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勤坚
上周末,同事出差回来,赠我小茶点一盒,一会儿之后,桌子上剩下一个空盒。
小点心盒的设计很有点意思:盒身由类似于九宫格的整张纸折叠而成,四个角内折并把内部空间对角分割成四部分,四颗小点心正好分放其间,构思颇为巧妙。
我把这个点心盒带到了课堂,展示给三年级的孩子们看——去掉盒盖后,把盒身打开铺平,然后再正反面分别展示。
孩子们很是惊讶,原来是用整张纸折叠的呀!
对呀,现在如果你也有这么一张“纸”……?
这是一个很开放的话题。总之,接下来关于如何确定盒子大小、如何确定图案样式、怎样确定粘贴图案的方向等相关的讨论和设计,便都在孩子们的能力范围之内。(PS:还是画图里的设计)
总体上看,围绕空点心盒所设计的学习任务,效果不错且还隐藏着更多“后手”。我想,这个小盒子发挥完余热,便可以“功成身退”了。不过,一条关于“盲盒”的新闻,让我又产生了一些新的想法。
在这个万物皆可“盲盒”的互联时代,各种手办玩具可以“盲盒”,去哪儿玩居然也可以“盲盒”,就连小学生买个文具,也都在“盲盒”了。可我却对所谓的“盲盒”经济后知后觉,总觉得这种年轻人的“潮玩”项目和我们没多大交集,但那么多的年轻人对“盲盒”趋之若鹜并乐在其中,自有其存在的道理。以旅游盲盒为例,若是喜欢说走就走的旅行,几十元一张未知目的地的机票,无非是把“想哪就去哪”的任性变成了“去哪都可以”的随性,只要自己不觉得委屈,就是赚了。年轻人(当然并不局限于年轻人)热衷于“盲盒”并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且这股潮流有逐步蔓延到中小学的趋势,诸多有识之士也开始呼吁要关注盲盒在中小学生中流行的负面影响。
我对“盲盒”也突然地来了兴致。
先是仔细地“复盘”了自己吃点心的过程:四颗形状有方有圆、味道有甜有咸、包装有透有不透的茶点,最先入口的是那颗不透明包装里不知啥长相也不知啥味道的“盲”点。可见,人在有意无意间,都对未知的世界充满好奇,且偏爱各种不确定性。
然后,我便尝试让即将“寿终正寝”的点心盒继续发挥余热,再做一个关于“盲盒”的学习设计。
我想把这个“盲盒”问题,放到六年级去实践。
之所以是六年级,主要是因为毕业前的孩子们,都会有一个隆重的仪式,并且大概率会有一个“互赠礼物”的环节。我发现,很多孩子会遇到自己准备的礼物不知道怎么送出去的尴尬,他们中既有准备了一个礼物却有多个好友想要的,也有准备了多个礼物迟迟送不出去的。
那么,如果请孩子自己设计礼物的外包装,再把各自的礼物藏到“盲盒”里,在毕业联欢时随机送出,或许会是另一种全新的感受。
甚至,我还有另一个脑洞:“张三”做的盒子装了“李四”的礼物最后被送给了“王五”。一份礼物里,便随机地关联了三个人的友谊,绝对好玩!在这样完全随机情况下,会产生多少种组合方式呢?这便有了学科融合学习的可能性。
在这个所谓的教学设计里,我并没有给出确切的设计路径,只提出了教与学的一种可能性。我认为,多一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我们的课堂就多一分希望。循迹前行的案例看多了,偶有“脱轨”乃至“翻车”,都值得尝试,也值得尊重,且自有其價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