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思媛
这是最美好的时代,这是最痛苦的时代;这是最安静的一刻,这是最喧闹的一刻;这是最让人失望的冬天,这是最有希望的春天。
我坐在老房子前期待,任阳光温柔抚摸。感受梨花翩飞,听冷风萧瑟、渔歌互答。
你是否如此期待过?你又是否心痛那枝头梨花的坠落?
小时候,我最爱的人不是妈妈,也不是爸爸,而是疼我疼到骨子里的爷爷。当时我两岁半,妈妈的肚子里怀着弟弟,爸爸的手里握着教科书,奶奶的身子离不开暖烘烘的坑,爷爷则担起了一家的重担。
因为爸爸走不开,所以只能是爷爷外出打工。爷爷很健康,全然没有五十多岁的模样。我从小与爷爷一起生活,他带我上山砍柴,下水捕鱼,入林打鸟,上树摘果,下地种菜……你如果见到了我的爷爷,就会见到我,因为我总趴在爷爷宽厚的肩上。
那段日子好不欢乐!
突然有一天,爷爷不见了,只留下那一棵迎风而舞的梨树,只记得他对我说过:“只要枝头那朵梨花开了,爷爷就会回来!”当时的我什么都不明白,就只是站在老房子外,看夕阳为爷爷的背影镀上一层金光……直到傍晚,还是不见爷爷回来,我哇哇大哭起来。
之后我才知道,爷爷不回来了,真的不回来了!
之后的两年,爷爷的模样已被我渐渐淡忘,但他种下的那棵梨树所结成的思念的果子却在我心中越长越大,根越来越深。
“这个是弟弟,这个是妈妈,这个是我,这个是爸爸!”我站在树下,指着一朵朵雪白的梨花喊道。望向枝头那一朵朵含苞待放的花儿,我小小的心灵充斥着喜悦、期待。那真是我见过最美的花朵了,在陽光的照耀下仿佛闪着光芒。
一天傍晚,风雨来临,如凶猛的野兽,刮得雪白的梨花瑟瑟发抖。花瓣伴随着风雨一片片远去,捎去我的思念……
一大早起床,我冲出门去看望那枝头的梨花,却不曾想,满树狼藉,只剩零零落落的几片花瓣挂在树梢,我的心沉没了。枝头那朵梨花,我满心的期盼啊!
夏日留下了一地的斑驳,洒进了心中最深的角落,我望着满树的绿叶,期待着下一个春天的来临,期待着,枝头梨花朵朵开!
【评 语】 诗意的题目仿佛是一幅画。而文中那个小小的“我”指着朵朵梨花说:“这个是弟弟,这个是妈妈……”的场景,更是一幅画,一幅让春天也会褪色的温情而柔美的画。
作文开头带着狄更斯《双城记》的影子。简练而深邃,虽有套用但丝毫不显痕迹,模仿中有独特的情感表达,让人看到小作者阅读视野的广阔和学而迁移的能力之强!
在叙述爷爷带“我”生活的那段日子时,一句一个动词,精准;一句一个画面,动人。画面感的背后,我想是爷爷留给孩子的最美好、最有价值的生命体验。
(讲评教师 杨 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