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1-08-30 02:24李怡婷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蟋蟀教学法探究

李怡婷

摘 要:小学生处于文化启蒙发展的时期,对一切都很好奇,拥有着超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育更重视保护孩子的这种特性。为达到这一要求,探究式教学法应运而生,通过让教师引导学生充分投入到课堂中,让学生不断探究课堂内容,實现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保护,也从小培育学生真正爱上语文这门学科。

关键词:小学语文 求知欲和好奇心 探究式教学法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9.038

探究式教学法不同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通过课堂上教师不断的引导进入新课程,然后通过提出问题,学生思考解决问题来深入参与到课堂中,这样使学生的参与感更强,对课堂内容印象更深刻,另一程度上也不断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因为,在实行探究式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深入理解探究式教学法的教学理念,并不断的将其与语文学习相结合,促进其充分发挥其价值。

一、优化导入,激发探究意愿

无论做什么事,是否用心是最重要的,而是否用心又取决于意愿。真正想要做一件事,用心做一件事,才能把这件事做好,学习也一样。所以,能否落实好探究式教学法最重要的还是要引导学生的探究意愿。只有这样,才能为探究式教学法的落实提供思想条件,不断的培养学生探究意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探究式教学法的实施,从而助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例如,在学习《蟋蟀的住宅》时,我会在课堂中,先放一段蟋蟀的叫声:“啾啾……”然后我会说:“同学们都快来猜一猜,刚刚教师放的是什么的叫声啊?”然后学生们齐声回答“蟋蟀”,然后我再说“同学们真棒!大家都知道这是蟋蟀的声音,那……谁能跟我们讲讲和蟋蟀相关的知识呢?”同学们就会兴趣高涨,各抒己见。这时候当同学们回答完蟋蟀相关的知识时,我再提问“那有谁知道蟋蟀住哪里,它的房子是什么样子的呢?”这时同学们便很好奇,期待着知道蟋蟀的住宅。这时我们再引入主题。“看来大家都很想知道呢,那就快翻到课本《蟋蟀的住宅》这一课,我们一起去探索蟋蟀的住宅吧!”这样通过创设情境,就能培养学生兴趣,很快引导学生投入课堂之中。

二、引导思考,组织合作探究

在探究式教学法施行的过程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提倡学生主动探究。但是小学生小组探究,工作配合,也是当今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促进班级团结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在教学中引入合作探究,在学生自主思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例如,在讲解《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时,就可以设定相关活动,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性质的合作探究。最初,让学生预先按照自己的方式全文阅读课文,对课文内容有基本的了解,随后提出如下问题,带领学生展开思考。通过设定相关问题,积极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按照自身对课文内容的情节理解,展开小组间的合作交流,诱发学生的主动性思考,从而借助该方式的教学实践,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课文内容以及中心思想。

综上所述,对于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表现形式进行分析,应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更加有利于提升教学效率,获得了更加广泛的应用效果。教师通过探究式教学活动,完善每个教学环节设定,优化整体教学过程。

参考文献:

[1] 雷应忠《浅析体验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语文课内外》2019年第32期。

[2] 尹红《合理选择创新探索——论探究式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信息周刊》2018年第30期。

[3] 王华锋《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41期。

猜你喜欢
蟋蟀教学法探究
贪玩的蟋蟀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蟋蟀的小屋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蟋蟀的自述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