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清
[摘 要] 家国情怀作为中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是中职历史教学的情感目标,是中职历史学科的价值追求。在中职历史教学中培育家国情怀,有助于树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價值观的价值实现。因此,中职历史教师通过挖掘中职历史教材,利用乡土历史资源,融合其他学科相关资源,兼顾职教特点,让家国情怀浸润中职历史教学,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立德树人的历史教育任务。
[关 键 词] 家国情怀;培育;中职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12-009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指出,中职历史教学要注重提升中职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其中,家国情怀是中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因此,在中职历史教学中,培育中职生的家国情怀,需要每一位中职历史教师认真思索。本文笔者拟结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用书《中国历史》(以下简称新教材),谈谈在中职历史教学中培育中职生家国情怀的体会。
一、家国情怀的内涵
(一)家国情怀是中职历史教学的情感目标
根据中职历史新课标的核心素养要求,家国情怀“蕴含了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和爱国主义情感”。[1]由此可见,家国情怀素养是中职历史教学的情感目标,是对伟大祖国和中国人民的热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
(二)家国情怀是中职历史学科的价值追求
新课标把家国情怀作为核心素养之一,提出相应的要求:“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自觉提升境界、涵养气概、激励担当,以服务于国家富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1]彰显中职历史学科的价值追求。中职生通过学习中国和世界各国的优秀文明成果,增强对自己祖国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明确建设祖国的使命和责任,展开对祖国繁荣昌盛的理想追求,激励自己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二、在中职历史教学中培育家国情怀的作用
(一)家国情怀有助于树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
教育部在2014年颁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要“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但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临国外多元文化的挑战和冲击。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中国社会各界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家国情怀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宝藏,植根于中国人血脉之中的文化传承,不论是从古代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还是从近现代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都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要求而不断丰富、完善。作为一名中职历史教育工作者,应充分挖掘与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相关的家国情怀素材,激发中职生产生强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
(二)家国情怀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实现
古代中国历史所形成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是中国人特有的社会价值反映,由个人而家庭、由家庭而社会、由社会而国家、由国家而天下,把个人追求与国家目标统一起来,循序渐进,价值升华。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则将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成个人、社会、国家三个层面,与传统的家国一体的价值理念是一脉相承的,逻辑起点是一致的,实现路径是统一的。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培养注重学生对家庭幸福及国家富强理想的追求,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也是促进国家强盛繁荣的体现[2]。
三、在中职历史教学中培育家国情怀的措施
(一)挖掘中职历史教材,感悟家国情怀教育的深度
作为中职历史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应该充分挖掘教材中涉及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中闪现的有关家国情怀的教育素材,使中职生感悟家国情怀教育的深度。比如:声称“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的霍去病,遗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陆游,感叹“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辛弃疾,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谭嗣同,等等,这些历史人物背后的故事都可以作为家国情怀教育的有效切入点。可以说,纵观历史教材,诸多推动历史前进的人物,都是有家国情怀的[3]。学习历史人物的优良品质和高尚情操,可以帮助中职生传承民族气节,树立更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
(二)利用乡土历史资源,提升家国情怀教育的浓度
中职历史新教材关注的是全国历史发展的总进程,着重呈现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较少兼顾各地、各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差异,这些历史与学生距离太久、太远,因而影响了中职历史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与鲜活性[4],学习起来相对比较枯燥无趣。而乡土历史资源中则包含大量的家国情怀素材,课堂中巧妙穿插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乡土历史中的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历史遗迹等,不仅可以激发中职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家国情怀渗透作用。如在新教材第1课“史前文化遗存”中,笔者就向学生介绍了福建文明的起源闽侯昙石山文化,通过欣赏“中华第一灯”“昙石山人颧骨”、大量的陶器等图片,帮助中职生得出结论:距今4000至5500年左右,福建先民已从事原始的渔猎、农耕劳动,过着定居生活,掌握了制陶工艺,闽侯昙石山文化遗址是福建新石器时代最典型的遗址。“福建文明从这里开始……”的字眼,正是昙石山文化的最好写照。学生感觉就像回到了原始社会,避免了教材里史前文化遗存离学生太远的弊端,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历史就在身边,感受福建古文化的魅力,从而印证教材“中华文明起源呈现本土原生、多元发展、互相影响的特征”。
(三)融合其他学科相关资源,拓展家国情怀教育的宽度
1.历史学科与语文学科的融合
人们常说“文史相通”,意思是说历史与文学在内容与形式上是互为渗透的关系。诗词是文学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蕴含着我国古代人民无数的思想、情感和智慧,与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5]。特别是中职历史新教材中各个章节的文学部分,可以通过学生回忆已学过的文章,促进中职生对语文课文的理解,消除中职生对历史的距离,加强文史知识贯通。如新教材第8课《盛世景象与灿烂文化》中有关“唐朝是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目,唐诗本身就是唐朝盛衰历史的鲜活文本。我们可以设计“唐诗中的历史”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分组搜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的代表诗人与诗歌,结合诗人的生平活动,按时期、分阶段进行组合,对诗歌内容进行历史分析,引导中职生思考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或创作背景,勾勒唐朝历史发展面貌(包括政治、经济、民族、外交和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挖掘诗歌背后的丰富情感,引发学生产生家国情怀的共鸣。
2.历史学科与音乐学科的融合
每个时代都会留下反映历史发展脉络的歌曲。中职历史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喜欢唱歌的特点,搜集各个时代的歌声,发掘歌曲所承载的历史信息,使中职生体验到历史知识无处不在的快乐。如新教材第21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学习结束后,我们可以组织“歌中寻史”活动,安排学生收集、播放反映我党在不同时期领导革命斗争的歌曲,如《毕业歌》《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游击队歌》《八路军军歌》《新四军军歌》《志愿军军歌》等,学唱其中的部分歌曲,帮助学生了解歌曲背后的创作背景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崇尚英雄气概,从中受到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
(四)兼顾职教特点,彰显家国情怀教育的厚度
新課标指出,中职历史教育要兼顾职教特点,能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养成爱岗敬业、诚信公道、精益求精、协作创新等良好的职业精神[1]。作为中职历史教师,应充分考虑中职校的教学实际,努力探索有助于提升中职生的职业规划、促进中职生职业发展的学习内容。如新教材第13课《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第二目“甲午中日战争”提到的“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经远”舰管带林永升,第14课《社会各界的救亡图存运动》第二目“洋务运动”中提到的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和培养的栋梁之材,第28课《近现代的职业教育》第一目“晚清时期实业教育的出现”提到的工艺实业教育,都与创办于1866年的中国近代官办第一所高等实业学堂——福州船政学堂有关系。福州船政学堂作为中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的发轫地,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海军高级将领,如刘步蟾、林永升、邓世昌、萨镇冰等;培养了中国近代杰出的科学技术人才,如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中国近代造船业先驱魏瀚、中国现代天文学奠基人高鲁、中国矿业奠基人池贞铨;还培养了许多学贯中西的教育家、思想家、翻译家,如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严复,中国近代著名外交家、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优秀使者陈季同等。至今已经走过150多年历史变迁的福州船政职业教育精神,已经凝结成新时代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价值取向,那就是对国家、民族的忠诚,对科技新知的追求和对创新人才的重视。船政人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一丝不苟的敬业态度、精益求精的工匠追求、放眼世界的创新实践,仍然是我们当代职教人必须传承的家国情怀。
总之,在中职历史教学中培育中职生的家国情怀是新课标的要求,是中职历史教师的使命和担当。要让家国情怀浸润中职历史教学,让家国情怀成为涵养中职生全面发展的德育目标和价值追求,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立德树人的历史教育任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2]黄俊伟.高中历史教学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的探讨[J].名师在线,2019(36):74-75.
[3]庄细兰.家国情怀融入历史教学的意义与途径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19):239.
[4]曾文怡.挖掘百色乡土史,丰富历史教学内涵[J].中学历史参考,2014(16):101-102.
[5]俞春晖.跨界学习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J].辽宁教育,2019(10):16-19.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