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梓贤 凌敬 陈安惠
肩周炎,临床表现为肩部关节的疼痛,同时多伴有肩关节活动受限。传统古籍中并没出现“肩周炎”的病名,但论述的“漏肩风”、“肩痹”、“锁肩风”、“冻结肩”等病症,在症状上可属于现代医学的肩周炎范畴。肩周炎由于大多发生在50 岁左右的中年人,所以又称其为50 肩,主要是因为人体机能在年过半百时,正气渐衰,气血虚弱,对筋脉肌肉等机体濡养衰弱,若再突遇有风寒湿邪外侵,此时极易使气血凝滞,脉络不通,则出现不通则痛,不荣则痛,目前传统中医对肩周炎的治疗方法主要以中药内治及外治法为主,特别是中医传统外治法在治疗肩周炎均取得很好的效果,而且毒副作用小,不会出现药物依赖,所以越来越多的人赞同这些更加简便效廉的方法。针灸疗法是目前临床应用范围较广而且疗效较好的中医传统外治疗法[1];而穴位埋线疗法则是针灸疗法进一步发展而形成的,其是在中医辨证下,在穴位内埋置可吸收性外科缝线或羊肠线,然后以线代针对穴位进行持续性刺激,从而达到治疗效果[2]。穴位埋线不仅具有传统针灸的治疗效果,更有研究表明穴位埋线对穴位局部的刺激能达到20 d,大大地弥补了传统针刺持续时间短、疗效难以持久等缺点[3]。李洪涛等[4]对埋线疗法治疗肩周炎的7 项研究,包括722 例患者进行Meta 分析,结果发现穴位埋线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而且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也就是说穴位埋线治疗肩周炎效果显著而且安全性较高。但是目前对埋线治疗急性期肩周炎患者的观察鲜有论述,本文将在传统穴位埋线疗法的基础上改良操作方法,观察改良后的简易速刺穴位埋线法对急性期肩周炎患者的治疗效果。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9 月~2021 年3 月来本院门诊就诊的59 例急性期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 例)及对照组(29 例)。治疗组,男12 例、女18 例,平均年龄(48.3±6.2)岁,平均病程(7.89±4.46)d;对照组,男12 例、女17 例,平均年龄(49.6±7.4)岁,平均病程(8.32±3.49)d。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肩周炎急性发作的主要表现及诊断要符合《骨科康复医学》[5]中的分期标准:一侧肩关节(不区分左右)突然疼痛剧烈,伴有活动受限,在肩关节周围出现压痛,病程<2 周。②年龄在40~60 岁之间;③积极配合治疗及研究;④神智清楚,生命体征平稳;⑤1 周内没有服用过镇痛药者;⑥患者本人和家属完全了解本次研究的治疗过程及全部内容。
1.2.2 排除标准 ①诊断与表现和标准不符合的患者;②不能配合研究者及入选后未按照实验方案治疗的患者;③合并有其它脏器疾病的患者;④精神状态不正常患者;⑤因为外伤、感染性疾病、代谢类疾病、颈部疾病导致的肩部疼痛者;⑥妊娠期女性;⑦年龄<40 岁或者>60 岁。
1.3 方法
1.3.1 治疗组 应用简易速刺穴位埋线法结合TDP灯治疗,具体方法如下。
1.3.1.1 取穴 治疗肩周炎的穴位处方采用《新世纪全国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针灸治疗学》[8]的针灸处方,具体穴位分别是由肩髃、肩前、肩贞组成的肩三针、局部阿是穴1~2 穴、阳陵泉、中平穴(均为患侧)。
1.3.1.2 针具及材料选择 ①针具:一次性6 号注射针头;②其他材料:华佗牌可吸收性外科缝线,安尔碘,消毒棉签,一次性使用无菌制药包(或消毒棉签,医用镊子,换药包)。见图1,图2。
图1
图2
1.3.1.3 操作方法 医生对手部进行洗手并消毒,标记要操作的穴位,用安尔碘消毒,将外科缝线套入6 号一次性注射针头中,羊肠线的2/3 穿入针芯,1/3 突出于针外(或根据穴位的位置决定穿进针芯的羊肠线长度)。选取坐位,穴位按常规皮肤消毒,左手拇、食指固定(若脂肪较多或肌肉较丰厚则两指绷紧固定局部,若脂肪较薄或皮肢皱褶较多则两指提起局部皮肤)进针部位皮肤,同时右手持针,然后迅速刺入,进入所需深度,出现针感后快速拔针,如果出针后线体出现暴露,则用棉签或棉球压迫针孔片刻即可。见图3。然后用TDP 灯照患处20 min。1 次/周,2 次为1 个疗程。观察即刻效果及2 个疗程后的效果。
图3
1.3.2 对照组 应用单纯针刺结合TDP 灯治疗,具体方法如下。
1.3.2.1 取穴 针刺处方选取与治疗组相同。
1.3.2.2 器具选择 苏州针灸用品厂生产的环球牌25 号不锈钢毫针。
1.3.2.3 操作方法 治疗时患者体位为坐位,穴位局部常规消毒后,用环球牌一次性25 号1.5 寸不锈钢毫针直刺穴位,进针得气留针20 min,同时用TDP 灯照患处。治疗3 次/周,3 次为1 个疗程。观察即刻效果及2 周后效果。如果出现严重不良事件,应立即停止治疗并作相应处理。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4.1 疼痛程度 选用VAS[6]进行评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疼痛程度越强烈。
1.4.2 肩部疼痛及肩关节功能评分 选用Michael Reese 医疗中心的评分标准[7]进行评分,肩部疼痛总分75 分,分数越高肩部疼痛程度越轻;肩关节活动功能总分25 分,分数越高肩关节功能越好。
1.4.3 综合疗效 对肩周炎治疗效果的评定的依据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与疗效标淮》[9],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4 不良反应 如果患者在研究过程中出现任何不良事件,都应记录下来,并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即刻、2 周,两组患者的VAS 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 评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同时间段比较,bP<0.05
2.2 两组患者的肩关节疼痛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肩关节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即刻、2 周,两组患者的肩关节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肩关节疼痛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的肩关节疼痛评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同时间段比较,b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即刻,治疗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周,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即刻比较,aP<0.05
2.4 两组患者的综合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6.55%。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的综合疗效比较 [n(%),%]
2.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所有患者在治疗后均没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治疗组有1 例患者肩部出现瘀块,2 例患者反应埋线后穴位针感强烈,特别是阳陵泉,但可耐受。对照组1 例患者在治疗后诉因坐太久又不能动,脚麻。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即被告知所有可能出现的不良症状,患者表示能接受。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急性期肩周炎患者,疼痛症状更明显,更容易出现烦躁、焦虑等情绪,急性期的软组织粘连程度较低,早期及早治疗能加速康复[10]。因此寻求对于急性期肩周炎患者疗效显著且简单易行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临床上对于穴位埋线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报道表明[11-14],穴位埋线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治疗时间较短但疗效持续时间较长,但单独对急性期肩周炎治疗的报道却鲜有论述。
本文采用的简易速刺穴位埋线法,是在传统埋线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良,首先是针具的改良:传统穴位埋线法使用的针具是腰椎穿刺针,该针具在使用上有针体较长、刺入时因操作较慢导致疼痛明显的缺点,导致患者的恐惧。而改良后的针具为6 号针头,针体长度适中,针体较细,操作者熟练后在操作上能达到迅速破皮,减少疼痛,进而减少患者对治疗的恐惧。同时,改良后的6 号针头成本较低,在节约成本及提高医疗质量中起到重要的意义。另外在操作上:传统穴位埋线法需要在刺入穴位取得针感后,边退针边推进羊肠线,操作时间较长,会增加患者的恐惧,而改良后的简易速刺,在迅速破皮、取得针感后,迅速出针,羊肠针就被软组织的缠绕而埋在穴位内,操作时间2~3 s,极大地缩减了操作时间,减少患者的痛苦。而且6 号针头较细,埋线后形成的伤口较小,仅需用棉签止血即可,降低了感染的风险。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即刻、2 周,两组患者的VAS 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即刻、2 周,两组患者的肩关节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即刻,治疗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简易速刺穴位埋线组的对急性期肩周炎的肩关节活动度改善的即刻效果更好。治疗后2 周,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与急性期肩周炎是自愈性疾病有关,当疼痛缓解,活动度则会慢慢恢复正常。
总而言之,埋线疗法对肩周炎的急性发作的即刻及远期止痛作用效果明显,而且埋线疗法无毒副作用,而改良后的速刺穴位埋线疗法的操作更为简便,不仅可以为患者节省时间,又能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同时节约了治疗成本,相当迎合现代人的快节奏生活,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