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爱琴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从何而来?在笔者看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应该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着手,在大量的语言文字训练中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直接的、敏锐的感受力,让学生能够在阅读文本时快速地感知、理解和把握,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叶圣陶先生认为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指出,要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文字,培养语感。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笔者认为要培养学生的语感,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积累语言文字,厚积薄发
从咿呀学语开始,我们就从周围的交流环境中发展着语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的交流语言都较为平淡简单,使用的都是一些常用的句式及词汇,由于口语的表达场景受限,我们的语文能力会间接地受到影响。而阅读打破了时空的界限,能让我们了解人类各个时期的文明成果。阅读在丰富我们对世界的认知的同时,也在提升我们的词汇积累量。这些词汇在特定的语言情境中,会变得生动、富有趣味,让我们在阅读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詞汇的丰富内涵。
二、有感情地朗读,唤醒情感
中国的语言文字凝练,意蕴丰厚,读起来抑扬顿挫,悦耳铿锵。俗语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朗读时声情并茂、声音响亮、抑扬顿挫,可以带动人体多感官的参与,有助于唤醒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激发他们丰富的联想,从而把自己的情感融入文章,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有画面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语言文字中所传达的情感。以读为本,就是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各种读书场景,把生活情感融入文字,让学生有目的地朗读、充分地朗读、有感情地朗读,从而培养他们对文字敏锐的感悟能力。
三、品味语言,感受文字丰厚的意蕴
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指出:“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中国古代诗人特别注重遣词造句,最有名的就是贾岛关于“推敲”的故事了。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点评“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时说一个“闹”字境界全出。由此可见,一个字、一个词在文中可能是画龙点睛之笔,需要我们反复地推敲、琢磨,体会其中的内涵,这是培养语感重要的环节。
例如,《狼牙山五壮士》一文写到五位壮士完成任务后,先是“眺望”群众和主力部队,接着又“望望”身后的敌人。同样是望,但是仔细品味后会发现文本背后潜藏着作者不同的情感。群众和主力部队安全转移,看着他们远去,战士们流露出的是欣喜的感情,而背后的敌人失败了,壮士流露出的是鄙视、嘲讽。因此同样是望,但是表达的感情是截然相反的。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联系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对语言文字进行反复品味、琢磨,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能力。
四、丰富生活体验,准确把握文本内涵
叶圣陶先生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查字典、辞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作“语感”。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一切艺术创作的基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体验,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也千差万别。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创设生活情境,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以作者的视角去体会语言背后作者潜藏的情感。
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能检验学生的语言能力,写作能力就是学生把生活中的画面还原成语言文字的能力。如何遣词造句才能生动地还原生活场景,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是十分考验学生语文功底的。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师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文字训练。在写作过程中,学生能直观地感受语言文字,贾岛的“推敲”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学生在写作中的思考过程就是感悟语言的过程。(作者单位: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中童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