏能力 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7.040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这三个要素既是小说阅读学习的重点,也是小说鉴赏的重点所在。本文认为,在平时的小说教学中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教给学生的一定知识、技巧,让学生在课堂小说的学习中提升鉴赏水平。
一、理情节
小说中的故事来源于生活,但经过作者的加工改造,又高于生活,小说情节比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实更具有代表性。小说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些包括序幕、尾声。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的。所以,梳理情节是教读小说以及阅读小说的第一步。本文总结了以下梳理情节的方法。
1.根据小说的线索来梳理情节结构
小说都会有贯穿全文的线索,结合课文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归纳出小说常见的几种类型:或是人物的活动,或是人物的情感变化,或是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等。《我的叔叔于勒》就是以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变化作为线索贯穿全文的,因此可以将小说的情节梳理文:盼于勒—赞于勒—遇于勒—躲于勒。
2.从小说主人公的角度,思考人物做了什么事,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来梳理情节的来龙去脉
《孤独之旅》的故事情节就是围绕主人公杜小康展开的。情节的开端是杜小康随着父亲去放鸭,发展是他到达芦苇荡的过程以及感受,故事的高潮是暴风雨夜杜小康独自一人寻找鸭子,结局是鸭子长大了,杜小康也成长了。
3.确定情节的高潮,前推后移,梳理出故事的前因后果
在《智取生辰纲》一文的教学中,学生很容易能够明确小说的中心事件就是智取生辰纲,情节的高潮是双方松林的斗智斗勇,由此理出事件的前因就是杨志与老督管以及众军士的矛盾,因此,取得生辰纲的结局也就显而易见了。
二、析人物
小说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小说的三要素中,最重要的就是人物。在阅读过程中分析主要人物形象,是读懂小说、理解小说的思想和含义的一个重要步骤。在小说的教学和阅读考查中,分析人物形象,学会刻画人物的技巧,自然而然就成了重点和难点。立足教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从以下几个分析人物形象。
1.把握主要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小说中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有语言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寫等,作者往往会对人物展开多方面的描写,让笔下的人物惟妙惟肖。《变色龙》中对奥楚蔑洛夫的语言进行了具体细致的描写,对案件的不同处理,都是通过人物自身前后矛盾的语言直接加以表现的,这样人物的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性格自然就凸显了出来。在对小说课文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对人物的外在描写的句子,分析人物内在的情感、性格。
2.理解小说中人物的作用
小说中除了主要人物,还有次要人物、线索人物,在小说教学中,这部分人物的作用不可忽视。《孔乙己》以“我”(一个不谙世事的小伙计)的口吻不动声色地叙述故事,无形中“我”就成了孔乙己悲惨命运的见证人。平淡轻松的口吻,却蕴含了对冷酷的社会现实的批判,深化了文章主旨。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在深化主旨、反衬人物、结构全篇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三、品环境
小说中的环境是人物活动和情节发展的基础,学习、鉴赏小说,环境描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环境对人物的刻画、情节的发展、主旨的凸显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小说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关注环境描写的作用。
1.分析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小说往往会把人物放置在一个个典型的环境中,而这些环境描写往往会起到烘托人物心情、预示人物命运、凸显人物性格等方面的作用。《孔乙己》中多次写到了酒店酒客的笑声,这阵阵笑声和孔乙己的悲惨命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酒客们有意无意都把孔乙己作为嘲弄和取笑的对象,社会的冷酷、人们的麻木可见一斑,孔乙己的悲惨结局也就理所应当了。
2.关注环境描写对表现主旨的作用。
在不少的小说中,环境描写深化了文章的主旨。《故乡》中对故乡进行了3次环境描写:第一次是现实中的故乡,阴沉、死寂,是当时中国农村的缩影;第二次是回忆中的故乡,有活力,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童年的怀念;第三次是理想中的故乡,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现在的语文试卷中几乎很少出现课内阅读,这让不少教师忽视了教材的文本教学,让学生做大量的阅读理解,死记一些所谓的答题技巧,笔者认为这不可取。作为教师,应该发挥课文作为经典例子的作用,重视教材的引领作用,让学生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培养能力,提升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