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2年中国农民膳食摄入特征及地区差异研究

2021-08-29 10:56李淑娟许晓丽于冬梅琚腊红赵丽云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1年6期
关键词:碳水化合物营养素摄入量

李淑娟 许晓丽 于冬梅 琚腊红 赵丽云

摘 要:基于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数据,获取中国农民膳食营养状况,得到中国不同性别、年龄农民的能量、宏量营养素和膳食结构特征,并比较不同省份农民摄入特征的差异,结果发现:中国农民男性和女性随着年龄增加能量和宏量营养素摄入下降;随着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下降,农民的能量摄入量增加,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及其供能比增加、脂肪摄入量及其供能比下降,蛋白质摄入量略有增加,但是优质蛋白比例大幅下降。中国农民能量和宏量营养素摄入总体充足,东部沿海和长江流域地区农民脂肪供能比超出30%上限,上海、天津、江苏等地农民的脂肪供能比达到35%以上,北方大部分地区农民的优质蛋白比例远低于推荐值。

关键词:农民;宏量营养素;膳食结构;地区差异;中国

目前针对我国农民膳食营养状况的研究比较少,研究表明,我国农民整体谷薯类的摄入量较高,蔬菜、肉类、蛋类较低,膳食水平相对较差[1-3],农民能量摄入呈下降趋势、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合理,脂肪供能比较高[4]。同时,由于我国不同农村地区发展差异较大,农民内部膳食状况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了解我国农民的膳食营养状况,发现我国不同地区农民的膳食特点及其差异性,对于精准改善我国农民膳食营养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本研究数据来自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2010—2012年监测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及类型将全国所有县级行政单位(包括县、县级市、区)分为大城市、中小城市、普通农村和贫困农村四类开展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调查[5]。膳食调查对象为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中≥2岁的中国居民。本项目已通过伦理审查会审批(批号:2013—018),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文研究对象为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中18岁及以上职业为“农民”的被调查者,样本量为28 033人(表1)。

1.2 能量和宏量营养素摄入研究方法

膳食调查采用连续3天24小时膳食回顾法,收集被调查者3天(2个工作日、1个休息日)在家和在外的所有饮食情况,采用食物称重记录法调查家庭连续3天各种食用油、盐、味精等主要调味品的摄入量。依据《中国食物成分表》2004版[6]、2009版[7]中每种食物的营养素含量和能量,计算居民能量、宏量营养素摄入状况。

1.3 统计学分析与空间分析

本研究数据的清理与分析采用SAS 9.4软件,主要分析方法为平均数、构成比等描述性統计方法进行分析。中国不同省份膳食营养状况利用ArcGIS 10.7进行空间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中国农民样本状况

本次纳入研究的农民样本有28 033人,其中男性占45.6%、女性占54.4%;中小城市占15.4%、普通农村占49.9%、贫困农村占34.7%(表1)。

2.2 中国农民能量和宏量营养素摄入状况

2.2.1 能量和宏量营养素摄入 农民能量和宏量营养素摄入随着性别、年龄、不同城市水平而呈现不同的差别。从年龄特征来看,男性农民18~44岁和45~59岁年龄段间能量、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差别不大,而60岁及以上农民能量和宏量营养素均大幅下降;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中小城市、普通农村、贫困农村的农民能量摄入依次增加,其中贫困农村能量摄入达到2 480.1 kcal,蛋白质摄入量差别不大,脂肪摄入量依次减少,而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大幅增加,贫困农村男性农民碳水化合物摄入量达到404.6 g。从年龄特征来看,女性农民18~44岁和45~59岁年龄组间差别不大,45~59岁能量和宏量营养素摄入略低,而60岁及以上农民能量摄入、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均有大幅下降;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中小城市、普通农村、贫困农村的能量呈现出大幅增加的趋势,贫困地区女性农民的能量摄入量为2 139.5 kcal,蛋白质略有上升,脂肪摄入量略有下降,而碳水化合物呈现出大幅增加,贫困农村女性农民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也达到350.8 g。

2.2.2 膳食结构 选取脂肪供能比、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和优质蛋白比例来描述农民的膳食结构状况。从年龄特征来看,不同年龄段的脂肪供能比、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及优质蛋白比例差别不大。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来看,膳食结构差异显著:从中小城市到普通农村、贫困农村脂肪供能比依次下降,分别为33.1%、28.4%、24.4%,中小城市农民脂肪供能比超过30%,在男性和女性中都有同样的特征;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依次上升,中小城市农民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仅为55.0%,而贫困农村达到65.2%,男性和女性特征相似;优质蛋白比例中,中小城市为36.0%,普通农村为31.4%,而贫困农村仅为23.3%。

2.3 中国18~59岁农民能量和宏量营养素摄入状况的地区特征

为了更直观地反映地区差异,以省份为单元分析了18~59岁青壮年农民的能量和宏量营养素摄入状况,不同省份男性农民能量平均摄入量为1 911.6~3 631.0 kcal。能量摄入最高的省份是海南(3 631.0 kcal)、江西(3 343.7 kcal)、贵州(3 295.4 kcal),超过3 000 kcal;其次为湖南(2 928.2 kcal)、云南(2 877.9 kcal)、辽宁(2 756.5 kcal);能量摄入最低是重庆(1 911.6 kcal)、西藏(1 963.0 kcal)和宁夏(1 971.5 kcal),低于2 000 kcal。蛋白质平均摄入量为47.6~112.2 g,其中以海南(112.2 g)、江西(85.8 g)、贵州(83.3 g)、广东(81.3 g)和云南(81.1 g)最高,湖南(79.0 g)也高于78 g;西藏(47.6 g)、宁夏(49.7 g)、陕西(50.6 g)、重庆(50.7 g)、河北(55.4 g)和甘肃(55.7 g)低于60 g。脂肪平均摄入量为48.2~100.9 g,以湖南(100.9 g)、上海(98.7 g)和浙江(97.3 g)最高,在100 g左右;其次为四川(91.2 g)、江苏(91.2 g)和天津(91.1 g)也高于90 g,最低的是内蒙古(48.2 g)和山西(59.5 g),分别低于50 g和60 g。碳水化合物平均摄入量为249.1~599.1 g,最高的是海南(599.1 g)、贵州(574.4 g)和江西(537.9 g),高于500 g,最低的是西藏(249.1 g)、上海(251.4 g)、四川(274.1 g)、江苏(278.9 g)和天津(297.0 g),低于300 g。从膳食结构来看,上海、江苏、天津、四川、湖北、浙江、安徽、西藏、湖南、重庆和山东省的男性农民脂肪供能比超过30%,而最低是内蒙古(18.4%)。碳水化合物供能比最高的是贵州、内蒙古、山西、云南,高于65%,最低的是上海和江苏,低于50%。而从优质蛋白的比例来看,优质蛋白比例最高的是广东、江苏、上海和广西,在45%以上;优质蛋白比例最低的是甘肃、山西、陕西、宁夏和河北,低于20%。

中国女性农民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为1 617.8 kcal~3 088.2 kcal,其中能量摄入最高的是海南(3 088.2 kcal),高于3 000 kcal,其次江西(2 764.5 kcal)、贵州(2 749.1 kcal)、云南(2 566.0 kcal)、湖南(2 550.9 kcal)高于2 500 kcal,最低的是重庆(1 617.8 kcal)、新疆(1 677.4 kcal)低于1 700 kcal。蛋白质摄入量为40.5~95.7 g,其中最高的是海南,达到95.7 g,其次为江西(74.3 g)、云南(72.4 g)、广东(71.0 g)、贵州(70.8 g)和湖南(70.3 g),高于70 g,最低的是西藏(40.5 g)、重庆(43.5 g)、陕西(44.6 g)、河北(46.1 g)、宁夏(46.6 g)和甘肃(49.1 g),低于50 g。脂肪摄入量为43.0~89.9 g,其中最高的是湖南(89.9 g),将近90 g,其次为天津(79.0 g)和四川(79.0 g),接近80 g;最低的是内蒙古(43.0 g)。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为217.4~517.8 g,其中最高的是海南(517.8 g)、贵州(474.4 g)和江西(453.5 g),在450 g以上;最低的是上海(217.4 g)、西藏(223.8 g)、重庆(237.6 g)和天津(246.5 g),低于250 g。从膳食结构来看,上海、天津、西藏、江苏、湖北、四川、浙江、湖南、安徽、广东、山东女性农民的脂肪供能比超过30%,而内蒙古的最低,为19.3%。相应地,碳水化合物供能比最高的是内蒙古,达到70.2%,贵州、云南、山西也高于65%。优质蛋白高于45%的有广东、上海、江苏,而最低的是甘肃,仅为11.7%,山西、河北、陕西和青海也较低,低于20%。

3 讨论

我国农民能量摄入男性平均为2 345.2 kcal、女性为1 985.4 kcal[8],其中18~59岁男性略高于2 400 kcal、女性略高于2 000 kcal,均低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中、重度体力活动的能量推荐量[9],這可能与近年来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导致居民体力活动水平下降有关系[10]。我国农民膳食能量摄入总体处于较为平衡的状态,但是这种平衡未能反映农民内部的不平衡性。

我国不同的性别、年龄和地区农民的能量和宏量营养素摄入及膳食结构差异较大。相比59岁以下的农民,60岁及以上农民能量摄入大幅下降,男性和女性分别比45~59岁年龄段分别下降312.5 kcal、263.1 kcal,这可能与老年人身体活动水平下降对能量的需求量下降有关[11]。随着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下降,能量摄入大幅增加,贫困地区男性和女性农民能量摄入量分别达到了2 480.1 kcal、2 139.5 kcal,分别比中小城市男性农民和女性农民高320.6 kcal、353.4 kcal,这与我国四类地区居民总体趋势一致[12],贫困地区农民能量摄入偏高,主要是由于碳水化合物摄入量较高引起的,贫困地区农民碳水化合物摄入量男、女分别为404.6 g和350.8 g,相应地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也较高,达到65.2%,脂肪供能比仅为24.4%。而中小城市的农民脂肪供能比已超过30%。这种差异性在不同省份18~59岁农民中表现更为明显。天津、上海的男女农民和江苏男性农民的脂肪供能比超过了35%,已经远高于30%的脂肪供能比上限,与这些地区农民食用油摄入过多和动物性食物增加有关[3,13],脂肪供能比过高会增加超重肥胖风险,并可能导致相关慢性病的风险[14-15]。东部沿海省份和长江流域地区[2]、广东和西藏,农民的脂肪供能比也已经超过30%的上限。而在内蒙古、山西、云南和贵州,脂肪供能比相对较低,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在65%以上,尤其是女性农民更高,说明这些地区农民更多地以植物性食物为主,需要适当增加动物性食物的摄入。

我国许多省份的青壮年农民膳食蛋白质也低于中国膳食指南男性65 g、女性55 g的推荐值[16],这些省份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中西部和东部的部分地区。在蛋白质比例上,江苏、上海、广东、广西等地的农民优质蛋白比例占到45%以上,较好地满足了优质蛋白需求,而北方的大多数省份农民的优质蛋白比例较低,在30%以下,仍需增加优质蛋白的摄入。

4 结论

我国农民总体膳食营养状况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是从不同特征和不同地区农民的膳食状况来看,内部差异性很大,东部沿海和长江流域地区居民脂肪供能比已经远超出30%上限,北方部分地区农民的优质蛋白摄入量和优质蛋白比例同时过低,所以亟需针对不同地区农民的膳食问题进行精准化指导。◇

参考文献

[1]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发布会 [M]. 2020.

[2]李晓云,张晓娇.收入与农业生产类型对中国农村居民营养的影响 [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37-49、175-176.

[3]王柳森,郭春雷,张一平,等.1991—2011年中国9省(自治区)农民食物摄入变化趋势 [J]. 环境与职业医学,2018(6):495-499.

[4]黄秋敏,张兵,王惠君,等.中国15省(区)农民膳食能量及宏量营养素摄入的变化趋势及其人口学特征 [J]. 中国食物与营养,2019,25(12):82-86.

[5]趙丽云,杨晓光,马冠生,等.2010—2012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总体方案 [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6,50(3):204-207.

[6]杨月欣,王光亚,潘兴昌.中国食物成分表 2002 [M].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

[7]杨月欣,王光亚,潘兴昌.中国食物成分表第二版第一册 [M]. 2009.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8]李淑娟,许晓丽,卓勤,等.2010—2012年中国不同工作类型、工作强度下农民能量及宏量营养素摄入状况[J].卫生研究,2021,50(3):411-416.

[9]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10]农业部.农业部关于印发《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通知 [M]. 2017.

[11]宋鹏坤,满青青,李裕倩,等.2010—2012年中国老年人能量及宏量营养素摄入状况 [J]. 卫生研究,2019,48(6):876-883、912.

[12]琚腊红,于冬梅,房红芸,等.1992—2012年中国居民膳食能量,蛋白质,脂肪的食物来源构成及变化趋势 [J]. 卫生研究,2018,47(5):6-11、21.

[13]孙经纶,逄学思,郭燕枝,等.江苏省农村居民家庭食物消费结构与特征分析 [J]. 中国食物与营养,2020,26(8):44-48.

[14]曹黎,徐静,张宇,等.北京市某社区女性居民膳食模式与常见慢性病的关系 [J]. 中国食物与营养,2020,26(4):84-88.

[15]田甜,马玲,贾红.膳食模式与高血压、2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J].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2019,42(6):594-598.

[16]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Characteristics and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Dietary Intake of Chinese Farmers from 2010 to 2012

LI Shu-juan,XU Xiao-li,YU Dong-mei,JU La-hong,ZHAO Li-yun

(National Institute for Nutrition and Health,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s Control and Prevention,Beijing 100050,China)

Abstract:Based on data from China Nutrition and Health Surveillance 2010—2012,the dietary nutrition status of Chinese farmers was obtained,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ergy,macro nutrients and dietary structure of Chinese farmers of different gender and age were obtained,and the differences of intake characteristics of farmers in different provinces were compar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nergy and macro nutrients intake of male and female farmers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age.With the decline of urban economic level,the energy intake of farmers increased,and the carbohydrate intake and its proportion of energy supply increased,the fat intake and its proportion of energy supply decreased,and the protein intake increased slightly,but the proportion of high-quality protein decreased significantly.The overall intake of energy and macro nutrients of Chinese farmers is sufficient.The proportion of energy supply from fat intake of farmers in the eastern coastal areas and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exceeds the upper limit of 30%,and farmers in Shanghai,Tianjin,Jiangsu and other places reaching more than 35%.The proportion of high-quality protein of farmers in most northern areas is far lower than the recommended value.

Keywords:farmer;macronutrient;dietary structure;regional difference;China

猜你喜欢
碳水化合物营养素摄入量
巧手烹制 多蒸煮少煎炸
说说碳水化合物
减肥不能吃碳水化合物?
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有益于长期减肥
别被食物的“神奇作用”忽悠
运动健身要补碳水化合物
中国人盐摄入量依然超标
营养与健康
如何让糖友的细胞吃好吃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