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摘 要:语文作业,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就需要语文教师注重作业的有效设计,不仅要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熟练技能,还要拓展延伸、全面发展,才能促使师生共同提升。
关键词:小学 中高年级 语文作业 有效设计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9.040
现阶段,很多小学中高年级的语文作业,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目标不明确、数量繁多、较为简单等,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明确设计目标
小学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不仅包括课前预习与课堂教学,还包括课后复习与作业训练。因此作业的有效设计,将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与巩固情况,影响着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就要保障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合理性,才能促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首先,整个作业设计,要遵循循序渐进、开放自主、多元简练的原则,要贴近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主动踊跃参与。其次,整个语文作业设计,要以课堂知识的巩固吸收、适当的拓展延伸为目标,从课前设计、课后评价的角度开展,让学生再次探索学习,获得可持续发展。最后,从阶段性目标、长远性目标两个角度,进行作业设计,促使学生不断提升。
二、优化设计内容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作业设计的内容,将直接影响着作业的效率与质量。因此还需要教师优化设计内容,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使学生主动、高效完成作业。首先,语文作业内容,要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才能实现拓展延伸,保障灵动、多元、真实,便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巩固与应用。其次,作业设计内容,要与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情况、思维能力等紧密结合,保障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够高效完成,获得提升。比如基础较差类,主要为理论知识的巩固;而能力高强类,可以为拓展延伸与综合运用,促使学生主动完成作业,获得相应的知识与技能。最后,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作业设计的内容还要做到开放、趣味,比如社会调查、故事编排、比赛竞赛等,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创新设计类型
教学工作的开展,离不开作业设计的辅助。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还要创新作业设计类型,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获得成长。首先,基础知识巩固类,主要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吸收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为主。因此语文作业的设计,就可以从生字生词的背诵、默写、造句等角度展开;从课文的背诵、摘抄、朗诵角度展开。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从而喜欢上语文课堂。其次,查漏补缺类,主要为养成良好习惯,敢于主动反思与总结。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准备一个错题本,将随堂检测、课后作业、考试考核中的错题摘抄下来,并深入分析原因,避免下次犯类似错误。最后,能力提升类,主要为语文知识的灵活运用。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展开实践活动,灵活运用语文知识。比如看图讲故事、文本故事的续写、社会生活的调查感悟等,都可以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小学中高年级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策略,展开了详细深入的分析,希望为后续的教学工作,提供坚实可靠的理论依据。那么在今后的教学中,就可以通过明确设计目标、优化设计内容、创新设计类型等角度,保障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張时敏《小学中高年级语文作业有效性设计分析》,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2020年。
[2] 王敏丽《小学中高年级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实践策略》,《考试周刊》2019年第A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