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媛 靳祥鹏 庞伟 陈泽曼
摘 要:当前国家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创新人才的培养成为了高校育人的重要任务。目前,高校科研育人的实践仍不够深入,育人团队和育人方法存在不足之处。因此,目前高校应构建“双向思维并行模型”的科研育人模式:以科研团队为核心依托,从内部与外部双向共四个维度构建科研育人可行路径,同时辅以完善的制度建设与激励机制。而在未来发展上,则通过加强思想引领的科研育人观念、拓展形式丰富的科研平台以及健全科学的科研育人评价体系,全面提升创新人才培养水平。
关键词:“双向四维并行模型”;科研育人;创新人才
当前我国正面临着深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国家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9月的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把教育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培养青年科技人才的重要性,也强调了要将科研的基因融入高校育人过程。
一、“双向四维并行模型”的科研育人模式的构建
(一)模型构建
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已明确提出了“科研育人”这一概念。该文件提出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理念,简称“三全育人”[1],指出要切实构建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等“十大”育人体系[2]。科研育人,指的是以科研活动为载体,在实现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实现科研育人的功能[3],是顺应国家形势的培养路径,也是新时代下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呼唤。
“三全育人”理念提出后,不少高校纷纷响应号召。但囿于科研的特殊性和专业性,高校科研育人在本科生教育上还不够深入。具体而言,高校科研育人流于表面的问题主要是育人团队和育人方法的不足。从育人团队上看,目前高校科研育人工作多为行政团队推动,教师团队具体执行。首先,行政团队自身的专业不一定与学生的专业方向契合,可能无法领悟科研育人的内涵和精髓。其次,学生产出的科研成果不一定与教师团队投入的时间精力成正比,由此教师参与积极性不高。还有部分教师仅需要学生处理基础任务,以便辅助自己快速产出成果,忽视了育人的过程。从育人方法上看,部分教师没有考虑到研究生和本科生科研水平的差别,用“一刀切”无差别的方式进行培养,科研育人效果不佳。
高校科研育人的落实落地要对上述问题进行定点爆破,关键在于确定专业能力过硬且富有积极性的育人团队以及因材施教的特色培养方法。目前高校科研团队的组织形式多以教师为主体,吸纳硕博学生,以合作的形式开展研究。如经过合理规划,此种形式的科研团队可以成为科研与育人紧密联合的重要载体。首先,这种科研团队的运行模式已经较为成熟,可以在现有科研团队的基础上面向本科生招募,从而开展本硕博三个层次的科研活动。其次,每个科研团队都有相对固定的科研方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加入,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导师也结合研究生和本科生的特点,合理规划培养方式。最后,由于科研团队具备可延续性,可以将学生在科研育人过程中产出的成果进行有效筛选,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从而提升教师参与的积极性。
针对目前高校科研育人體系中存在的问题,应着重构建以科研团队为核心的双向四维并行模型(如图1所示)。双向四维并行模型可以充分发挥科研团队的力量,有效推动科研育人持久发展。该模型以科研团队为核心与依托,从内部与外部双向共四个维度构建并行的科研育人活动体系,同时辅以完善的制度建设与激励机制。科研团队的活动主要分为内部提升以及外部拓展两个方向,以此为基础延伸出朋辈交流、师生研讨、学术竞赛、学术会议四个维度的科研活动,其中朋辈交流与师生研讨重在提升学生的科研素质,学术竞赛与学术会议重在拓展学生的科研视野。同时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以及激励机制,为科研育人提供制度保障。
(二)工作重点
并行开展内部提升与外部拓展,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由于学生存在能力、知识积累、参与热情等方面的差异,科研水平参差不齐,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层次培养。内部提升活动一般为院级或校级等难度较小的竞赛和会议,适用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外部拓展活动一般为省部级以上难度的学术竞赛和会议,适用于有一定的科研积累的学生。内部提升重在提升学生的基本科研素养,外部拓展重在拓展科研视野。为学生同时提供不同层次的内部提升和外部拓展活动,可以分层分类精准提升学生科研能力。
区分朋辈与师生模块的学习重点,兼顾专业性和趣味性。朋辈与师生模块是内部提升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应根据不同群体区分侧重点。朋辈交流以学生为主,学习层次较浅,主题较为宽泛,可包括科学知识的探讨、科研工具的学习甚至是科研兴趣的交流,旨在营造积极的科研氛围。而师生讨论模块则建议以某一个专业的科研问题为核心,进行详细的学术探讨,旨在让学生对专业问题形成深度感知。通过不同群体的分层次交流探讨,兼顾日常科研学习中的趣味性和专业性。
重视激励机制的合理性,建立合理激励机制。传统的激励方案一般以科研成果比如高水平论文、专利以及竞赛获奖作为评判的重要标准,过于注重科研成果的激励形式可能会导致教师形成过强的功利倾向,忽视对学生的培养。可以通过增加与学生更加相关的评价标准或者改变激励的形式,以优化机制,提升教师的参与积极性。例如,将学生日常的参与率、分享率以及满意度作为评价标准;通过非金钱或实物的其他激励形式对机制进行补充。
区分行政团队和科研团队的工作重点,发挥互补作用。行政团队一般以科研秘书、辅导员为主体,具备丰富管理经验但缺乏专业知识;科研团队以教师为主体,具备深度科研知识但无暇兼顾运营管理。因此科研体系的运行需要管理团队和科研团队各司其职,以互补发挥各自的工作优势。管理团队从宏观运行上进行统筹,负责策划科研活动,制定管理与激励制度,并跟进科研育人的工作动态。科研团队从微观执行上进行学生培养,负责科研活动的具体开展,并培养学生科研能力。
二、“双向四维并行模型”的科研育人模式的实践——以中山大学微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为例
中山大学微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于2019年4月开始成立,2019年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2020年开始招收第一届硕博研究生,截至目前已形成“本硕博”一体化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为推动科研育人打下坚实的基础基础。再者,中山大学微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启动科研育人“TTL(Theme Team and Laboratory)计划”——“早进课题、早进团队、早进实验室”,组建了多支科研团队。科研团队以导师为带头人、包含本硕博各层次的学生。该计划是学院推进“科研育人”战略的创新措施,实行双向选择制和导师责任制。学生可根据自身学术兴趣和未来职业发展方向选择导师,导师承担学生科研培育的主要责任。学院围绕科研团队构建双向四维并行的科研培养计划:在内部提升方面开展了朋辈交流、师生研讨模板,朋辈交流以 “博采众长”学习小组和学术沙龙为主,师生研讨以科研组会为主;在外部拓展方面成立学术竞赛型社团,为科研团队提供基础的技术支撑、规范的制度支持以及广阔的科研实践平台。
(一)内部提升项目
“博采众长”学习小组以自愿为原则,邀请成绩优异、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小组内担任“小老师”,“小老师”为组内学生答疑解惑、梳理知识。“博采众长”学习小组为学生提供了互相交流的纽带,用合作为学习注入动力,从而助力形成了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学习氛围。学术沙龙邀请优秀的硕博研究生,以分享科研经验、论文成果研讨为主要内容。每双周召开一次小型分享会,每次提前公布分享主题,鼓励感兴趣的学生自主报名,形成专业性更强的科研氛围。科研组会相对于前两个项目专业性更高,主要实施“导师指导+互助分享+自主学习+团队合作”的一体化学习模式,围绕论文分析,实验交流等进行深入探讨,进一步帮助学生培养浓厚的科研兴趣。
(二)外部拓展项目
学术竞赛型社团主要提供电子设计、数学建模等方面课程的培训与指导,同时举办面向所有在校生的专业学术竞赛。以此,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同时为省级、国家级以及国际级学术竞赛培育储备选手,提高学院在校生的整体科技创新能力。目前,中山大学微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学术竞赛型社团以“芯动”计划和“创芯”论坛为主要活动形式。“芯动”电子设计实践大赛以小组形式参与,由学生自行组队并选定专业相关方向,拟定项目计划书,最终创造实践成果。“芯动”电子设计实践大赛为每一组队伍选定指导教师进行专业指导,将科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学会使用科研工具,提升科研技能,进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创芯”论坛主要邀请校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来校主讲科研知识,创造学生与学术大咖近距离交流的平台。高水平的学术论坛可以扩展学生的学术视野,激发学生科研热情和潜力。学生可以在與“科研大咖”的近距离互动中,领略深厚的专业造诣、缜密的科研思维,激励自身不断提高科研水平,勇攀学术高峰。
(三)制度支撑
中山大学微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围绕科研团队制定了科研育人的总体方案,从组织领导、激励机制、资源共享以及宣传推广等多个方面提供制度支持。在组织领导上,学院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科研育人工作小组,成员包括各研究团队负责人、青年骨干教师、学工老师、教务老师、研究生代表和本科生代表,形成贯通研究团队、专业教师、行政老师和学生代表的科研育人组织体系。学院把科研育人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和年度工作计划,统筹安排,整合资源,突出特色,抓好落实,切实把科研育人的要求落到实处。在激励机制上,制定教师科研育人绩效考核办法以及学生科研激励计划,了解每位师生参与科研育人的情况,并将科研团队的成果纳入教师年终考核以及学生评优的范围内。在资源贡献上,统筹软硬件学术资源,并免费开放给科研育人团队,包括专业书籍、专业软件以及会议室和实验室等硬件设施。在宣传推广上,以“品牌化”思维实施“科研育人”宣传工作,注重科研育人工作的时效性、常态性和整合性,积极利用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宣传推广科研育人工作内容和最新成果,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研育人”品牌。
(四)育人实效
目前,在中山大学微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博采众长”学习小组中,本科生覆盖率达到75%,本科生学业成绩不及格率仅为3%。学术沙龙平均两周开展一次,每场参与人数达40人,活动反响良好。已有60余名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组会,部分本科生已逐步深入导师科研项目并产出相关成果。作为学院品牌项目,“芯动”电子设计实践大赛已举办两届,高年级本科生参与率达100%。学院指导获奖小组进一步优化作品,已向省部级、国家级竞赛报送作品6件。除此之外,多名学生在第五届“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华南赛区总决赛中荣获佳绩,总计获得两项二等奖、两项三等奖和两项优秀奖。多名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广东省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MathorCup高校数学建模挑战赛等多个专业竞赛奖项,获奖人数达65人,在学院总人数中占比达40%。
三、科研育人的路径探索
首先,加强思想引领的科研育人观念。科研育人是“三全育人”的一部分,不能脱离思想政治教育谈育人。如今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国也在不断对中国实施技术封锁,科技竞争力愈发成为民族复兴的关键之一,因此应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解决“卡脖子”技术的爱国创新人才。教师应以身作则,身正为范,在科研育人的环节中引入思想政治教育。树立先进的思想教育理念,拥护党的领导,坚定不移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优秀人才。
其次,拓展形式丰富的科研平台。以往科研育人主要围绕实验室开展科研活动,离真正的生产应用还有一定距离。高校可以将科研平台拓展到企业工厂,共建教学科研实践基地,鼓励学生将理论学习和生产实践相结合,从而提升科研成果转化的成功率。
最后,健全科研育人评价体系。以往高校对教师的评价主要在于科研项目、科研课题、专业论文、学术专著等部分的评价,鲜有评价教师在育人方面的成就,偏离了教师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将科研育人评价纳入教师考核标准,可以推动教师评价体系及育人体系的发展。科研育人评价体系应充分考虑到科研与育人的统一,育人与传道解惑的统一[4],要将德育占比,学生满意度等作为评价体系的维度之一。
四、结语
目前高校的科研育人体系还不健全,尚未真正把握科研育人的内涵精神。“双向四维并行模型”的科研与人模式是对科研育人体系的一种探索,今后需要继续在实践中认真分析模型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科研团队在科研育人体系中的作用,拓展应用场景,不断推动高校科研育人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J].社会主义论坛,2017(03):4-5.
[2]张正光.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十大”育人体系的有效路径[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8,10(04):1-4+9.
[3]于丽,王明年,刘大刚.浅谈科研育人的措施和方法[J].教育教学论坛,2020(22):352-353.
[4]俞年军,戴敏,谢冬梅,等.《分子生药学》课程开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医药指南,2015(07):290-291.
责任编辑 杨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