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妍
教育的真正本质在于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信息技术的普及和推广,让思维导图成为课堂教学的新手段。思维导图能够遵循大脑的想象及联想原则激发创造力,不但能帮助师生掌握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还能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具有特殊的意义。思维导图开启了全脑学习时代,那么它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具有哪些教学价值呢?
丰富课堂,培养学习兴趣
在讲述理论知识时,很多学生会觉得枯燥,要想将课本上概念性的内容变活,让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中,教师需要掌握学生的思维模式和思维过程,而借助思维导图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从而为师生营造出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思维导图的形象性、直观性,避免了教师枯燥无味的讲解,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变为主动。学生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一直处于寻找“新大陆”的亢奋状态,随着思维导图的制作完成,学习成就感会油然而生,自信心也会增长,真正体现出了“乐学”。
改善记忆,增强知识理解
学好信息技术,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但大部分学生由于理论知识匮乏,每次一接触理论知识,就丧失学习兴趣。而思维导图利用关键词进行记录,在记录过程中将色彩和图形相结合,调动左右脑同步思考,引发联想,将知识点归纳总结成知识框架,帮助学生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让信息技术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例如,在讲授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第1课《认识机器人》时,笔者先设计了一张思维导图,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其中一个方面作为研究对象并汇报讨论的结果,笔者再对原有思维导图进行修正、补充和说明。
此次活动,各小组成员在确定研究主题后,针对原先的思维导图的内容进行资料的搜集、改进,他们在搜集素材的过程中,由于明确了目标,条理也清晰,所以教学的效率明显大幅度提高,经过学生们补充后的思维导图也变得更清晰、更详细。
理清思路,激发创作灵感
思维导图从一个中心开始,利用级别和分支相连,帮助设计者进行有效联想,使得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充分发掘想法及创意。同时,思维导图既可以整理设计者自己的设计思路,也可以用于设计小组成员之间的讨论。这种以关键词和图形的逻辑进行记录的方法,可以直观地向小组内其他成员传达设计想法,小组内其他成员由此产生的设计想法还可与关键点相互组合、重构,产生更多的设计创意。
例如,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第20课《初识网络世界》的教学内容是学习用浏览器浏览网上信息,考虑到学生心智尚未成熟,自控能力比较低,为了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笔者在本课中,还设计了一个“头脑风暴”的教学活动,以期对学生的道德进行升华。
任务:运用网络收集各种资料,加入自己对网络的理解,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以“网络世界”为主题制作思维导图。
设计意图:学生接触网络不久,潜意识里觉得网络新奇、好玩,但面对复杂的网络环境,一不小心就会迷失方向,而与学生讨论和总结网络世界的优缺点,能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上网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
图1为第1小组的思维导图,它以“畅游网络”为中心结点,延伸思考了四个方面,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互联网的强大。
图2为第2小组设计的思维导图,它以“走进网络”为中心,分成六个部分。
图3为第3小组设计的思维导图,它以“鱼骨头”为框架结构,以“网络世界”为主题,也分成六大部分,让大家了解网络为足不出户的人们带来的快捷、便利。
图4为第4小组设计的思维导图,它以“网络的恶”为主题,分成六大部分,从反面介绍了网络給大家带来的弊端。
促进评价,提升信息素养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除了传统的考试外,还可让学生对各自作品进行评价,在评价时,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让学生明确评价的内容和维度,学会用科学的方法,从作品的思想性、创造性、艺术性、技术性四个方面,更加客观地、多元化地对作品进行评价。在思想性方面,要能完整地表达出主题思想,内容要积极、健康向上,反映出作者具有一定的审美情趣。在创造性方面,主题表达形式要新颖,构思要巧妙,内容的设计、结构布局别具匠心,同时体现出作者的想象力丰富、个性独特。在艺术性方面,色彩搭配要合理,富有艺术特色。在技术性方面,要能体现出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及技术的熟练程度。
结语
信息技术是一门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的课程,将思维导图应用于信息技术教学中,通过知识模块的讲解,可以让学生在大脑中建立知识的初步框架,获得对知识全面、系统、总体上的认知和把握。这样的学习模式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