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技能培养体系的构建

2021-08-27 17:51卢立红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19期
关键词:用人单位电子商务体系

卢立红

[摘           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遍应用,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万物互联的新经济模式时代,各个领域传统的企业经营方式正在被日益发展的电子商务模式所取代,这就形成了高素质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供不应求的局面。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亟须高效、全面地培养更多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来服务社会,而传统的教学培养模式已经越来越难以契合新时期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因此,探索如何构建出能培养高素质电子商务运营人才的教学体系,就成了各高校和高职院校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难题。

[关    键   词]  高质量发展;电子商务;技能培养;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19-0224-02

电子商务体系是当前社会经济领域中应用最广泛的商务运行模式,以其快捷、高效的特点得到了大量用户的欢迎和推广。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各领域企业中,有60%以上的企业已经建立或者准备建立自己的电子商务服务门户。随之而来的就是电子商务服务系统的开发和运营人才的缺口在逐年显著扩大,而近年来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调查报告显示,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从事与电子商务相关领域开发和维护的人数仅占总毕业生人数的四分之一左右,这充分表明当前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并不能有效满足社会对高质量电子商务相关人才的需求。因此,构建科学高效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当前电子商务职业教育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电子商务的概念分析

电子商务是指以电子信息设备和互联网为基础,以电子信息技术为载体的先进商业运行模式。广义的电子商务体系还应包括相关的软件开发、物流配送系统的信息化、网络售后服务平台建设、供应链电子采购平台建设、办公信息化等产业[1]。随着移动互联和硬件开发进程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系统的服务领域也被赋予了更多新的内容和应用,如信息数据的收集整理、电子金融的应用、信息化仓储业务等。电子商务模式在我国发展时间较长,发展形势良好,发展前景广阔,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就业特点

(一)用人单位人才需求量大,淘汰率高,加之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途径匮乏,导致很多用人单位人才储备明显不足,很多企业都处于常年招聘电商专业人员的状态。自21世纪以来,教育部已经批准了近七百所高校和高职高专院校建立电子商务专业,再加上社会人才培训机构的有力补充,目前,我国社会电子商务相关专业人才的供给情况较之以往大为改善,但仍不容乐观。

(二)随着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和完善,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逐步提高,单一技能型人才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未来电商经营模式的需求。在满足用人单位对岗位技能和相关知识储备要求的基础上,众多企业对人才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职业道德素养也极为重视。

(三)近年来,很多招聘单位对人才的年龄要求越来越严格,有活力、有素质、有能力、有一定社会经验和从业经验的年轻人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这就要求应届毕业生对毕业前的实习阶段给予更多的重视,在校期间要更加注重对自身实践操作能力和集体协作意识的锻炼和养成。

三、完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系统的重要意义

构建完善、合理的电子商务专业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是应对新时期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需求的必要措施和前提条件[2]。电子商务产业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完善职业教育机构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系统培养,能够为电商产业输送更多合格的高素质人才,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多元发展。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有利于培养其创新意识、协作精神、实践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从而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四、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现状

在当前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如火如荼的大背景下,各企业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激增,而高校、高专、高职等教育机构的毕业生却面临就业难的问题,这就说明了目前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養体系出现了某种误区[3]。具体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高校、高专、高职等人才教育机构对电子商务的教学理念和人才的定位标准认识不到位,重视学生理论基础的掌握,而忽视实践能力的提升。电子商务产业的应用又日趋多元化和精细化,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用人单位对人才实用技能和专业技能的需求不相匹配,导致了毕业生就业困难。

(二)电子商务产业是21世纪以来才蓬勃发展的新兴产业,很多人才培养机构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师资准备并不充分,教材的编制和采用也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很难适应当前电子商务产业快速发展的实际产业形势。学生在学校接受的技能培训与用人单位所需的实用技能存在较大差距,在操作实习阶段难以找到对口的岗位,导致其核心竞争力降低。

(三)用人单位与培训机构的联动机制不畅,政府部门在这方面缺乏制度保障,三方缺少必要的沟通和协调,培训机构对教学目标的定位不准确,用人单位对人才培训积极性低,难以找到合适的高素质人才,面临严重的人才断层,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出台科学、合理的机制规范,使相关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进行有效的对接。

五、构建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体系的措施

结合当前的人才培养和企业用工形势,对人才培训机构课程内容和实践训练流程的改革势在必行,产教结合、综合培养的模式就是经过很多人才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实践检验的行之有效的培养体系之一,完善、合理的人才培训体系既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核心竞争力,又能有针对性地缓解电子商务企业用工难的现状[4]。

猜你喜欢
用人单位电子商务体系
关于与特殊岗位劳动者书面劳动合同签订的责任分析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这32种情形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辽宁大拇哥农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电子商务法草案首审
到分公司任职工龄可连续计算
2013年跨境电子商务那些事儿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
签订了三方协议,不等于与用人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