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新闻传播专业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建设路径探析

2021-08-27 17:27师翠玲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13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思政育人

师翠玲

[摘           要]  为了使思政教育贯穿于新闻传播专业课程中,充分凸显课程育人价值,需要加强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建设路径的探索。结合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要求,从课程体系完善、协同育人体系打造、课堂育人体系优化等多个角度提出了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建设的路径,以新闻传播专业课程为载体拓宽思政教育途径,使高校育人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关    键   詞]  高校新闻传播专业;课程思政;育人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13-0138-02

在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方面,应认识到学生将成为社会新闻传播和舆论引导的骨干力量,思政水平应达到传媒单位用人要求,肩负起向社会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职责。而新闻传播专业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内容,可以通过加强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建设加强思政教育,使学生思政素养得到提升,满足专业育人要求。

一、高校新闻传播专业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建设的意义

在网络和新媒体等技术取得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出现了“万物皆媒”的传播现象。在个体充分参与信息传播的情况下,“吃瓜”心态日益蔓延,造成事实与谣言界限变得模糊,各种虚假信息和负面言论得到了快速传播,促使社会舆论生态出现了非理性特征。面对这一趋势,新闻从业者需要体现较强的社会责任意识,坚决维护新闻伦理,抵制为追求流量传播背离公共价值内容的媒体行为,致力于维持健康舆论生态[1]。然而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包含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在内的大学生周边充斥着多元文化思潮,面临各种思想价值诱惑与威胁,想要使学生能够保持清醒头脑,还要加强思政教育,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三观”。而新闻专业课程内容与思想意识形态接近,蕴含着丰富的思政资源,能够通过加强课程育人体系建设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的融合,加强学生思想价值引领。面对5G、大数据等技术赋能带来的媒体变革和传媒人才培养危机,建立融合思政教育、专业教育、综合素质教育的全方位立体育人体系,通过输出媒体社会导向属性、新闻党性要求等专业内容,能够使学生的思想认识得到提高,使职业道德缺失、价值观偏离等问题得到防控。将立德树人当成根本任务,构建以新闻传播专业课程为主体的思政育人体系,能够打造“大思政格局”,使思政教育在专业教学全过程得到贯穿,帮助学生主动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面对多元文化冲击,能够坚持传播正能量,成长为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传媒人才。

二、高校新闻传播专业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建设路径

(一)完善专业育人课程体系

为了使新闻传播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得到充分挖掘,还要从专业育人课程体系完善角度加强资源利用。作为人文社科类专业,新闻传播专业课程不仅包括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带有较强的实践性,能够通过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实现思政教育途径的拓展。从专业课程结构组成上来看,包含通识课、理论课和实践课,可以遵循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原则树立育人的目标,提出学生认知、情感和行为发展目标。在认知目标树立上,应注重专业知识传授和学生新闻采写编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把握新闻传播发展情况和有关文化。树立情感目标,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文化自信等情操,使学生道德品质得到提升。树立行为目标,需要通过实践引领,使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围绕课程目标,从思政教育角度着手对各门课程内容进行扩充,能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通识课教学方面,考虑到课程内容带有较强的包容性,能够帮助学生实现人文积淀,得到美好情感激发,可以融入人生教育内容。通过课程教学渗透思想、生活、情感等方面的育人要素,能够使学生综合素养得到提升。在理论课教学方面,需要对新闻传播学科的规律进行揭示,为问题思考和分析提供理论指引。融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能够利用马克思理论对学生头脑进行武装,从国情出发对热点新闻和时事话题进行讨论,帮助学生理性思考,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形成去伪存真的能力。在实践课教学中,可以强化职业教育,在社会实践中引领学生看待国内外的发展形势,客观看待技术变革给传媒行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树立正确的专业理想。

(二)打造专业协同育人体系

课程思政并非单纯在课堂上讲思政,还要遵循思维开放性原则,将思政教育嵌入专业教学实践中,由高校联合地方企业完成专业协同育人体系建设,使学生的专业理想得到践行。新闻传播专业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完成思政教育平台的打造,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对专业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产生深刻认识,在获得专业信心的同时,树立正确的观念,思政素质水平得到提升。结合这一目标,还要加强专业实习、见习等各个实践环节的利用,安排学生到传媒企业等单位实习的过程中,邀请优秀新闻传播人物分享心得、体会,为学生树立道德榜样[2]。在实习过程中加强与行业优秀人物的交流,不仅能够使学生学习到更多知识和技能,还能受到良好思想、行为的感染,在实践中加强自我意志品质的磨炼和技能锻炼,形成正确的劳动观。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运用,新闻生产流程产生了重构趋势,使得新闻生产实践发生了丰富变化。对于新闻传播专业学生来讲,通过实践锻炼及早了解叙述主体从唯一向多元转变的发展趋势,通过有效学习和运用专业知识适应变化的同时,产生强烈行业认同感,承担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使命。结合实践育人需求,高校还应加强校企合作工作的开展,通过与媒体、影视公司等机构合作联合开展学生培养工作,向学生传达行业规则和单位纪律,使学生形成严谨的工作态度。定期邀请行业专家、学者开展讲座,为学生提供实践指导,能够使学生切实把握行业最新发展动态,遵循舆论发展规律,开展新闻传播活动,自觉肩负传播社会正能量的责任与使命,完成崇高人格的塑造。此外,还要重视校园实践活动育人功能的发挥,将校园网、广播台等当成是重要实践平台,分享行业精英的励志故事,为学生组织传媒活动带来的启示。在活动中,学生能够学会如何进行新闻采写编分工,得到团结合作精神培养,使学生学习更多为人处世的道理,自觉遵守各项守则与规定,为学生今后步入社会就业创业提供保障。

(三)优化思政课堂育人体系

课堂为思政教育的基本形式,需要将“课程思政”为目标打造新闻传播专业课堂,实现思政课堂育人体系优化,通过开展“学习共同体”教学使思政教育针对性、亲和力得到提升。将思政教育融合专业课程教学,课程内容、形式都会发生一定变化,需要通过创新课程教学方法增强教学实效性,确保学生的思想能够得到有效引领。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当成是思政教育的基础,应做好新闻事件选取,指导学生对新闻脉络进行梳理,完成新闻价值的挖掘,从舆论引导、民众教育等角度完成新闻观点的确立,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针对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学偏重课件讲授的情况,需要持续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激发,主动接受思政教育。采取案例教学法,结合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开展教学,由学生根据各自喜好和认识搜集相关案例,并在课堂上进行互动讨论,选出能够用于新闻主题表达和实现新闻社会功能的最佳案例选择,可以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思考和探索新闻传播的价值。针对成长于新媒体时代的“95后”、“00后”学生,还应认识到学生普遍拥有个性思维,在坚持以教师为主导的同时,需要凸显学生在課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运用科学方法使学生感受到真理的力量,在新闻创作中秉承“正确舆论导向”宗旨,用于应对和纠正新闻传播错误倾向。为帮助学生感受到新闻在舆论引导方面的重要性,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对新闻事件中从业人员、大众、当事人等不同角色进行扮演,从专业视角剖析人们在媒介使用中遇到的困惑,最终坚持成为积极的新闻传播者和健康舆论生态的守护者。在教学评价方面,还要从过去的结果性考核向过程性考核转变,从学生学习表现、情感态度、职业素养等多个角度开展全面评价,引导学生客观认识自我,严格按照行业人才培养要求实现自我改进和提高。

(四)完善思政育人资源体系

在开展新闻传播专业课程思政育人工作时,需要获得足够的支撑资源。打破院系壁垒,加强校内外资源利用,能够使各种资源得到统筹,共同推动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建设。结合这一目标,高校应与政府、研究机构和行业企业形成合力,实现课程思政统筹建设,通过汇聚思政教育及专业教育教师、传媒行业专家和学者等多重力量共同完成师资队伍建设,负责课程开发、思政教学、专业教育改革等多项工作,使高校师资队伍结构得到优化。在行业专家指导下,高校教师可以结合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要求探索适合的育人方法与途径,通过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加强与学生的有效沟通,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作为专业课教师,同样需要参与到学校组织的各种育人活动中,通过亲身示范引领学生参加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使德育与专业教育能够有机结合。如在学生组织的传媒社团活动中,教师还应主动提供指导,加强与学生的学术交流,传递追求真理等思想信念,使学生从中得到思想启示。为激发教师的参与热情,高校需要加强教学竞赛、主流媒体专家讲座等各类活动的组织,使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得到提高,主动参与到学校特色课程开发、媒体实训活动组织等各项工作中。加强各种思政理论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思想道德水平,能够使教师把握思政教育规律,实现专业知识和思政理论的有机结合,确保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得到有效利用。自觉担负起学生思想教育责任,全方位落实课程思政建设要求,教师可以展现高尚情操,引领学生进步与发展。

在高校新闻传播专业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建设过程中,还要抓好专业课程主阵地,结合各类课程特点灵活开展思政教育。联合企业实现协同育人,能够加强学生引领,使学生将爱国、报国等思想付诸实践。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主动接受思政教育,能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媒介素养。吸纳更多课程思政育人资源,凝聚师资力量加强对学生的引领和指导,可以使学生思政素养得到提升,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曲升刚.课程思政:新时代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优化路径[J].传媒,2020(18):81-83.

[2]李明德,王含阳,张敏,等.智媒时代新闻传播人才能力培养的目标、困境与出路[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0(2):123-130.

编辑 栗国花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思政育人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中的“双创”教育与实践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思政的融合实践探究
“立德树人”理念下动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进课堂的思考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