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抒情散文是一种美好的文学样态。她关注生活,在朝晖夕阴、云起花开中牵出动人的情思,用灵动或深邃的语言传达生命的感悟。阅读这样的文字,是一种美妙的体验。然而,一谈到写,很多同学很苦恼,因为即便早已把“一切景语皆情语”“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形散神不散”等技法烂熟于心,但真正到了写的时候,仍旧觉得困难重重:或是不知从何下笔,无话可说;或是陷入陈词滥调的窠臼,缺乏新意;或是为文造情,堆砌辞藻……
怎样才能写出情真意切、生动鲜活、独抒性灵的文章呢?郁达夫对散文创作有过精妙的阐述,他认为第一要寻得“散文的心”,也就是主题或要旨,“然后方能求‘散文的体,就是如何能把这心尽情地表现出来的最适当的排列与方法”。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如何寻得散文的“心”,怎样构筑适切的“体”。
意义的探寻:赋予作品一颗跃动的“心”
写作活动开启时,很多同学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写什么景物呢”“怎么才能写出精彩的语言呢”。殊不知,这些都只是散文的外在形式。北京大学高远东教授指出,只着眼于外在言语形式,忽略内在意义价值,会导致读写活动“迷惑于高度的语言魅力而走失于精雕细琢的修辞迷宫”。
1. 立意为先,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让我们遵循写作的心理机制来探寻科学的写作思维路径。散文创作的第一步应指向内在情感的激发与酝酿,在情感矛盾的叠加、正负情绪的交缠中审视生命,获得丰富而深邃的意义,赋予文章一颗跃动的心。否则,写出来的文章就犹如空心人,即便有锤炼精致的语言,也不过是辞藻的堆砌,缺少真切自然的生命气息和动人心魂的力量。
譬如《荷塘月色》,如果只有写景状物的技巧,最终得到的不过是一幅色彩鲜明、描摹细致的静态工笔画;只有注入了隐约的情思,这荷塘和月色才有了和谐灵动的风致,多了摇荡心旌的神韵。《登泰山记》亦是如此。回忆阅读此文的感受,如果将之视为一篇普通的山水游记,只是条分缕析地理结构、辨修辞,同学们很难真切感受到泰山的雄伟壮丽,更无法真正理解作品的价值。而当我们了解了姚鼐创作此文的背景——编纂《四库全书》,与汉学家纪晓岚、戴震意见相左,“汉宋之争”矛盾加剧;对“和珅秉政,自张威福”的现实不满,为仕途隐忧等等,再来读文本,就发现在对景物的生动描写中,实则寄寓着作者辞官后的万千感慨——既有摆脱官场羁绊、回归山水自然、获得个性自由的欢悦性情,又有接续壮大桐城派、弘扬程朱理学、开辟人生新征程的豪迈气魄。在这些“意义”的视域下,冒风雪,过泰安,上泰山,登日观,四十五里山路,七千级台阶,不啻是一种行为艺术,一篇人格宣言,一曲生命的强音!伴随着一轮红日东升,姚鼐心中的太阳也傲然升起。你看,那颜色苍黑、多平方而少圜的泰山石,那生于石罅、皆平顶的泰山松,都是姚鼐强烈生命意识的化身。透过文字,遥望岱宗,苍山负雪,那个屹立天地间的伟岸身影逐渐清晰起来。
2.变换角度,于寻常中发现“不寻常”
可是,怎么才能寻得“意义”呢?常有同学抱怨,我们的生活太过单调乏味了,有限的生命阅历,狭窄的生活空间,哪有特别与美妙可言?无奈之下,只能为文造情,写一些连自己都觉得肤浅矫情的文字。
生活的模样,其实取决于你以什么样的姿态去观察它,感受它,叙述它。就像摄像机,观看外部世界时取景的角度,决定了镜头表达的态度。
散文中的时间是多维的,我们试着以不断流变的时间角度来观察。站在“此在”,回望“曾在”,审视曾经的矛盾和纠结、甜蜜和苦痛;立在“将来”,回望不断变为“曾在”的“此在”,借助预想重构生活,反思当下。带着满身的伤痛,史铁生走进地坛,在幽僻苍凉的古园里,对过去、当下和未来冥想叩问,在多维时空中完成生命意义的建构。
散文创作是一种理解与被理解的过程,我们试着站在不同读者的角度去思考。为自己的写作预设读者,与“这个人”分享经历、交流感悟。你需要设想清楚,这个对象是“他人”还是“自己”?如果是“他人”,他是谁?为什么要与他分享?他与你、与你分享的事物或情感有什么关联?设身处地考虑倾诉对象的特点和感受,能够让我们明确写作的意义和内容。如果是“自己”,是过去的自己?还是此刻的自己?抑或是未来的自己?相信不同的时段,也会有不同的倾诉目的和意义。有了明确的对象,写作就像是面对面地交流,没有那么多的拘束感和艰涩感;更重要的是,写作的意义清晰了,又何必扭捏作态地为文造情?
形式的设计:构筑一个契合情韵的“体”
有了一颗跃动的“心”,接下来,我们就要思考构筑适切的“体”了。
1. 精选适切的景物,承载丰富的情思
首先要为情感和意义选择载体,在写景抒情散文中,它往往是某一处景致,这景致承担了情绪触发器和情感外化的功能。
有时,它需要你的精心挑选,找到一个与情感密切关联、与情韵高度契合的景物。姚鼐选择了“泰山”,这是因为泰山足够雄伟高大,且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古代帝王以到泰山举行封禅大典为荣耀,历代文人为它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文佳作。可以说,泰山是中国文化史的缩影,是中华文化的高地。姚鼐以顶风冒雪登临泰山来抒情写意,这与他的崇高理想和豪迈胸襟是契合的。
有时,它还需要你巧妙加工,精当设计。汪曾祺的《昆明的雨》是一篇平淡雋永、情味绵长的抒情散文。回望四十年前在昆明的那段如歌岁月,青春的芳华与苦涩,西南边地的风物人情,大时代的风云动荡……漫长的时光中积淀了太多复杂的情绪。昆明有那么多极富地域特征的典型景物,比如仙人掌、菌子、火炭梅、缅桂花、木香花等等,而汪曾祺独独选择了“雨”作为情感的载体,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它足够包容,在这“下下停停、停停下下”的雨的背景上,记忆深处的草木人物、点滴生活一一呈现;因为它韵味别致,明亮丰满又柔和润泽的雨,与作者回忆时的心境、汪氏散文的情调完全吻合;因为它美丽而又迷蒙,雨是背景亦是前景,隔着雨雾去看四十年前的岁月,如同一片美的滤镜,过滤了、淘洗了那些纷乱、迷茫、困顿与失落,只留下了干净、通透、丰盈与美好。
2.设计“我”的存现方式,创造独特的情韵
散文的一个突出特征是“我在性”。不论字面上呈现什么景物、什么人事,其背后都立着一个“我”,诉说的是“我”之情、“我”之意、“我”之志。散文處处皆有“我”在,但“我”存现的方式是不同的,而每一种方式都有其独特的情趣和韵味。写作时,我们需要精心构思。
“我”或显或隐。“我”可以走到台前,在这段故事里,在这片风景中,如《我与地坛》《荷塘月色》《登泰山记》;也可以不露声色,隐匿于文字背后,如《春》《济南的冬天》《白杨礼赞》。“我”的显隐不同,情感自然有别。《荷塘月色》《昆明的雨》情感内敛,“我”的心绪暗藏在景物的描摹中;《我与地坛》《故都的秋》情绪鲜明,“我”看、“我”听、“我”思,把对生命的感悟直接传达给读者。显与隐的处理,与作者的写作习惯、行文风格有关,也与其写作时的心境以及所处社会环境有关。
“我”或此或彼。“我”可以是作者自己;也可以一分为二,化作“你”,立于自己面前,开启一场对话,将内心的矛盾、抉择真诚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比如《赤壁赋》中的主与客。“我”可以游走于过去、现在和未来,将分散在时间缝隙里的记忆聚拢到一起,前呼后应、彼此交织,让文章呈现出一种时光交错的虚幻感和丰厚深长的意味。有时“我”身处现在,会以预述的口吻介入回忆,“我现在想想,我那时真是太聪明了”(朱自清《背影》),表达成年后的悔悟。有时“我”立身未来,“许久以后我还记起我在这样的一个雪天,围抱火炉,吃咸菜啃馍馍想着一些人和事情,想得深远而入神”(刘亮程《寒风吹彻》),用回溯性的笔法,肯定生命每个阶段的价值。用现在的“我”评价过去,用未来的“我”来思考此刻,在对时间、对生命反复地审视和不断地追问中呈现思考的力量。
希望同学们在散文写作中,建立与自己、与他人、与周围世界的连接,丰富对生活的理解,完成生命的自省,不断塑造一个更加美好的自己。
佳作show
玫瑰
陈晨桦 安徽省芜湖市第十二中学
我弄丢了一样东西。
去年春天,从邻居那偶得了几株玫瑰苗。我在后院选了一小块向阳的地,把砂壤和肥料混合深翻,耙细整平,筑成高畦,小心翼翼地将苗株栽入,把根系向四周梳理,让它们舒展开来。然后覆上干松的碎土,轻轻地用脚踏实,浇透定根水,再盖一层薄薄的细土。蹲在苗圃旁,端视着直立的小苗,一股奇妙的庄严感升腾起来——我给予了玫瑰新的生命。
我要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花园,我坚定地想着。
于是,我更加用心地呵护它。松土,除草,追肥,修剪……“你要好好成长,然后开花,成为属于我一个人的玫瑰。”我对着一天天长大的她重复这句话。
也许玫瑰真的听懂了,第二年,她发出了一丛丛新枝,生出了惹人爱怜的花蕾。深绿色的羽状叶片中点缀着一簇簇暗红,蕴藏着怎样的美丽与神奇。我想象着绽放于荆棘之上的鲜艳玫瑰,一定宛如王子舞会上惊艳亮相的灰姑娘。
夏天,我得到了一大片玫瑰。她们是极致饱满的红色,像熟透而即将炸裂的樱桃;轻抚花瓣,却又柔软细腻得像云朵。棉花糖般的甜香穿过指尖传至我的整个身体,我幸福得有些眩晕。细碎的阳光透过篱笆缝隙轻柔地洒在花上,像是歌剧院投给音乐家的温柔光束。就连阳光都如此爱她。我欣喜若狂,如此美丽的玫瑰是我种下的,是属于我一个人的,正如小王子的玫瑰属于小王子一样。
来一次郊游吧,我想,带着我的玫瑰一起。
于是我剪下最美的几枝,用丝带扎好放进自行车后篮。郊外的风景很美,可当我准备返程时,后篮里却空空如也。我焦急地来回寻找,哪有一点玫瑰的踪迹?
我弄丢了我的玫瑰。
太阳渐渐露出疲态,淡淡的光晕为空气笼上了一层薄雾。我独自坐在银杏道旁,不知过了多久,有风从我耳旁擦过,夹着轻柔的笑语。我抬起眼,远处,树影摇曳,两个女孩并肩走着,甜蜜地微笑着,一抹闪亮夺目的红色,如光点上下跃动。
是我的玫瑰吗?
我凝神望去。傍晚的阳光把整个世界镀成了淡淡的金色,光影温柔地披在她俩身上,和着她们的欢笑声,缓缓流淌。
我不愿惊扰这梦境般的美好——若那真是我的玫瑰,她能给别人带去欣喜和幸福,正如她带给我的那样,我又何必为失去她而感到忧伤?
风吹落了一片银杏叶,我捡拾起来,轻声问他:我的玫瑰也会凋零枯死吧?
不是的。叶子回答。我们都将渗入泥土,成为孕育新生命的养分。
我幡然醒悟。万物本是共存共有,为什么一定要属于某个人呢?所谓“独属”,不过是我偏狭的私欲。这束玫瑰会生长,会开花,以她的生命给予他人爱意,也以她的方式延续存在,而我,只是有幸参与了这个过程。她们本不属于我一人,又何来弄丢一说?
我起身,空手回到家,心里无比轻松。走进后院,剪下余下的玫瑰送给了邻居们。
我最终没有找到那束玫瑰,也最终没有弄丢那束玫瑰。
(本文作者张晋系安徽省芜湖市第十二中学正高级教师,芜湖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安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
【思维魔方】
玫瑰是令人喜爱的, 也是美好事物和情感的象征。作者在用心栽培、用心呵护玫瑰的叙写中,寄寓了对生活的热爱。尤其可贵的是, 她在得与失之间思考顿悟,使文章由情趣之美跃升为理趣之美。可见, 在细腻观察、真切感受生活的同时,我们还应注重提升自我思维的品质, 尝试让哲学思辨的光辉照进个体情感的世界,才能为自己的文章寻得一颗与众不同的有力量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