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语
2021年5月28日,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
总书记指出,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科技界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科技创新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取得重要进展。
—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新跨越。
—高端产业取得新突破。
—科技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民生科技领域取得显著成效。
—国防科技创新取得重大成就。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第一,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第二,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第三,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
第四,构建开放创新生态,参与全球科技治理。
第五,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建设全球人才高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十大上
重要讲话引发热烈反响
关于科技自立自强
要深刻认识到,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技创新广度显著加大、深度显著加深、速度显著加快、精度显著加强。我国“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时期的发展对加快科技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唯有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革故鼎新的勇气、坚忍不拔的定力,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才能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科技自立自强是促进发展大局的根本支撑,成为决定我国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能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我们国家进入科技发展第一方阵要靠创新,必须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
——摘编自《人民日报》评论员《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人民日报,2021-05-30(01)
要求广大科技工作者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科技攻关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科研方向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要发挥两院作为国家队的学术引领作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作用、创新人才培养作用,发挥好中国科协所肩负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桥梁和纽带的职责。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演化趋势已然清晰,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重点任务已然明确,我们必须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摘编自《光明日报》评论员《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光明日报,2021-05-30(01)
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科技工作者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科技事业艰难起步,一大批科技工作者以身许国,全情投入建设。他们有的冲破阻挠、毅然回国;有的放弃优越生活条件,奔赴艰苦地区;有的隐姓埋名,干着惊天动地的事,为国家科技事业发展奠定了扎实根基。随着科技愈发深远地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多人才投身科技创新;我国科技实力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到系统能力提升,离不开我国科技工作者薪火相传的精神和前赴后继的奋斗。站在百年基业之上,科技工作者肩负更高使命,面临更大挑战。时代在召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革故鼎新的勇气、坚忍不拔的定力,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摘编自《科技日报》评论员《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功立业》
科技日报,2021-05-31(01)
关于科技体制改革
体制是管根本的、管长远的。科技创新要取得突破,不仅需要基础设施等“硬件”支撑,更需要制度机制等“软件”保障。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科技创新的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军加快推进重大技术创新、自主创新,重塑军事科研体系,着力解决阻碍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和政策性问题,促进创新要素加速聚集,创新潜能不断释放,在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的征程上昂首前行。我们只有坚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加强政策制度激励,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把科技创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才能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加快提高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抢占军事竞争战略制高点。科技体制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須全面部署,一体推进。要重点抓好完善评价制度等基础改革,坚持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打通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到军事应用的创新链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运用的速度和效益。要拿出更大的勇气推动科技管理职能转变,让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从烦琐、不必要的体制机制束缚中解放出来。要改革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实行“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做到不论资历、不设门槛,让有真才实学的科技人员英雄有用武之地。要按照创新发展规律、科技管理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办事,优化国防科技计划体系和项目管理模式,加强创新资源统筹,改进资源配置方式,提高管理专业化、科学化水平。要立足改革全局,研究推进军事科研领域政策制度改革,加快形成顺畅高效的科技创新运行机制,最大限度发挥各方面优势,形成推进军事科技创新的整体合力,为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和人才支撑。
——摘编自《解放军报》评论员《加快推进科技体制改革》
解放军报,2021-05-31(0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系统布局和整体推进科技体制改革,通过破除体制性障碍、打通机制性梗阻、推出政策性创新,显著增强了各类主体创新动力,优化了创新要素配置,提升了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新突破。同时也要看到,科技体制改革任务落实还不平衡不到位,一些重大改革推进步伐不够快,相关领域改革协同不足,一些深层次制度障碍还没有根本破除。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只有发挥全面深化改革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关键作用,围绕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深化改革,完善党对科技工作领导的体制机制,推动科技创新力量布局、要素配置、人才队伍体系化协同化,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坚决破除影响和制约科技核心竞争力提升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攻克重要领域“卡脖子”技术,有效突破产业瓶颈,才能牢牢把握创新发展主动权。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就要重点抓好完善评价制度等基础改革,坚持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全面准确反映成果创新水平、转化应用绩效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在项目评价上,要建立健全符合科研活动规律的评价制度,完善自由探索型和任务导向型科技项目分类评价制度,建立非共识科技项目的评价机制。在人才评价上,要“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要支持科研事业单位探索试行更灵活的薪酬制度,稳定并强化从事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研究的科研人员队伍,为其安心科研提供保障。要拿出更大的勇气推动科技管理职能转变,按照抓战略、抓改革、抓规划、抓服务的定位,转变作风,提升能力,减少分钱、分物、定项目等直接干预,强化规划政策引导,给予科研单位更多自主权,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让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从烦琐、不必要的体制机制束缚中解放出来!要改革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实行“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做到不论资历、不设门槛,让有真才实学的科技人员英雄有用武之地!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在新的伟大征程上,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推动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我们就一定能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摘编自《人民日报》评论员《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
人民日报,2021-06-02(01)
关于科技人才
硬实力、软实力,归根结底要靠人才实力。全部科技史都证明,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我国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关键是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创造潜力。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国家、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构筑集聚全球優秀人才的科研创新高地,完善高端人才、专业人才来华工作、科研、交流的政策,就能面向世界汇聚一流人才,吸引海外高端人才。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需要创造良好创新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特别指出“科技创新离不开科技人员持久的时间投入”“保障时间就是保护创新能力!”着重强调“要建立让科研人员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的保障机制,让科技人员把主要精力投入科技创新和研发活动。”明确提出“各类应景性、应酬性活动少一点科技人员参加,不会带来什么损失!决不能让科技人员把大量时间花在一些无谓的迎来送往活动上,花在不必要的评审评价活动上,花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种种活动上!”习近平总书记情真意切的话语,道出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心声,在会场内外引发强烈共鸣。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尊重人才,加强对科研活动的科学管理和服务保障,为科研人员创造良好创新环境。两院院士是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广大院士做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表率,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表率,坚守学术道德、严谨治学的表率,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表率。广大院士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响应党的号召,听从祖国召唤,敢为人先,追求卓越,坚守学术道德和科研伦理,甘做提携后学的铺路石和领路人,为党、为祖国、为人民鞠躬尽瘁、不懈奋斗,就能进一步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新征程上不断攻坚克难、勇攀高峰,更好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摘编自《人民日报》评论员《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
人民日报,2021-06-04(01)
科技创新离不开科技人员持久的时间投入。保障时间就是保护创新能力。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直指现实的严肃批评,戳中科技创新工作中的痛点,也说到了科研人员心坎上。科技创新、科研攻关是高强度智力劳动,需要稳定、持续、静心地投入大量时间。但在实际工作中,科研人员总不可避免地要应付各种与科研无关的琐事,例如参加一些不相关的会议、考核填表、报销贴票等。特别是对已有一些成就的科研人员来说,还多了一些不得不去的“社交”活动——去了没啥价值,不去又不合适。这些年,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有序推进,从前呼声较高的填表、报销等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然而,裹挟科研人员参加各类应景性、应酬性活动,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问题,比如评审评价活动、一些论坛研讨会对院士的“追捧”,这里面有虚荣心的因素,但更多的是文化层面的跟风和盲目;又比如不擅长应酬的科研人员,往往容易被边缘化,以至于开展科研活动处处受掣肘;再比如参加这些活动,多少也能增加一些兼职收入……原因是多元的,有主观有客观。把时间还给科研人员,需要多方面联合推动,也非一朝一夕之功。这需要各方凝成共识,从主观上坚决用心去落实,打破迷信“权威”等固有观念,下决心摒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从客观上制定科学有效的机制,让任何一方都无法从这些“无谓的活动”中获益。在这一过程中,科研人员作为主体,要率先拿出勇气,敢于拉下情面表示拒绝,以带动全社会风气的扭转。“两个一百年”交汇之际,中华民族到了最需要创新的关键时刻。保护创新能力,把时间还给科研人员,这不是倡议,是号令。
——摘编自《科技日报》评论员《保护创新能力,把时间还给科研人员》
科技日报,2021-06-07(01)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劳动者素质的竞争。习近平总书记5月28日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讲话,为我们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实现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当今时代,人才早已成为引领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变革、促进区域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日益成为增强国家综合国力、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人才作为第一资源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至关重要的变量。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擘画了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宏伟蓝图,实现这一目标迫切需要我们建设全球人才高地,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建设全球人才高地,首先要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努力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顶尖科技人才,稳定支持一批创新团队,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是培养造就高质量人才的根本之途。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培养出一大批为共和国各项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杰出人才,充分证明我国教育是能够培养出大师来的,我们要有这个自信。建设全球人才高地,还需要有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胸怀气魄。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扩大科技领域开放合作,构筑集聚全球优秀人才的科研创新高地,完善高端人才、专业人才来华工作、科研、交流的政策,为海外科学家在华工作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的环境条件,积极引导全球人才参与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努力推动科技创新成果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
——摘编自《光明日报》评论员《建设全球人才高地》
光明日报,2021-06-01(01)
关于关键核心技术
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个关键变量。我们要于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必须向科技创新要答案。当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已经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一个关键问题。同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走出适合国情的创新路子,特别是要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更多“从0 到1”的突破。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为我国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面向未来,基础研究要勇于探索、突出原创,拓展认识自然的边界,开辟新的认知疆域;更要应用牵引、突破瓶颈,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面临的实际问题中凝练科学问题,弄通“卡脖子”技术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原理。同时,要加大基础研究财政投入力度、优化支出结构,形成持续稳定的投入机制。广大科技工作者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抓住大趋势,下好“先手棋”,打好基础、储备长远,甘于坐冷板凳,勇于做栽树人、挖井人,定能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夯实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根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国防建设面临许多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这就要求科技攻关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比如,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在石油天然气、基础原材料、高端芯片等方面关键核心技术上全力攻坚,加快突破一批药品、医疗器械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再比如,在事关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的基础核心领域,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等前沿领域,前瞻部署一批战略性、储备性技术研发项目,瞄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这对优化财政科技投入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必须重点投向战略性、关键性领域。科技成果不仅要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还要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要认识到,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关键是要确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这就要增强企业创新动力,发挥企业出题者作用,加快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还要认识到,现代工程和技术科学是科学原理和产业发展、工程研制之间不可缺少的桥梁,在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必须大力加强多学科融合的现代工程和技术科学研究,带动基础科学和工程技术发展,形成完整的現代科学技术体系。
——摘编自《人民日报》评论员《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人民日报,2021-05-31(01)
“要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科技攻关要坚持问题导向,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十三五”期间,我国科技实力跃上新的台阶,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增长到2.44万亿元,基础研究经费增长近一倍,移动通信、核电等科技成果支撑新兴产业快速发展,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蓬勃兴起……2020年,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创新能力综合排名跃升至世界第14位,是前30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成果的取得与我们始终重视科技创新,将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密不可分。从部分关键元器件、零部件、原材料依赖进口,到油气勘探开发、新能源技术发展不足,再到人民对健康生活的要求不断提升、生物医药和医疗设备等领域科技发展滞后问题日益凸显……在“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科技创新呼唤核心技术的突围。在今年两会的“部长通道”上,相关负责人就表示,我国在引领未来发展的关键性重大攻关项目,包括量子信息、星际探测,以及涉及能源安全、粮食安全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卡脖子”重大攻关项目,还需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作用,按照“揭榜挂帅”的要求予以推进。这就需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重点抓好完善评价制度等基础改革,坚持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全面准确反映成果创新水平、转化应用绩效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我国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不仅从别人那里拿到关键核心技术不可能,就是想拿到一般的高技术也是很难的。但即便是这样,我们依然要构建开放创新生态,参与全球科技治理。科学技术具有世界性、时代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智慧,让科技更好增进人类福祉,让中国科技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摘编自《光明日报》评论员《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
光明日报,2021-05-31(01)
关于创新生态
“科学技术具有世界性、时代性”,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构建开放创新生态,参与全球科技治理。国际科技合作是大趋势,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自主创新是开放环境下的创新,要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在坚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持续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推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在开放合作中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使我国成为全球科技开放合作的广阔舞台。党的十九大以来,我们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扩大科技领域开放合作,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积极参与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努力推动科技创新成果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必须认识到,科技是发展的利器,也可能成为风险的源头。这要求我们,要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前瞻研判科技发展带来的规则冲突、社会风险、伦理挑战,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伦理审查规则及监管框架。要最大限度用好全球创新资源,全面提升我国在全球创新格局中的位势,提高我国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的影响力和规则制定能力。科学技术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应该广泛造福全人类。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戰需要各国携手应对。没有一个国家可以成为独立的创新中心,或独享创新成果。各国应该加强创新合作,推动科技同经济深度融合,加强创新成果共享,努力打破制约知识、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流动的壁垒,支持企业自主开展技术交流合作,让创新源泉充分涌流。当前,全球正面临新冠肺炎疫情等各种挑战。各国应加强科技创新与合作,促进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创新交流,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作出贡献,让科技创新成果为更多国家和人民所及、所享、所用。
——摘编自《人民日报》评论员《构建开放创新生态》
人民日报,2021-05-31(01)
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各地区要立足自身优势,结合产业发展需求,科学合理布局科技创新,要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或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广东始终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正致力建设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强省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聚焦产业技术,打造综合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作为广东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战略科技力量,广东省科学院围绕广东科技创新强省工作大局,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着力建设国内一流研究机构,打造聚焦产业技术、服务区域创新的综合产业技术创新中心。通过实施“一院两制三体系四融合”发展战略,强化产业应用技术供给,支撑产业集群培育发展,培育高水平科技创新和服务平台,提升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密切跟踪广东战略性产业集群产业态势和技术需求,探索通过多种形式提供全链条企业技术服务。系统推进与地方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或技术服务中心,与社会力量共建专业科技孵化器或科技园,在龙头企业设立科技工作站,在重点企业实施技术对接专项行动。创新与企业科技合作的机制和模式,构建产业创新发展支撑体系,打造产业创新发展的服务枢纽。构建创新生态系统,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发展高效强大的共性技术供给体系,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广东省科学院探索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技术经理(经纪)人运营,利益捆绑、利益共享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政策链深度融合,构建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市场化的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推动建设由知识创造和转移体系、技术育成孵化体系和产业创新发展服务体系三大体系组成的技术创新生态系统,不断提升对产业技术创新链发展全方位的支撑能力。广东省科学院是国家科技部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单位。为突出提升成果转化能力,成立广东省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创新“一院两制”,统筹孵化育成和产业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和支持院士团队创办高科技公司,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专业管理型人才培养。联合骨干国企开发“南方双创汇”在线交易平台,牵头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探索建设离岸技术创新中心等,确保科技成果“有得转、能得转、转得快、转得好”。广东省科学院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广东“1+1+9”工作部署和“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实施战略性产业集群培育发展支撑行动,围绕产业链来部署创新链,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和力量,建设卓越的综合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更好地服务广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摘编自 廖兵《构建创新生态系统 支撑区域创新发展》
科技日报,2021-06-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