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思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家书的分量重于黄金。而186篇家书更是无价之宝,因为信上的每一个文字,乃至每个标点符号,都溢满了父母深沉的爱。这份爱全在《傅雷家书》这部经典之中呈现,让人感动,引人深思。(引用杜甫《春望》中的诗句,既增添了语言的文学性,又在开篇点明了家书的重要性。)
古有鸿雁传书寄家信,今有异国他乡诉情思。因为与儿子相隔万里,作为父亲的傅雷只能在那个动荡的,没有互联网,更没有QQ、微信的年代,通过写信来表达他对儿子的关心,了解儿子在国外的生活状况。(承接上文,接着谈家书对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父子的重要性——跨越了空间上的鸿沟,架起了父子沟通的桥梁。)
傅雷十分重视儿子人际交往中的种种细节。就像他在信中说到的:“你所來往的圈子,特别是有教养的圈子,一举一动务必特别留意”。的确,与人交往中的细节会体现你的教养与素质,这想必就是父母时刻要求我们注重礼仪的原因。(在一番积蓄、铺垫之后,此处引出主题词“教养”,这也是小作者阅读《傅雷家书》的独特感悟。)
我的父亲也是如此。(承上启下,简练、自然。)可能在学习等方面,他没有母亲严格,但在我的家教方面,他是一刻也不松懈的。他一向要求我和长辈说话时,眼睛不可随意飘动;与朋友交往时,不能寻问让他人难堪的问题;就连在吃饭时,长辈没有动筷,我也不能碰一下筷子,吃东西不能发出声音……
诸如此类, 太多太多!我以前十分不理解,甚至作对似的用筷子敲打着碗,然后被罚不许吃午饭。被罚后,我还埋怨父亲,抑或生整天的闷气。(由家书中傅雷的教子之法,联想到生活中父亲对自己的教育。)
但现在,我的想法不一样了。通过读家书,以一个父亲的角度去看待这件事,让我对教养中藏着的细节有了更深的理解与感悟,就像傅雷所说:“你这种规矩成了习惯,一辈子都有好处”。(通过阅读《傅雷家书》,小作者了解了教养的重要性,同时也理解了父亲。引用恰当,文笔老练,语言干净利索。)
生活中我们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不仅要学知识,更要学习行为举止、礼仪态度等方方面面的素养。
家书本是家事私情,但傅雷及妻子写给孩子们的家书,却成了全世界共有的财富,是我们共同拥有和需要的。因为它以深深的情味,浓浓的情感,演绎了一部闪着慈父爱、朋友情的交响曲,也使我们的心灵重新接受了一次盛大的洗礼,让我们的修养提升了一个新的阶梯。(回扣开头“186篇家书更是无价之宝”,首尾呼应,总结收束全文,点明主题:家书“让我们的修养提升了一个新的阶梯”。)
【总 评】 本文紧紧围绕“教养”二字,既精简又凸显主题。多次引用还增添了文味。其次,感点独特,从傅雷教子重教养这点谈起,视角新颖。此外,小作者还联系生活经验谈家书对自己观念的改变,使得文章内容丰富,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讲评教师 游 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