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宁
从内蒙古托克托县的河口村至陕西龙门,黄河在两岸高山中奔流。西边是沟壑纵横的陕北黄土高原,东边是高耸巍峨的山西吕梁山,河流呈现出九曲十八弯的壮丽景观,这一段便是山陕大峡谷。黄河横贯黄土高原,几乎每个渡口都是古渡,每个渡口上都流传着可歌可泣的故事,我要讲述的是发生在1930到1940年代,那些山陕峡谷渡口上的东征、东渡的故事。
1936年早春,当陕北黄土高原上还是一片枯寒冷寂,黄河上的冰凌开始解冻,似乎可以听到啪啪的冰裂声和滔滔的流水声。一百余人组成的队伍在黄河西岸的黄土高原上急行军,这行人穿着青灰色棉军装,牵着军马,迤逦在山沟高原间,经过几天急行军,终于到达距离黄河西岸十五公里的清涧县袁家沟村。这支队伍就是由毛泽东、彭德怀率领的红军总部机关。
到袁家沟村不多久,一天晚上陕北高原降下一场大雪,漫天飞舞的雪花将黄褐色大地装扮成银装素裹的世界。2月7日,几个人踏着积雪来到距离袁家沟十公里的高家塬查看黄河渡口地形,其中一位身材高大伟岸,他登上高高的高家塬坡,向远处望去,只见眼前的高原像头奔驰的蜡像,山如舞动的银蛇,不禁诗情澎湃,夜里俯在农民白育才家的炕桌上写下了一首词: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首词便是著名的《沁园春·雪》,作者毛泽东。今天当我们感动这首词作的诗情豪迈、革命浪漫主义情怀之际,回想1936年的早春季节,诗人面对陕北黄土高原的苍茫辽阔,倾听长城内外抗日的怒吼,那是怎样的情景?那时红军刚刚经历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正在为巩固陕北革命根据地,开辟华北新革命根据地,奔赴抗日主战场提出新的革命战略,做新打算。1935年2月17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东征宣言。12月,在瓦窑堡召开会议,之后以红一方面军为基础组建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下辖红1军团、红15军团军、红28军和黄河游击师(后扩编为红30军),到1936年早春,各路大军厉兵秣马集结在黄河沿岸枕戈待命。
清涧的地形梁峁起伏、丘陵纵横,从北向南拥有一百多里曲折的黄河西岸线和十几处渡口,清涧河口渡口可布伏兵,强渡黄河时又可出奇制胜,有很大回旋余地。更重要的是,清涧的革命条件和群众基础都很好。土地革命时期建立了中共支部,1927年清涧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西北第一枪,1934年进行了土地革命。因此,红军东征的大本营就放在清涧。毛泽东住在白育才家一个坐东向西、五孔窑洞的院子,不觉在这里宿营已半月。
1936年2月20日夜晚,东征战役打响了。南起清涧的河口北至绥德的沟口,百余里黄河线上发起渡河战斗,枪声打破晋陕黄河两岸夜空的宁静。红15军团在清涧河口向着对岸山西石楼贺家洼强渡黄河;红一军团在绥德沟口渡河直扑黄河东岸的中阳县坪上村(今属柳林),河面上静得出奇,只听见黄河的波涛声和时时传来冰块撞击小船的声音。“密云遮星光,万山乱纵横,黄河上渡过民族英雄们;摩拳擦掌志气高,我们的铁红军。”80多年过去了,这首《红军东征歌》仍在黄河上传唱,吕梁巍巍、大河滔滔,永远铭记那东征战役中的英雄志士。
1936年3月24日至4月1日,刘志丹奉命率领红28军挥师北上佳县、米脂、神府,横扫沿路守敌,顺势收复陕北苏区的被占地区,建立神木、府谷革命根据地,仅神府苏区就将东征前的六七个区扩展到28个区,和吴堡苏区连成一片,革命形势一片大好。
八十多年后,2017年元月,在家家户户准备过春节之际,我登上榆林天台山,寻访当年刘志丹东征足迹。空气里透着彻骨的严寒,天台山雄踞两河,东挽黄河,西望窟野河,与南边崇峰并峙同列,左扼晋阳,右持塞北,关塞险固,历来为兵家纷争之地。这座山北连数百里群山,南延五里是窟野河与黄河交汇之处。山顶上有座道观,观里只有一位姓何的道长常年主持。“1936年刘志丹东渡黄河作战指挥部旧址”的牌子悬挂在天台山道观真武大帝殿门外,革命者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空间为革命工作。
极目黄河岸边的秦晋两地,河滩地里满是光秃秃的枣树,春来该是绿荫成片,秋季挂满红枣子。陕北的红枣好,养育了中国革命,滋养了中国共产党人,打出万里锦绣河山。今天陕北的红枣、小米是健康、养生食品,人们将红枣制成酒枣、烤枣,干枣、核桃枣等不同品种,是馈赠好友的佳品。顺着枣林望去,天台山下的河滩地上还有一大片村落,那就是当年的红色革命根据地贺家川呀!如今是一色窑洞式建筑,在苍茫的黄土高原上甚是醒目,显然,一个现代化的贺家川已然崛起。中国共产党经过百年浴血奋战,老百姓已经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然而历史将永不忘记1936年3月31日晚五只木船乘夜准备突破晋军防线的画面:
第一只船由高家圪塄、彩林村人组成,艄公高如满,搬船的有高步喜、高步德、贺有全、贺景龙、贺高年、王建堂等。第二只船由王家沟村人组成,艄公刘彦清,搬船的有望云、生云、王凤山等。第三只船由刘家湾村人组成,艄公刘九高,搬船的有刘九屯等。第四只船由沙峁头和山坡村人组成,艄公有许茂琪、许茂英、王楞蛋。第五只船由张家川村人组成。
这一夜红军东渡黄河,从天台山渡口驶向对岸的山西,刘志丹亮剑河东,先占罗峪口,再攻黑峪口,然后转战兴县、柳林、中阳等地,势如破竹,捷报频传,不幸的是,在攻打三交镇战役中饮弹牺牲,时年才三十三岁。这是一位年轻而英俊的红军将领啊,我在刘志丹东渡纪念馆里看到照片上的刘志丹笑容可掬,不觉吟出周恩来总理挽刘志丹的诗:“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人民的英雄,要数刘志丹。”还看见照片上的艄公贺有全身穿一领翻毛羊皮袄,头戴瓜皮帽,腮下一缕山羊胡子,一个典型的陕北搬船老汉模样,不知怎地,脑子里闪出了那首著名的《黄河船夫曲》。
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湾哎?
几十几道湾上几十几只船哎?
几十几只船上几十几根竿哎?
几十几个(哪)艄公哟嗬来把船来扳?
我晓得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哎!
九十九道湾上九十九只船哎!
九十九只船上九十九根竿哎!
九十九个(哪)艄公哟嗬来把船来扳。
“一杆杆红旗空中飘,跟上共产党把革命闹。”革命,跟上,成为那个时代中国人民的坚定信念。在人民的支持下,在党的领导下,中央红军从1936年2月20日渡河东征,到5月5日回师河西,历时七十五天,转战山西五十余县,大小战斗一百余次,取得打垮国民党军五个师,消灭国民党军七个团,扩红八千人,筹款五十万元等一系列辉煌战果。
从天台山下来,晚间陪同我前来的亚东安排在神木大剧院看陕北民歌大赛颁奖暨迎春晚会。街上挂满彩灯,年气越来越浓。神木剧院在夜色里泛着紫色光芒,剧院里暖气很足,一点不觉得寒冷。这晚是陕北民歌专场,从陕北歌王王向荣领唱《黄河船夫曲》到最后全体演员演唱《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红歌如潮,陕北人红红火火的日子全在这热烈豪放的歌中。我们可以告慰那些为国、为民族而牺牲的先烈英灵!
在黄河上行走的几年时光里,我非常渴望在壶口的惊天骇浪中感受“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情境。2018年春天,我到壶口、黄陵一带考察,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还没有到壶口就听到车窗外的风凌厉凌厉的。朋友们都笑:“你真会选日子,今天壶口的风可真大。”是啊,“风在吼,马在叫”吗?黄河从西奔流而来,从250到300米的水面骤然收缩到30到50米宽,并从17米高处奔腾而下,千万朵浪花、数不清水珠散在空气里化为水雾,飘落在人的脸上、身上,东岸的山西吉县和西岸的陕西宜川这边都站满了人,人们抢着在瀑布前、旁拍照。砂页岩粗粝的牙齿撕咬着瀑布,最雄壮者在空中翻身激起千层雪,瞬间化作一道彩虹,迷失在水雾中,远处一头装扮艳丽的驴子凑热闹叫了几声。壶口瀑布之壮美,美在奇绝的惊心动魄,美在水流争先恐后地奔腾着。这是中华民族前赴后继的奋斗精神吗?这是母亲河昂扬振奋的民族魂吗?在这一刻,我才明白唯有在这个地方才能诞生伟大而雄壮的《黄河大合唱》。
1938年10月底的一天,青年诗人光未然(张光年)率领抗敌演剧队第三队在晨曦中,从陕西宜川壶口下游的圪针滩渡口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那时沿着壶口瀑布向北上溯是龙王辿,这里曾是山陕商人行旱船的地方;沿着壶口向南顺流而下是圪针滩渡口,古时称采桑津,是连接秦晋的交通要道和战略要地。明清时期,圪针滩古渡口极为繁荣兴盛,店铺林立,艄公聚居,商贾云集,与东、西龙王辿同是壶口河船商贸集散地。抗战期间很多爱国志士和文化人就是通过这个渡口来到革命圣地延安。抗敌演剧队第三队的队员们在圪针滩渡口坐上船,船夫们抄桨的抄桨,掌舵的掌舵,白胡子老头是令人肃然起敬的总舵手。在黄河的怒涛漩涡、礁石瀑布中,在黄河船夫们高亢悠扬、深沉有力的船工号子声中,光未然与第三队的队员们渡过黄河。这位来自汉水流域曾经写下“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的诗人只觉得一股澎湃的激情,如炽灼的岩浆在胸中奔腾激荡……1939年他在吕梁山骑马摔伤,前往延安治病养伤,从山西再次渡过黄河,两次在黄河里的经历使光未然产生了强烈的创作欲望,到延安后他不顾摔伤,创作了长达四百多行的长诗《黄河吟》。这首诗被已在延安的音乐家冼星海看到,冼星海这时已经到达延安一段时间了,此时已是鲁艺的一名音乐教师。当他听了《黄河吟》之后,异常激动,用了6天时间为这首长诗谱曲。1939年3月31日,在延安的土窑里,在摇曳微弱小火苗的菜油灯下,冼星海完成了八首合唱、齐唱、独唱、对唱、轮唱作品的谱曲,这是一次诗和乐的完美结合,一部不朽的经典之作《黄河大合唱》诞生了。1939年5月11日,在延安庆祝鲁艺成立周年晚会上,《黄河大合唱》正式公演。演出在陕北公学礼堂举行,光未然朗诵、冼星海指挥,抗敌演剧队第三队成员担任合唱队员,乐队是鲁艺的师生,演出获得圆满成功。
《黄河大合唱》改变了近代以来黄河是中华民族之殇的负面形象,而获得昂扬奋斗、勇往直前的精神象征。乐曲中的黄河既怀抱历史,又指向未来,虽居于一隅却心怀天下,这正是中国共产党赋予黄河新的民族精魂。对此,我们不禁要问:“朋友,你到过黄河吗?你渡过黄河吗?你还记得河上的船夫拼着性命和惊涛骇浪搏战的情景吗?如果你已经忘掉的话,那么,你听吧!”
壶口以下五十多公里便是陕西韩城的龙门,山陕峡谷最南端,亦称为禹门口,地势非常险要,传说大禹在这里导河,鲤鱼在此跃龙门。“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李白的诗让人不免浮想联翩,没有看到鲤鱼跃龙门,黄河鲤却肥嫩鲜美,令人回味无穷。然后奔芝川镇,爬上司马坡,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归葬于此。从司马迁祠向东南方去便是芝川古渡口,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与山西万荣县隔河相望,春秋战国时为梁国,秦灭梁国后改称少梁,故芝川渡称为少梁渡,或夏阳渡。
眼前的八路军东渡黄河出师抗日纪念碑由三片巨大、雄浑的竖向碑体和八个船行基座组成,寓意当年东渡黄河的八路军三大主力师,碑体下为曲面党旗,将三个主碑连接在一起,上面由镰刀和斧头组成的党徽熠熠生辉,其下安放着一顶红军军帽,寓意八路军由红军改编而来。此时黄河岸边浪涛阵阵,朔风强劲,似乎又将我们带回那个大军云集河边,将士整装待发的峥嵘岁月。
1937年的七七事变,抗战的烽火在华北大地以至全中国燃烧,中国共产党积极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为迅速开赴抗日前线,东进杀敌。1937年8月25日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下辖115师、120师、129师。从1937年8月下旬到10月上旬,八路軍总部、115师、120师、129师先后从陕西关中三原、泾阳、富平等县出发,赶赴韩城县芝川镇黄河渡口分批东渡黄河。秋季的关中平原上阴雨连绵,然而,1937年9月16日八路军总部机关渡河的日子,连日阴雨的天气转晴了,百余条大木船横在黄河西岸,数百名船夫在岸边河滩穿梭往来,附近群众扛来了木板。为了不骚扰群众,当129师386旅晚上到达韩城,战士们身披麻袋露宿街道。军队军纪严明,群众送的红枣,战士们坚持付钱再吃,损坏东西照价赔偿。而在八路军东渡中,中共韩城县委组织领导县抗敌后援会配合国民党县政府征调大小木船一百二十余条,船夫一千余名,动员韩城县各界群众踊跃支援八路军东渡黄河,芝川镇及周围村庄的群众主动给渡河大军送去数千块门板、木料、铺在黄河渡口的沙滩上,让将士、军马、装备得以踏板通行。百舸争渡,千军竟发,舟船往来,人头攒动,千年古渡见证中华儿女为民族生死存亡奋斗的繁忙身影。
在韩城八路军东渡展厅里一个绣花荷包吸引了我。这个荷包盖上绣着“抗日救国”字样,正面绣着花鸟图案,在花朵、枝叶掩映中一只鳥儿俏丽地站在中央,可以看出做工十分精美,但不知这只荷包出自哪位俏姑娘、俊媳妇之手?不过我知道这是她在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刺绣的支前物品,而我更愿意认为,这是一个女子为自己的红军恋人或丈夫绣的定情荷包,在心上人出征之前赠送于他呢!情爱在革命战争年代这样令人感动。“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有多少这样感人的故事发生在峥嵘岁月里。
在近四十天时间里,韩城芝川渡口共运送八路军主力三万余人全部安全渡过黄河。八路军东渡之后,日夜兼程奔赴山西抗日最前线。115师首战取得平型关大捷,依托五台山区和吕梁山区建立晋东北和晋西南的战略支点;129师依托太行山建立晋东南战略支点,120师建立晋西北战略支点,八路军东渡黄河奔赴抗日前线,成为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
江河万古不息,逝者如斯夫。站在黄河西岸,一轮夕阳斜挂在陕北黄土高原的梁峁、渡口上,一座高大的“毛主席东渡黄河纪念碑”已经矗立起来了,这里是正在开发的吴堡红色文化基地,巨大的石雕东渡船还没有完全雕琢好,被防雨布遮盖着,但还是可以看出石雕雕刻的是一只东渡船,再现了1948年3月毛主席东渡时的情景。
而真正的东渡船是1948年3月毛泽东率领中央机关东渡黄河,乘坐的那艘大木船。在西安荞麦园美术馆四楼平台上我看见了它,那是条七八米长的木船,船头下方写着“东渡船”的字样,这是荞麦园美术馆长荞荞从陕北老家吴堡川口村黄河岸边搬运来的。荞荞是从陕北吴堡革命老区走出来的红船之女,他的爷爷薛海玉是1948年3月为毛泽东东渡黄河撑船的船工之一,如今在荞麦园四楼平台墙壁上还悬挂着一张毛主席与薛海玉的合影。
吴堡川口村因毛主席东渡黄河而闻名。1948年3月23日,毛主席与中央机关从这里东渡黄河,从此结束党中央在延安光辉战斗的十三年岁月,川口村成为毛主席和党中央离开陕北最后停留的地方。从1935年9月底,中共中央在甘肃榜罗镇召开政治局会议决定到陕北去,10月19日到吴起镇,11月在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确立东征。1937年1月13日中共中央进驻延安,1947年3月18日撤离延安,走上转战陕北的征途,到1948年3月毛主席与党中央在吴堡川口渡口东渡黄河,党中央在陕北整整十三年。这十三年是我党独立领导中国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事业的重要历史阶段,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建毛泽东思想时期。我们记得在延安的整风运动、精兵简政、大生产,更不能忘记的是,从1947年3月到1948年3月毛主席和中共中央机关转战陕北高原历时一年零五天,行程两千余华里,途径12个县38个村庄。一年零五天的运筹帷幄,一千多公里的风雨兼程,党中央、毛主席转战陕北,在陕北高原,在全国人民心中竖起一座高大的丰碑。
1948年3月23日下午1时左右吴堡川口渡迎来了它历史上的重要时刻。据薛海玉回忆“3月23日这一天,河水竟然十分平稳,浪也小多了,河畔成了靠岸的好码头”。东渡船绕过无数顺流而下的冰块,避开漩涡,冲出急流,抵达黄河西岸山西临县碛口镇高家塔村的黄河滩头。毛主席一行人来到一个地势较高的地方,向黄河西岸眺望,主席深情地说“陕北是个好地方”。
在陕北转战的一年多时间,毛主席与中央机关始终面临着前有黄河拦截、后有追兵的危险境地,但是毛主席坚决不过黄河,留在陕北牵制国民党军队。而当革命形势发生转变,为了更好领导中国革命,党中央离开陕北,转移到河北西柏坡,对夺取全国胜利,缔造一个新中国创造条件。“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1927年春,毛泽东在武汉写下《菩萨蛮·黄鹤楼》,词中意境深沉苍凉,而在1948年的春天一个即将看到的新中国就在眼前。
多年来,吴堡人民没有忘记这一段光荣历史。1998年,在毛主席当年东渡黄河的渡口岸边建立了“毛主席东渡纪念碑”。2005年7月又建了一座“毛主席东渡纪念桥”。2018年夏季,我专程到吴堡到毛主席东渡的川口渡口,汽车在崎岖的山路上左旋右转,梁峁上长满枣树、谷子和土豆,到川口渡了,夕阳下黄河缓缓流淌,吴堡县修筑的新的“毛主席东渡纪念碑”已经矗立在黄河边上。四周静悄悄的,川口村并不大,也就上百户人家,这么一个小小的村渡口曾经集结了上千人。
荞荞,一位陕北黄河边老船工的孙女,十三岁走出贫瘠的川口村,告别土窑洞。1990年代下海经商,她还有很多头衔:省政协委员、三八红旗手、全国饭店行业优秀企业家。但她已不是那个山坳坳里的土妞,而是一位成熟的企业家。她在西安创办了一座荞麦园文化美术馆,将曾经养育中国革命的荞麦、糜子、红枣、小米转变为一种健康养生食品,转变为一种新都市文化,供人们享用。如果说当年的陕北小米、荞麦哺育了中国革命,那么荞荞以她的陕北文化餐饮发起的是一种当代中国人追求健康美好生活的活动。
是黄河给予中国共产党人纵横驰骋的地理空间,将中国革命与农民、华北连接在一起。1936年的东征,未洗长征征尘的红军东渡黄河挺进山西,给山西乃至华北八千万人民极大的鼓舞,为建立抗日统一战线创造了条件。1937年八路军东渡黄河开赴抗日前线,建立华北根据地。1935年至1948年党中央坚守在黄河西岸的陕北,直到最后全部完成在陕北的革命任务。山陕峡谷中的渡口记得红军的足迹、革命的故事,那些从黄河上诞生的歌声便是永不消失的历史记忆。
本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21年度黄河文化研究重点课题《近现代黄河地理景观与中华文明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丁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