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剑
[摘 要] 教材分析能力不仅是师范生应掌握的教学技能之一,更是一线教师和教学研究者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业务素质的保证。在对化学专业师范生的调查中发现:化学专业师范生在进行课前教材分析时不重视对课程标准的学习研究;对教学重难点的把握缺乏依据;缺乏宏观和中观分析教材的意识;缺乏对教材知识内在逻辑与外部联系分析。通过对当地中学化学教师进行访谈,整理得出化学专业师范生教材分析能力目标,结合OBE理念提出教材分析能力培养策略。
[关 键 词] OBE理念;化学专业师范生;教材分析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11-0138-02
教学活动是联系培养目标、课程标准和教学实施的纽带,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直接影响教学的设计、实施以及教学的效果。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落实好课程标准要求,必须结合课程标准对教材进行深度的分析和处理。要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离不开对教材的深度分析,这也是教师进行教学实施的必要准备,是能否有效组织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和实施教学、完成教学目标和实现教育目的的前提。教材分析能力不仅是师范生应掌握的教学技能之一,也是一线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业务素质的保证。
一、问题的提出
高等师范学院的学生在毕业以后大多数都会服务于基层教育。作为要走上讲台的化学教师,对中学化学教材的分析技能是必须掌握的。然而,在化学专业师范生的实习实践过程中发现:化学专业师范生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对教材的理解不够,借鉴教学参考用书较多,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不透彻,对教材整体的研究更少,绝大部分学生停留在对教材内容生硬呈现的阶段。
近年来,师范毕业生在资格考试、应聘面试甚至在步入教师岗位后,反馈的信息显示对教材的分析和把握存在较大的问题,能力普遍偏低,表现出熟悉教材但应用不好教材,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教教材”的现象。为了让化学专业师范生的教材分析能力有所提高,能更好地胜任教学工作,笔者对化学专业师范生的教材分析能力进行调查,对教材分析课程改革进行了探索。
二、化学专业师范生教材分析能力现状
本文选取笔者所在地方院校化学专业三四年级随机样本,通过对设定的课题进行教材分析,结合教材分析能力评价标准进行调查。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调查对象在进行教材分析时存在几个问题:
1.调查对象能根据课程标准把握教材的重点内容,但对难点内容把握不够准确,不能根据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认知特点来确定教学难点。他们对难点的把握多从教学参考资料或自己的经验得出,对难点产生的原因没有认真去分析,分析时显得较为空泛,不能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特点、生活经验等综合分析难点,难以找出突破策略。
2.调查对象对课程标准的学习不够,不重视对课程标准的研读,没有深入解读课程标准对教学的要求,没有明确教学目标的要求。
3.只能从微观分析的角度进行教材分析,能分析某一课时的知识点,但对这个知识点在这一单元的位置和作用甚至与整个教材中其他内容的关联不清晰,不会整体地研读教材,对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不能做出合理的判断。
4.对教材知识之间内在逻辑与外部联系分析不清晰,不能找出知识点之间的关联,难以梳理出具有逻辑联系的知识线,整理不出逻辑清晰的教学思路[1]。
5.缺乏对教材中的图表、栏目及素材的分析,无法对教材的内容组织和素材选择等进行合理的整合。
综上所述,化学专业师范生在进行课前教材分析时缺乏对课程标准的深度解读,忽视了课程标准的指导作用;对教学重难点的把握缺乏依据,不能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学对象来把握教学重难点;缺乏宏观和中观分析教材的意识,不能用整体联系的观点分析教材;缺乏对教材知识内在逻辑与外部联系分析。
三、基于OBE理念的思考
OBE(Outcomes Based Education)是基于學习产出的教育理念,也称为能力导向教育理念。基于OBE教育理念的课程和教学是从需求出发,根据毕业能力要求来确定学生的学习内容,设定教学目标,设计课程内容,以此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2]。
为能确定化学专业师范生毕业后从事中学化学教学工作的知识技能要求,笔者对当地中学化学教师进行了访谈,整理得出化学专业师范生教材分析能力目标。
1.掌握课程标准解读的方法,能深入理解和分析课程标准,领会其中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要求。
2.掌握分析教材的方法,能把握教材整体知识结构,能充分研读教材,理解教材编写设置的意图。不仅要从教学者的角度分析教材,也能从学习者的角度分析教材[3]。
3.掌握不同层次分析教材的方法,能从宏观、中观及微观的层次分析教材。能做到从全册教材来进行分析,以整体的思想梳理教材知识内容;能分析教材章节(单元)的教学目标及知识结构;能分析课时教学内容的具体教学目标及重难点;能对课时教学内容进行组织并做出教学设想。
4.能清晰地分析教材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与外部联系,能梳理出具有逻辑性的知识线、形成知识面,设计出逻辑清晰的教学思路。
基于上述目标,在教材分析课程中,结合OBE理念对化学教材分析能力的培养进行探索。
四、化学专业师范生基于OBE理念的教材分析能力培养策略
针对化学专业师范生在进行教材分析时存在的问题,结合OBE理念,在教材分析课程的教学中提出几点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一)认识课程标准的指导作用,深入研读课程标准,领会课程标准中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要求
课程标准是根据培养目标和课程计划编制的关于教学的基本纲领性文件[4]。中学化学课程标准是中学化学教材编制和使用的依据,只有从课程标准的要求分析化学教材,钻研教学教法,才能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编写特点,能对教材內容进行组织,并转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5]。
在教材分析课程中向学生明确课程标准的指导作用,强调研读课程标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介绍研读的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实践操作演练等强化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运用,让课程标准在学生心中成为一个重要的教学参照依据。
(二)把握教材整体知识结构,以动态的目光研读教材
在研读教材时最主要的是研读教科书,教科书是依据化学课程标准开发设计的教学材料[6]。不仅教师自己要吃透教科书,还要引导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化学教科书。此外还应注意教师用书、学生参考书、习题与文献、网络教学资源等素材资料的解析,只有教师的专业知识面拓宽了,才能灵活地运用教材。
在课前准备时我们会重点关注教材分析的基本内容,如阅读化学课程标准,研读化学教科书,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依据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课程内容”,从教科书的章、节编排顺序上解析教学内容,从而把握知识的框架结构。这时往往忽略一些动态的因素,如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心理特征及生活经验、时代特征等,导致教材分析表现出局限性,不能很好地将教学内容合理结构化,脱离了生产生活联系,对深度和广度的把握不够准确,缺少对科学思想方法的理解。
在教材分析课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教材分析的基本方法,也要让他们用动态的目光研读教材。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研讨让其能够依据课程标准分析教学内容,把握教学目标;通过分析教学对象能够合理选择教材内容;通过了解相关热点、考试趋势、教育发展方向等使组织的教学内容不再一成不变,保持动态发展;通过对不同版本的教科书进行比较,体会“一标多本”的含义,从而更灵活地设计教学内容。
(三)从宏观、中观及微观的层次分析教材
目前,大多数化学专业师范生包括一些新手教师对教材的分析往往只看到一节课的内容,对该内容在这一章(单元)及与本册教材的其他章(单元)和其他册教材内容的关联不清晰,不能将其与相关联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线”和“面”,也不知道知识“线”与“线”之间的交点,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会出现知识“断层”,不能很好地构建知识体系。
王后雄提出把化学教材分析分为三个层次:化学教材宏观分析、化学教材中观分析和化学教材微观分析,构建出多层次的教材分析模式服务于教材中不同“位置”的内容[5]。
在教材分析课程中引导学生以宏观的角度从教材产生的时代背景、教材的整体结构、教材的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等方面整体分析教材,由此学生可以理解整个化学教学的教学目标以及教材编写特点。设置任务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研讨的形式进行教材的中观分析和微观分析,使学生能做到在整体了解教材后对章节(单元)内容做出恰当的分析,清楚章节或单元等的整体构成、功能及衔接,明确章节或单元中隐含的知识内容、情意要素、逻辑关系等,这样在进行微观分析时能更好地把握课时教学内容,合理地对教学知识体系进行建构。
五、小结
综上所述,化学专业师范生在走进课堂后要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就必须掌握教材分析的方法。只有认真领会课程标准才能把握好教学目标;只有从不同层次来分析教材才能建立“立体”的知识体系结构,才能对教学内容进行纵向和横向联系,把握好教材的深广度;只有充分考虑教学对象,才能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难点;只有以动态的观念分析教材,才能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处理。
笔者在化学专业师范生教材分析课程中提出了以上策略,但在教学实施的方式方法上还需更进一步探讨和摸索,只有将合理的策略有效地实施才能真正提高化学专业师范生的教材分析能力。
参考文献:
[1]聂桐彤,戴喜颖,邹君,等.地方院校师范生教材分析能力评价与现状分析:以地理科学专业为例[J].地理教学.2020(3):16-19.
[2]傅宏智,侯欢欢,周晓青,等.OBE在《计算机文化基础》模块化教学中的应用[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33(2):64-66.
[3]黄严.高师学生教材分析认识偏差及能力提升策略[J].广西教育,2019(27):147-148.
[4]王海燕.中学化学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方法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8(5):120-124.
[5]王后雄.中学化学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164-166.
[6]王后雄.新理念化学教学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43.
编辑 司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