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易班平台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

2021-08-28 01:52谢艳霜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易班教育质量

谢艳霜

摘  要:易班是全国最大的“学生网络互动平台”和最具影响力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易班在建设成绩斐然的同时也存在着不足与问题,其中“高活跃度低黏度”问题最为突出。造成问题的成因包括行政推广方式生硬、平台功能不足以及建设队伍薄弱。因此,要真正利用易班做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做好顶层设计,促进资源整合;健全激励机制,加强队伍建设;结合校本特色,完善育人机制,以保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关键词:易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高活跃度低黏度;教育质量

易班(E—class)是高校创新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典型代表,它集论坛聊天、资源共享、活动举办、在线服务为一体,是纯公益性的校园应用,包含思想教育、教育教学、生活服务和文化娱乐等四大功能。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深入实施易班等新应用推广行动计划和中国大学生在线引领工程”。2017年12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指出“要推动易班建设,提升网络育人质量”。在教育部的大力推动下,截至2021年9月,易班全国共建高校有1773所,拥有2553万大学生用户,覆盖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可见,易班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学生网络互动平台”和最具影响力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诚然,作为国家教育部力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易班的网络育人质量备受关注。对此,学界做了积极的研究,如曹坤就提出要“走质量提升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李巧芳、肖湘君则构建出“意识形态教育、舆情监控引导和网络服务育人”等三大教育模式,以提升易班的教学实效;梁旭、贾金蓉更是对四川省17所高校易班的使用现状做了问卷调查,分析出高校易班发展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并提出改良对策。当然,吴轲威的《高校无边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探索》、景星维、吴满意的《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研究,更是对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纵观当前学界对易班的研究,多以实证研究为主,从问题出发,寻找问题解决的对策。然而,在对现存问题的研究中,大多广度有余但深度不足,多以“罗列”的方式对问题进行简要概述,而提出的对策更往往“浮于表面”,可操作性不强。笔者认为,易班的问题纷繁复杂,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聚焦”;其次,易班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离开网络思政谈易班是无解的;再次,国家对易班实施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模式,因而离开了高校管理谈易班仍然是无解的。有鉴于此,本文尝试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指导下,从高校教学管理的视角,“聚焦”易班建设中最常见、最突出的“高活跃度低黏度”现象,深入分析现象背后的根源,进而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的改良对策,以切实提升易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以“低黏度”之点而见“网络思政”之面,展示“低黏度”问题背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困境,引发人们对网络思政工作发展方向的深度思考,是我们的着力点。

一、易班建设中的“高活跃度低黏度”现象

易班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要真正发挥思想引领的作用就要首先解决受教育者的“认可度”问题。而易班作为网络教育的新事物,相比于传统面对面式的教育,其受众问题更复杂,有更多不确定性。

当前衡量易班的“用户认可”指标主要有“用户活跃度”和“用户黏度”。“活跃度”主要是指用户的使用经验值,也就是“点击率”的问题,它是可测量的,可以通过“活跃度指数”以及用户EPGA值等数据直接反映出来;而“黏度”则是更深层次的用户黏着力问题,它不可直接测量,却更能真实反映用户的接受度和依赖度。因此,对易班用户黏度的“考量”无疑是更具有参考价值的。

虽然“用户黏度”不能直接通过数据测量,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问卷或访谈的方式了解用戶的使用情况和意见,从而进行综合分析。笔者曾对广东省部分高校的学生用户就易班的使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共计回收有效问卷3695份,其中参与的男生1405人,占38.02%,女生2290人,占61.98%。笔者通过对用户使用易班的频率、感受以及意见等情况进行全面摸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学生登录易班的频率理想,但多是“被动”登录。在对“你平时会登录易班吗?频率如何?”的问题中,27.2%表示经常登录,66.6%表示偶尔登录,6.2%表示从不登录。光从登录的频率看,还是比较理想的,只有不到一成的人是完全不登录的。但深究其原因,却强差人意。仅有35.52%的人认为“易班是全国最大的学生网络互动平台,想通过易班学习更多的知识,开阔视野”,而剩下的31.74%表示“学院或班级要求每天打卡,所以被迫登录”,18.29%表示“需要通过易班平台才能接收校内通知”,14.45%表示“为了赚网薪兑换礼品”。以上四个原因中,仅第一个是主动自愿的,后面三个都或多或少出于被动,要么是老师硬性要求或工作限制,要么是物质诱导,真正把易班当作“主动学习平台”的人数不足四成。

第二,易班的“微社区”沦为“打卡区”。微社区是学生在易班上进行互动交流的网络社区,在对“你通常在微社区干嘛?”的问题中,60.43%选择了“打卡”, 20.97 %表示“从不在微社区说话”,仅有 18.59 %的人表示“会分享心得感悟或参与讨论”。这在很多高校都非常普遍,微社区里要么是学校的推文,要么就是满屏的“打卡”字样,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却极少,并未能真正发挥“微社区”沟通交流的作用。

第三,推文的阅读量和评论量严重不足。在对“你会阅读并评论易班上的推文吗?”的问题中,13.07%表示“会,每次上易班都会阅读并评论”,50.58%表示“偶尔看到吸引的标题会点进去看,有想法就会评论”。值得注意的是,有13.61%的人表示“是老师要求,所以就应付一下”,22.73%则直接表示“没有兴趣”。也就是说,有将近四成的人是“被迫看”甚至是完全不看易班上的推文的,可见推文对学生的吸引力严重不足,并未能真正发挥思想引领和文化宣传的作用。

第四,对于易班的其他功能,如易培训、易就业、轻微博等,学生知之甚少,使用率较低。在对“请选出以下你了解且熟悉的易班功能(共11项功能)”的问题中,大部分人的选项均集中在“易班打卡”、“易动态”、“易瞄瞄”以及“易班优课”这四个最常用的功能上,其余功能的使用率均不到10%,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生对易班平台的兴趣不大,学生很少主动了解平台或对新功能进行“尝鲜”。

第五,在日常通讯中,学生更习惯于使用微信、QQ等社交软件。在对“你会利用易班与老师和同学联系沟通吗?”的问题中,46.36%表示“不会,因为易班上的群组有局限性,只限于有认证的老师和同学,没有微信和QQ方便”,35.81%表示“习惯了使用微信和QQ,不想改变”,也就是说,不管是基于习惯还是功能上的限制,有超过八成的学生更倾向于使用微信QQ而不是易班作为日常的通讯工具。

第六,易班的活跃度与学校的大型活动成“正相关”,有大型活动的时候,活跃度就高,一旦活动结束了,活跃度又会回落。笔者从某高校易班机构号后台中分别导出了“2019年10月8日-12月31日”和“2020年3月1日-4月2日”的访问量曲线图:

曲线图的走势非常有规律,凡是在有大型活动的日子,访问量就会瞬间“暴增”,活动结束后又会迅速回落。在对“你通常使用易班做什么?”的问题中,有高达72.1%的学生表示是“为了参与易班的线上活动”,以上数据都证明了活动对易班活跃度有巨大的“拉动”作用,然而活动能拉动短暂的活跃度,却无力保持持久的黏度。

综合以上结论,我们不难看出,大部分学生使用易班还处于“被动”的状态,即应付式的、被动式的接受、使用,甚至只将其看成是一种“强制性任务”,还没有“真正喜欢”,更谈不上“主动接受”。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黏度不足的高校易班,其用户活跃度却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甚至位居前茅,这与较低的黏度就形成了鲜明的比照,我们暂且将此称为“高活跃度低黏度”现象。

事实上,除了易班,“低黏度”现象也普遍存在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其他领域之中。通过查阅倪文聪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二十年发展历程分析》、杨直凡和胡树祥的《二十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历程》以及刘倩倩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等研究文献,我们发现,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不管是初期的探索建设阶段,还是当下的创新推进阶段,从最初的“红色网站”到后来的“校园论坛”再到当下的“自融媒体”,我们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方式方法上不断推陈出新,可是“低黏度”问题却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红色网站”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有限,吸引力更是欠缺,高校BBS“一管就死,一放就活”,学校官微、社团公众号等在内容的丰富性和参与的广泛性结合不足,文化的影响力和渗透功能均发挥不良。因此,学生的“接受度”和“依賴度”始终无法与微信、抖音等带有更强娱乐性和便捷度的平台相媲美。

在“高活跃度低黏度”现象的影响下,人们往往被“华丽”的“高活跃度”“外表”所蒙蔽,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却很容易忽略背后的“低黏度”。“黏度”不足,我们就无法真正满足学生的需要,也始终把握不了教育的主导权,更无法达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因此,若“高活跃度低黏度”问题不解决,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就无法真正提高。那么,高活跃度为何无法同时带来高黏度呢?其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二、造成“高活跃度低黏度”现象的主要原因

除了对学生用户进行问卷调查外,我们还走访了一些高校,跟参与建设的领导和老师深入交流,试图从使用者、建设者以及管理者这三个不同的层面,更全方位地了解易班。经过认真调研,我们初步总结出“高活跃度低黏度”现象背后的主要原因:

(一)行政推广方式容易令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普通盈利性社交软件的推广是基于过硬的技术和广泛的认可度,而易班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广方式,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站位高”、“见效快”,不仅体现了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对易班的重视,也大大减小了易班在推广过程中的“阻力”,保证易班工作的顺利“落地”。在问卷中对“你知道易班吗?是通过什么渠道知道的?”的问题中,98.56%的人表示知道易班,分别从学校通知、班主任和辅导员宣传以及身边同学中得知,这证明学校自上而下对易班的宣传力度是足够的,学生从入学之初就普遍知道有易班的存在。

然而,行政推广方式的不足在于手段较为单一死板,容易造成“任务式”的“错觉”,且高校普遍采用强制性手段硬性要求学生必须注册易班,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引发学生的抵触情绪,在问卷中对“学生为何不登录易班的原因”进行探究时,我们发现,33.48%的人表示“老师硬性要求登录易班,觉得很反感”。抵触的情绪会抹杀学生的使用积极性,以致学生只把易班当成每天的“机械任务”,只关注如何提高“可测量”的活跃度,而忽视了易班本身的使用价值。

(二)易班平台功能不足降低用户体验度

在问卷中对“你觉得易班(含网页和APP)功能强大吗?使用体验度怎样?”的问题中,45.28%表示“不够强大,很多bug,体验度不好”,9.66%更是表示“实在太差了,根本不想使用”。可见,超过一半以上的人对易班平台的功能表示不满。易班平台功能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平台的流畅度不够。无论是主站还是客户端都经常出现卡顿、加载缓慢的情况。比如每年九月份各大高校扎堆利用易班优课进行新生入学教育,但由于同一时间段登录的人数较多,易班系统负荷太大,就会经常卡顿甚至崩溃。在线学习尚且可以采用错峰上课的方式来避免“堵车”,但考试就存在比较大的麻烦,分时段考试的话,就需要多出几份试卷,以免试题泄漏,无形中增加了老师的负担;若同一时段考试,又常常会出现突然掉线的现象,这不仅对考试产生较大的影响,还会影响用户的体验度。在问卷调查中就有54.53%的学生认为易班“登录系统速度较慢,不太稳定,页面各种故障”。

其次是性能不够强大,还不能很好地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在调查中,有39.16%的学生表示“手机客户端不够智能,不好用”。事实上,易班与微信、QQ在通讯功能上具有重復性,但使用起来却没有微信、QQ的功能强大,信息通知经常发生滞后、文件传送也比较麻烦,比如利用资料库上传资料就只能在电脑端进行,这就给用户带来较大的不便。虽然易班已经努力实现与这些常用社交软件之间的交互,但是仅仅是从易班向外输出,并没完全实现双向交互。此外,易班平台的兼容性也不够,即使高校拥有一定的自主开发权,但远远满足不了师生的需求,这无论是高校本身还是学生个人,其使用热情都很难得到提升。

(三)师资队伍薄弱难以胜任易班建设任务

笔者走访了广东、陕西、四川等省市,了解到大部分高校易班建设的主力是学工部和辅导员队伍。很多高校都是从学工部抽出一名老师总负责,然后到二级学院就是由辅导员负责管理。这种架构的优势在于学工部和辅导员对学生比较了解和熟悉,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这仅仅是最基本的“群众基础”。要把易班建设好,还需要具备两方面的能力和技术,一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力,二是网络媒介建设与运营技术。而在学工线的队伍里,这两方面的能力无疑是不足的。

首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力不足。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开展一场活动,也不仅仅是上一堂线上思政课,它是全方位、多渠道,因应网络舆情“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这不仅需要有扎实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网络组织协调能力、网络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网络研判能力,更需要有系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规划。然而,由于辅导员的事务性工作较多,加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力不足,又缺乏专业培训,确实很难有效运营易班,更不用说是利用易班开展有目的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了。据调查,当前大部分辅导员都是依靠学生团队来建设易班的,日常的主要工作多是停留在简单的通知发布和新闻推送上,且推文多是从学校官网或学院公众号照搬到易班上来,重复率很高,难以引发学生思考或共鸣。

易班建设团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力不足直接影响到易班的活动质量和内容品位,进而影响到易班建设的思想性和教育性,更无法提高易班文化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因此,目前大多数高校易班平台在发挥功能上均多以文化娱乐为主,生活服务次之,但思想引领不足,并不能真正做到“育人铸魂”。内涵上的致命缺陷直接影响受教育者的使用热情和积极性,毕竟娱乐只能是一种短暂的吸引,服务也是可以被替代的,只有“触动灵魂”的教育才能真正留住学生。

其次,媒介软件建设与运营能力有限。绝大部分的学工线老师和辅导员都不具备网络及软件技术的专业背景,这在易班建设中确实是一大“硬伤”,再者在繁忙的工作中辅导员也无暇摸索,只能依赖学生团队,于是建设的速度和质量远远跟不上学生的需求和教育的步伐,在技术上不能“得心应手”确实令辅导员非常苦恼,直接影响辅导员探索易班建设的积极性。

事实上,建设团队的薄弱,不能仅仅归咎于辅导员的能力不足,顶层设计的缺失也是导致建设团队薄弱的重要因素。易班本身涉及到高校学生管理、教师队伍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宣传以及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需要调动全校多个部门的力量。然而,由于高校在易班建设之初往往缺乏全面的顶层设计,易班的大部分建设任务主要落在学生处,其他部门的参与度并不高。

顶层设计的缺失会导致多种资源的重叠,从而引起学生的反感。在问卷中对“自进入大学以来,你的手机一共‘被要求安装了多少个APP?”问题中,48.42%表示在4-6个之间,29.07%在7-9个之间,14.86%在10个以上(含10个)。在对“你对‘被要求安装APP有何看法?”的问题中,29.63%表示“学校规定的,无可奈何只能接受”,13.88%表示“对这种做法有点反感”,3.57%表示强烈不满。数据证明,有将近一半的学生或多或少产生抵触情绪。

顶层设计的缺失还会导致激励机制缺位。激励机制关系到每个人的价值评价和切身利益。易班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尚未围绕教与学两个维度设计出科学的激励机制,辅导员或教师在易班上撰写博文、建设课程、开发软件甚至获得相关的评奖等在职称评定上并没有任何的价值体现,即使是每年年终对各学院进行学生工作业绩考核,易班工作也被纳入其中,但评审结果并没有对学院本身有什么实质性的影响,这就很难调动二级学院建设易班的积极性,也容易造成辅导员和教师内心的价值缺失和心理落差。

三、“高活跃度低黏度”问题下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通过对“高活跃度低黏度”现象的深度考察,我们对此问题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高活跃度”下的易班,表面上是热闹非凡的,但我们要站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明确易班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重任,在保证“高活跃度”的同时,还要把易班网络育人的工作做实做稳做细,走内涵式建设之路。

(一)做好顶层设计,促进资源整合

易班在学校的定位决定了易班发展的高度,因此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是易班建设的关键。新形势下,教育部十分重视易班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把易班作为在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高校党委应该高度重视,明确易班建设作为高校“一把手”工程的意识形态主体责任,统筹全局,统一思想,明确各部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责任,要求各部门协同合作,以易班为依托促进校内资源的有效整合。具体而言,高校需要建立“纵向”和“横向”两大队列,构建纵横交错却又有条不紊、各司其职的管理架构。

在纵向管理队列建设中,一要成立易班建设领导小组,实行主管校领导负责制,二要建立起以学校易班发展中心为主体,易班学生工作站,二级学院易班分站以及班级易班委员相结合的层级管理架构,从而明确易班建设的定位、以易班发展中心为主体统领调动各二级学院参与易班共建。

在横向协同队列建设中,要以服务易班为出发点,建立学工、团委、宣传、马院、教务、财务、后勤和教育信息中心等同级部门的横向易班“后勤保障”队伍,明确各部门在易班建设中的分工与职责,避免出现“众人管等于无人管”的局面;最大限度地把各部门原有的学生服务系统与易班平台对接,总体由易班发展中心统筹,但日常运营与维护依然归属于各部门分管。为保证服务质量,必须建立起易班中心与各部门之间的有效联络机制,攻克后台运营的技术难关,并克服部门业绩被弱化的心态,从学校大局出发,从学生需求出发,以易班平台为依托着力打造校园生活服务全口径集成,在易班平台上实现“一站式”服务,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忙于应对各种APP的现状,也避免校内服务资源的重叠与浪费。

(二)健全激励机制,加强队伍建设

没有强而有力的激励机制,就无法调动建设队伍的积极性。易班建设要落到实处,就要把易班建设绩效纳入到全校范围内的考核评价制度中,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督查范畴内。为此,需要制定一系列自上而下的激励管理办法:

首先是建立二级学院及各职能部门的考核制度。二级学院的易班建设业绩需要进行年度考核,而各职能部门的易班工作则需要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激励管理办法必须以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为出发点,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不能一味地追求活跃度,更要讲究黏度和真正的教育教学效果。激励机制还必须设立具体的奖惩方案,对优秀业绩落实奖励,对纰漏之处严令整改,制度必须“落地”,奖惩必须“分明”,评价必须“有力”,防止形式主义。

其次是完善网络工作队伍人员的培养培训和激励评价体系。对优秀人员进行实质性的奖励,并纳入到年终绩效中。另外在职称评审制度中,也需要设立一定的易班建设业绩比重。

最后是制定易班学生干部的考核管理办法。与学生会、团委干部一样,易班学生干部应该享有同等的待遇与锻炼机会,我们甚至可以考虑推行“公司化管理”,实行勤工助学和绩效考核,奖励表现优秀的学生;还可以培育网络文化工作室,给学生搭建锻炼自我、成长成才的创新创业类育人平台;同时,在入党积极分子以及毕业生就业推荐中也应当适当倾斜。

通过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会形成自上而下的“全民重视”,为易班的队伍组建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在队伍建设上,学校要充分考虑到易班建设的实际,为易班建设配备专职人员,并定期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网络新媒体技术的专业培训;在人员选拔上,要选择具有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经验、擅长网络技术、熟悉网络舆情的学工干部、思政课教师、党政干部和学生骨干,努力打造一支政治立场坚定、思想素质过硬、学术素养深厚、新媒体技术纯熟的“网络工作精英队伍”。

(三)结合校本特色,健全育人机制

前述的两个对策均属于“制度性”建设,据笔者走访了解,并非所有的高校都能在制度上有如此大的力度和决心,易班需要发展,依然需要在有限的制度条件下,结合校本特色,发挥现有优势,做“自己擅长的事”:

首先可以发挥易班平台“实名制”的优势。易班网是实名制的,所有的用户都需要经过校方认证才能加入,且易班平台是实行层级管理的,从机构号到机构群到公共群,层层管理,成员情况一目了然。加之易班系统本身有较强的文字过滤识别能力,对于敏感话题和不当言论会及时屏蔽,因而易班平台的网络环境相对纯净,信息渠道相对清晰,亦能最大限度地杜绝虚假不实信息的传播。因此,高校可以利用易班平台开发特色论坛,组织网络沙龙,结合时政热点、社会民生等热门话题组织学生在平台上展开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培养学生自主思考、敢于发声、乐于分享的学术素养。与此同时,老师也可以通过后台的数据统计分析,了解到学生的思想动向,及时纠正学生的思想偏差,是较为有效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其次可以发挥易班独具特色的营运优势。易班,不仅拥有一个功能多样的线上平台,还拥有一支负责易班建设的学生团队。与常规的学生社团相比,易班学生工作站除了配备常规的职能部门外,还有与线上运营相结合的特色部门,如技术开发部、多媒体中心等,这就给予易班学生干部更广阔的锻炼平台;而普遍的学生社团会开设微信公众号,与此相比,易班平台不仅可以发布新闻和消息,还有着更多样更强大的功能;此外,易班特有的“易文化”衍生产品,对学生极具吸引力,以上优势都决定了易班的校园文化活动会更多元化,更立体,更丰富,不仅有线下的现场互动,还有线上的拓展延伸,可以依据活动的实际需要,发挥两种渠道的优势,互补有无,相得益彰。

再次就是发挥易班优课的在线教育优势。易班平台特有的优课功能,把全国的优秀在线教育资源集中在一起,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免费报名学习,是个非常好的教育资源库。学校也可以自行开发校本课程,甚至是在线考试,如新生入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资助政策解读、军事理论教育等都可以通过优课组织教学和考试,平台对教师的计算机技术要求不高,只要认真摸索就可以完成。优课除了用于常规课程教学外,还可以用于知识问答比赛、小组讨论活动等,学生加入到相应的课群后,群体相对比较独立和封闭,方便老师进行各种在线教育。

然后就是发挥易班“轻应用”的服务优势。“轻应用”就是易班为了迎合不同学校的实际需要,对外开放一部分的应用开发权限,让学校自主开发特色功能,如陕西科技大学的“宿舍报修”、厦门大学的“易抢票”、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易晚归”等都是非常独具校本特色的服务性轻应用。我们可以紧抓这一优势,定期举办基于易班轻应用的开发比赛,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人翁热情,积极参与到易班建设之中,还可以了解学生的实际需要,开发满足和方便学生需求的各类应用,增强易班的网络服务功能,以提高用户黏度。

最后是可以发挥易班平台的资源共享优势。在易班平台上每一所共建高校都有属于自己的阵地,在这块阵地上,各高校“努力耕耘、各司各法”,把学校最优秀的一面展示出来,因而我们一方面可以参考学习其他高校的优秀做法,取长补短,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易班平台展现自我风采,增加学校的知名度,实现共赢。

时至今日,网络教育平台多种多样,且日新月异,易班要始终牢记“育人”的初心,担负立德树人的使命,有关部门要出台更多行之有效的制度政策更科学更高效地管理易班,并配备更大力度的激励机制推动易班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当然还需要各高校群策群力,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索出易班发展的特色之路,以全面提升易班平台的网络育人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EB/OL](2016-12-28)[2021-11-11]http://www.moe.edu.cn/jyp_xwfb/s6052/moe_838/201612/t20161208_291306.html.

[2]曹坤.基于易班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4):89.

[3]李巧芳,肖湘君.基于易班平台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6):73.

[4]梁旭,贾金蓉.高等教育易班发展困境与创新建设探究——基于四川省17所高校易班使用现状的调查[J].高等教育,2019(6):150.

[5]吴轲威.高校无边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探索[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7):117.

[6]景星维,吴满意.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12):143.

[7]倪文聪.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二十年发展历程分析[J].学理论,2014(9):292.

[8]杨直凡 胡树祥.二十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历程[J].思想教育研究,2015(4):70.

[9]刘倩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及其發展历程[J].科学导刊,2016(4):114.

[10]杨直凡,胡树祥.二十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历程[J].思想教育研究,2015(4):70.

[11]陶兴旺,加婷婷.易班“校本化”建设模式与实施路径探析[J].陕西教育(高教),2019(9):40.

责任编辑  苗存龙

猜你喜欢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易班教育质量
易班实名制下陕西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生态构建
高等学校易班平台推广建设探析
辅导员应用“易班”开展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对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发展对策研究
幼儿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教学质量改革综述
对职业教育发展中“软实力”的思考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变”与“不变”
易班平台环境下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