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雷 杨萍
摘 要:高校是知识产生和传播的基地,是构筑国家、区域创新体系,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推动高校在区域创新中发挥自己的特点和作用,文章通过实证分析德国不同类型高校在文献发表、人员传播、衍生企业、项目合作这4种知识转移模式的贡献特点,旨在给国内不同层级高校在相关领域以启示,并给出相关单位应加强顶层设计、明确高校在区域创新中各自的地位和作用,构建不同评价体系、在区域创新中发挥高校自身特点,丰富高校参与区域创新的路径和手段等建议。
关键词:高校;区域创新;创新体系;德国
中图分类号:G311;G32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881/j.cnki.1006-3676.2021.06.09
Regional Innovation Contribut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German Universities and Its Enlightenment
Zhou Lei1 Yang Ping2
(1.Beiji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Beijing,100044;2.Beij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rategic Decision Consulting Center,Beijing,100044)
Abstract: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the bases for knowledge production and dissemination,they are important components for constructing national or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and enhanc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In order to better promote universities to play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roles in regional innovation,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tribu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four types of knowledge transfer modes of different types of universities in Germany,such as thesis publication,personnel dissemination,spin-off companies,and project cooperation,and aims to give inspirations to domestic universities at different levels in the relevant fields and suggest relevant units to strengthen the top-level design, clarify the respective positions and roles of universities in regional innovation, build different evaluation systems, give full play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niversities in regional innovation, and enrich the ways and means for universities to participate in regional innovation.
Key words:Universities;Regional innovation;Innovation system;Germany
一、引言
高校是知识生产和传播的基地,其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多种科技创新功能,是区域科技创新的重要来源,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1]2010年7月,我国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鼓励高校在区域创新中作出贡献。高校参与区域创新建设一直是高等教育研究的重点之一。
高校在区域创新中的作用主要是在高校与其他相关主体的互动过程中完成。从互动类型上看,主要以市场交易、产权协作、政府或企业项目以及高校科技园区为主要联系纽带。[2]在早期研究中,三螺旋理论、区域竞争力理论、非均衡增长理论等,以定性的方式讨论高校对于区域创新乃至由創新所带来的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此后,随着量化手段的丰富,大量学者、机构构建出区域创新体系中高校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3-4]趋同的指标体系,无法体现不同类型高校内在的异质性,却加剧了高校目标的同质化。在协同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地方高校参与区域科技创新路径受到广泛关注[5],但由于其往往受到资源、人才的制约而设置的显性指标较少,所以研究多为定性研究,实证较少。笔者以德国两类高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参与区域创新的表现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不同类型德国高校在区域创新中的作用,旨在为我国不同办学水平、研究层次的高校在相关领域发挥自身作用提供借鉴参考。而所谓两类高校是指,德国实行二元高等教育体系,其高校主要分为两类,即综合大学(含理工大学)和应用技术大学。其中,综合大学为国家提供原始创新和高层次科研人才,而应用技术大学为社会提供高级应用型技术和管理人才。由于两者在设计之初定位区别显著,所以借鉴效果更具指导性。
二、研究思路及实证分析
(一)研究思路
德国高校在区域创新中的作用机制是研究其在区域创新中地位和作用的首要问题,也是笔者的研究思路。德国高校区域创新研究最早起源于高校对区域经济拉动作用的研究,Eisebith(1992)首次论述了高校对所在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6]此后,Fritsch(2008)在报告《高校作为区域创新的引擎》中把高校与区域创新的关系和途径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7]目前,德国学者普遍认为“基于知识的转移效应”是高校参与区域创新过程中最主要的途径,其运行模式可分为以下4种。[7]
1.基本传播模式
基本传播模式主要是指知识通过论文、学术会议等传统渠道传播,这种方式是高校知识转移最为常规的方法。
2.人员传播模式
人员传播模式主要通过4种具体方式来完成:毕业生进入企业工作、学生在企业中完成毕业论文或实习、企业人员在高校培训和进修以及研究人员在高校和企业间的双向流动。
3.衍生企业模式
衍生企业模式主要是指,高校研究单位、研究人员或者大学生通过创办高科技企业的模式来实现知识的转移。
4.合作研究模式
高校受企业委托或高校接收国家机构资助(如德国各部委、DFG 等)是合作研究模式中最为广泛的知识转移模式。
本研究以这4种知识转移模式为研究方法,分析不同类型高校在区域创新中的作用特点,为国内相关机构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二)德国不同类型高校区域创新实证分析
1.基本传播模式
发表论文是知识最为基本的传播模式,也是最为重要的知识扩散方式。发文数量可以看作是知识的产量,而合作范围可以表征知识的扩散传播广度。综合大学和应用技术大学在这两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别。据德国鲁尔创新与结构政策研究所(NIERS)基于微软学术的一项研究发现[8],德国高校在2008—2013年共发表749146篇论文,其中98.7%来自78所综合大学,只有1.3%来自94所应用技术大学。如果使用国内较为常用的Web of Science SCIE核心数据集,检索到2017年含德国境内发文单位的文献共97314篇,其中德国综合大学作者出现次数共计93837次,而来自应用技术大学的作者出现次数只有704次。科研人员研究水平是知识产生中最重要、最直接的影响因素,按照德国教研部(BMBF)的数据[8],同期德国综合大学科研人员的H指数依不同学科位于2.1(艺术与人文)—28.2(医学)之间,而相应学科应用技术大学科研人员的H指数只是综合大学的1/10左右。由此可见,从论文数量、科研人员研究水平看,应用技术大学在文献方面远远落后于综合大学,也表明综合大学在科学研究、原始创新水平上远远高于应用技术大学。学术合作是知识转移广度的表征指标,综合大学的合作广度是非常大的,基本上都是国际合作。以经常被研究所提及的论文发文语言上看,德国综合大学80%以上论文为英语撰写,最高者超过90%,而在应用技术大学发表的论文中,这个比例普遍低于50%。虽然研究层次影响了发文语言,但不得不说,本国语言的科技文献在国内或者较近区域内知识传播时较外语文献更具影响力。以慕尼黑大学为例,2017年该校发表的SCIE论文中,有2724篇为该校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而在这些论文中约2/3都有国际合作,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发文语言差别的必要性。所以,从知识的基本传播模式上看,德国综合大学主要承担了知识原创的任务,知识的吸收传播也较为广泛,而应用技术大学虽然在原创上与综合大学有较大差距,但其面向的技术以本地化为主,因此,对于区域本身的贡献度却较高。
2.人员传播模式
人员的知识传播是高校参与区域创新最为直接、效果最为显著的途径,毕竟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原动力。在人员传播模式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高校对区域人才的培养(主要通过毕业生体系进入劳动力市场),以及高校教师等高层次人才在区域内不同经济单位的双向流动。
(1)高校人才培养
高校人才培养最主要的方式就是教学,而成果就是大量合格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形成最为直接的知识转移。众所周知,应用技术大学在德国二元高教体制中,具有更加侧重于实际应用和解决现实问题,如企业实习时间较综合大学平均长16周。这使得应用技术大学的毕业生除更加贴近企业等表象因素外,在人才培养的制度设计上,应用技术大学与综合大学也有所不同。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处于第一位的是生源。虽然,德国高校没有入学考试,没有常规的高校入学成绩统计,但据德国毕业生调查研究KOAB项目数据[9],在2014年综合大学的入学高中成绩为2.2,而同期应用技术大学为2.5(德国分数制度为越小越好,1.0最高,5.0最低),综合大学学生素质明显高于应用技术大学。所以,应用技术大学采取了更加贴近实际的人才培养策略,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适应本地人才市场。德国鲁尔创新与结构政策研究所(NIERS)提出了考察高校人才培养与区域人才需求匹配程度的测度指标——“匹配性指数”(Fit Index),如公式(1)所示,并测算出应用技术大学的匹配性(52分)远好于综合大学(60分)(注:指数越低,匹配性越好)。[8]
(1)
Yij=區域i内专业j的就业人数
Xhj=高校h专业j的毕业人数
m=高校h的专业数量
检索德国联邦统计局和联邦劳动局关于毕业生、雇员数量的数据绘制毕业生/行业雇员总数量匹配雷达图,以2017年为例,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应用技术大学在人才培养的匹配度上明显优于综合大学。这种专业的契合在毕业生工作地点调查中也得到佐证:德国北威州政府委托卡塞尔大学的一项调查表明[9],应用技术大学毕业生在本地工作的比例高于综合大学学生。拜仁州高校研究与规划研究所(IHF)的一项研究同样证明该现象:综合大学毕业生往往更愿意去大城市发展,如对于一些位于小城市的综合大学,只有30%的毕业生留在本地工作。而与此相反,应用技术大学毕业生本地工作率相对稳定,大城市的毕业生有80%留在本地工作,而小城市的比率也达到60%。所以,这种专业更贴近区域经济结构所带来的高本地工作率,也使得应用技术大学在区域内通过人才培养而实现的知识转移较综合大学要高。
(2)高层次人才交互模式
高层次人才交互模式主要是指高校教师通过在高校和企业间的双向流动完成知识的转移,可分为全职关系和兼职关系。全职关系为高校教师在职业生涯中不同雇主之间的雇佣转变。一般来说,工程专业由于本身学科特点,与经济界有较为广泛的联系,所以笔者以斯图加特大学、亚琛工业大学、柏林工业大学和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等4所德国知名理工类大学工程专业背景的教授为例,可以发现在全部173位研究所教授中,有99位具有經济界背景,接近总数的60%,其中62位曾经在企业任职,31位来自公共研究机构(包括弗劳恩霍夫协会、亥姆霍茨研究会、德国宇航中心、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尤利希研究中心等),还有6位具有企业和公共研究机构的双重背景。兼职关系主要体现在高校教师担任企业监事会成员。按照德国证交所的统计,2012年在2456名德国Prime Standard指数上市企业监事会成员中有240位来自高校,约占10%,其中综合大学151人,应用技术大学24人。2014年,根据德国鲁尔创新与结构政策研究所(NIERS)在一次包括股份公司、有限公司、研究机构监事会、委员会等更为全面的任职背景问卷调查的数据,接近70%的综合大学和60%的应用技术大学教授在校外有兼职。[8]因此,总体上看,以高校教师为代表的高层次人才与经济界单位的任职交流,无论对于综合大学还是应用技术大学,都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一方面,良好丰富的从业背景使研究更能接近市场需求,有利于科研落地;另一方面,企业发展策略中加入了学术背景,更加贴近研究前沿,加强了企业的创新能力,为区域创新带来更直接的动力。而从不同类型高校的介入程度上看,综合大学教师较应用技术大学任职交流层次更高,以国家级科研机构和上市企业为主,这说明在人才交流领域,研究水平较高的综合大学教师更容易参与到经济界高层次知识交流活动之中。
3.衍生企业模式
衍生企业模式其实对于国内高校来说并不陌生,在德国它同样是区域创新中技术知识转移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对于不同层次大学(生)创办的衍生企业,德国没有比较权威、全面的数据。笔者使用EXIST-PROGRAMM资助数据进行高校通过衍生企业模式参与区域创新的分析。EXIST-PROGRAMM由德国教研部(BMBF)和经济部(BMWi)设立。为了使初创企业更加有生命力,EXIST-PROGRAMM从立项开始便针对项目科技水平、市场前景进行评估,对于评估合格的初创企业才给予资助,所以该数据能较好地反映初创企业的数量和质量。从EXIST-PROGRAMM资助项目数量角度看,综合大学被资助的项目数量比较高,占总数的81%(共1936项),而应用技术大学只占19%(共441项)。而从资助的项目类别角度看,两者也有较为明显的差别。首先,在资助结构上,综合大学的研究水平较高,面向研究项目的资助比较多,接近总数的20%,明显高于应用技术大学的4.7%,而在应用技术大学中,面向人员的资助比例高达91.5%,这说明资助主要面向在商业模式上的创新和创业。其次,从学科专业上看,在应用技术大学产生的初创企业中,经济学、工程学各占全部企业的30%左右,信息技术也有15%,相比较综合大学的数据分别为10%、20%、10%,其初创企业更偏向于自然科学[10],这也基本印证了德国经济部(BMWi)在2008年的一项研究,即综合大学的教职人员、学生更倾向于创办研究密集型企业,而应用技术大学的学生更倾向于应用密集型企业。所以,从中可以看出,一方面,在初创企业领域,应用技术大学并不是像文献发表等传统知识转移模式那样与综合大学有较大的差距;另一方面,应用技术大学的侧重点与综合大学不同,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发挥着对于区域创新的作用。
4.合作研究模式
合作研究是德国高校最通常的知识转移手段,早在19世纪前半叶就已经兴起。[11]目前,合作研究主要方式是来自公共领域的纵向研究和来自企业的横向研究。产出的测量指标主要是资助额度、论文和专利数量。在资助总量上,综合大学远远领先于应用技术大学。据2015年德国联邦统计局的调查,综合大学第三方资助达到52亿欧元(接近22万欧元/教授,其中理工大学超过40万欧元/教授),而应用技术大学只有大约5亿欧元(2.7万欧元/教授)。在德国,教研部(BMBF)以及经济部(BMWi)是国家级科研项目的主要资助机构,检索项目数据库F?KAT发现,从2015年至今共立项25238项,综合高校承担了7426项(包含大学附属医院),而应用技术大学只承担了其中190项,两者具有显著差距。如果计算高校所有研究人员的均值,那么综合大学人均第三方资助是2.6万欧元,应用技术大学是1.5万欧元,差距明显缩小。其直接原因是综合大学除教授外有大量的科研岗位,这也从侧面印证了Heinrichs(2010)的研究结果。他认为应用技术大学的教师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教授课程上,教学压力负担比较大,导致发文量较少[12],这也说明应用技术大学在培养人才技术基础方面力度较综合大学要大。此外,并不是应用技术大学就没有优势,如从经费结构上看,综合大学的第三方资助,约40%来自德国研究协会、基金会,来自企业的经费只占16.7%,而应用技术大学相反,来自企业界的资助占比接近30%,来自德国研究协会、基金会的资助不到2%。同时较为引人注目的是,应用技术大学获得了联邦和州两级政府更高的支持比例(约55%),明显高于综合大学的28%,这说明政府补贴更加倾向于以教学为主的应用技术大学教职员。在专利合作方面,德国鲁尔创新与结构政策研究所(NIERS)统计了欧洲专利局2011年涉及德国高校的1514件专利,虽然综合大学的数量指标领先于应用技术大学,但有50%的应用技术大学与企业有合作专利,综合大学只有38%。从专利合作范围上看,两类大学也存在明显不同。与综合大学合作的企业涉及的地域较应用技术大学更广,与应用技术大学的合作企业一般在区域内,尤其在两个小时车程以内[8],这也基本印证了Krupa和Schmidt(2009)认为应用技术大学在较小区域内经济合作影响力较综合大学要高的论述。[9]
三、借鉴与启示
从数据可以清楚地看出,德国不同类型高校在区域创新的作用和影响广度不尽相同:综合大学在论文数量上遥遥领先于应用技术大学,且以国际合作为主,而应用技术大学从论文强度到广度较综合大学要弱很多;在人才培养方面,综合大学人才面比较广,主要根据学科优势、学科发展来培养人才,体现为原始创新,而应用技术大学的人才培养则与地区发展、企业配合度较高,更适于区域内发展,体现为实际应用;在衍生企业方面,综合大学基于研究资助的衍生企业较多(科研密集型),而应用技术大学基于人员的资助较多(模式初创型);在科研合作领域,与公共研究资助机构的合作主要以综合大学为主,其影响力是全国范围、世界范围的,而应用技术大学的合作研究则主要来源于企业,其主要为地区内经济实体解决实际问题。在我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也同样呈现出明显的非均衡态势,省内、各省间高等教育资源的马太效应日益凸显,所以,德国二元高校体系在区域创新中的作用对于我国高校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一)加强顶层设计,明确高校在区域创新中各自的地位和作用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发展理念。由于高校内部自身建设中价值取向的不同和外部管理机制的差异,使得高校在参与区域创新建设效率方面普遍都不高,协同性不足。[13]反观德国不同类型高校各自具有明确的办学定位,参与区域创新建设的切入点及作用效果区别也是相当显著,并且随着工业4.0、高技術战略2025等未来国家科技战略文件的发布,德国教研部(BMBF)也随之发布《创新高校》《应用技术大学的研究》等包含和专有为应用技术大学设计的发展文件,其既能指导高校有序发展,又能使高校不断服务于国家战略。目前,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三大区域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所以,我国相关政府机构也应依照区域战略规划中的创新任务,为不同科研水平、不同教学层次高等院校的定位提供宏观指导,制定中长期发展目标,发挥不同类型高校在不同知识转移渠道方面的优势,将区域内高校资源、智力资源转变为区域战略优势。
(二)构建不同评价体系,在区域创新中发挥高校自身特点
顶层设计需要评价体系的具体引导。我国拥有数量众多的地方高校,其在科研条件、人员层次等方面都不如实力雄厚的研究型大学、中央部属院校[14],但在以排名为高显示度的社会背景和环境下,地方高校一方面承担地方政府因驱动产业转型,而迅速要求产出高水平成果的艰巨任务;另一方面,又受到科技评价体系所要求的高水平学术成果压力,这就使得地方高校以快出成果、多出成果为目标,既浪费了政府的科研经费,又使大量成果同质化。2018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破除了人才评价中“一把尺子量到底”的问题。对于不同类型高校的评价,应该按照高校类型建立以研究深度、服务广度为标准的不同评价体系,形成以同类高校竞争、不同类型高校为补充的格局机制。使每一类型都有一流高校,从而创造出宽松的外部环境,使不同类型高校可以充分在各自擅长的领域作出贡献。
(三)丰富高校参与区域创新的路径和手段
有了政策的设计和评价体系的导向,还需要具体实施的手段。除了论文、项目课题等传统知识转移路径外,人才的使用和培养是丰富高校参与区域创新手段的核心。首先,改革聘任制度,丰富高校教师来源背景。在德国高校,有相当比例的教职人员来自企业和公共研究机构,同时也有相当多的企业监事会、委员会成员来自高校。这种人员交流既可以使高校在科学研究上充分了解企业真正的需求,又可以加强高校与企业的联系,疏通校企合作的障碍,促进人才的培养,使双方形成良性的运转机制。其次,完善创业型人才培养建设制度。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在人才培养上,主要面向本区域就业需求。同时,德国政府加强对于毕业生的创业型资助,鼓励科学技术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使教学、研究、经济发展融合在一个共同的框架中。所以,在高校层面,我国应当为创业型人才建设提供制度保障,简化组织体系,对社会人才需求作出及时、敏捷的反馈。在政府层面,为创业型活动提供资金支持,降低大学的融资障碍和市场风险。
参考文献:
[1] 肖俊夫,胡娜,李华.高校促进区域创新:发展趋势与行动对策[J].中国高校科技,2011(12):11-14.
[2] 范旭,方一兵.区域创新系统中高校与政府和企业互动的五种典型模式[J].中国科技论坛,2004(01):66-70.
[3] 王钱永,任丽清.“双一流”建设视角下地方高校区域创新能力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16(10):38-42.
[4] 祝铭,宋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测度及耦合协调度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0(05):100-108.
[5] 白莽,齐勇,吴建国.向创新型大学转型:地方高校发展的必然选择——以北京建筑大学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18(10):52-54.
[6] Fromhold-Eisebith M.Wissenschaft und Forschung als regionalwirtschaftliches Potential? Das Beispiel von Rheinisch-Westf?lischer Technischer Hochschule und Region Aachen[M].Aachen:Publikationsserver der RWTH Aachen University,1992.
[7] Fritsch M,Tobias B ,Viktor H,et al.Hochschulen als regionaler Innovationsmotor?[R].Düsseldorf:Hans-B?ckler-Stiftung,2008.
[8] Dinse HC,Hamm R,Jger Angelika,et al.RegTrans – Zwischenbericht III – Fallstudienuntersuchungen Regionale Transfereffekte verschiedener Hochschultypen Analyse und Strategien für eine verbesserte Potenzialausschpfung[EB/OL].(2014-11-19)[2019-12-09].https://www.hs-niederrhein.de/fileadmin/dateien/Institute_und_Kompetenzzentren/NIERS/Zwibi.19.11.14.pdf.
[9] Alesi B,Neumeyer S.Studium und Beruf in Nordrhein-Westfalen[EB/OL].(2017-06-27)[2019-12-09].https://www.uni-kassel.de/einrichtungen/fileadmin/datas/einrichtungen/incher/Publikationen/INCHER_Kurzbericht_StuBNRW2014_0316.pdf.
[10] Jaeger A,Kopper J.Measuring the Regional“Third-Mission Mission-Potential”of DifferentTypes of HEIs[EB/OL].(2013-06-28)[2018-04-18].https://www.hs-niederrhein.de/fileadmin/dateien/institute/niers/pdf/AJJK_ERSA2013.26.08.Vortrag.pdf.
[11] 周小丁,黃群.德国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模式及其借鉴[J].德国研究,2013,28(02):113-122,128.
[12] Heinrichs W.Hochschulmanagement[M].Oldenburg:Oldenbourg Wissenschaftsverlag,2010.
[13] 王晓珍,蒋子浩,郑颖.我国高校创新效率评价研究:八大区域视角[J].科研管理,2019,40(03):114-125.
[14] 欧小军.新发展主义视域下地方高校科技发展的理性回归[J].中国高校科技,2019(Z1):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