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设计

2021-08-27 13:20马丽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2期
关键词:意识目标设计

马丽

[摘           要]  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是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分析英语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中存在的問题,并从几个方面提出具体对策,以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目标,提高教学实效性的目的。

[关    键   词]  教学目标;有效教学;学生主体;英语课堂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2-0082-02

教学目标是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依据,是教学活动的第一要素和基本前提。课堂教学目标则是一节课的灵魂和指南针,课堂教学目标偏了或错了,这节课的方向也就错了。课堂教学目标的制订是教师备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准绳和归宿,直接影响教学环节的设计和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陈静波,2007)。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目标是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然而在实际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那么教学目标是什么?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什么?怎样优化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针对这些问题,在下文中笔者做了进一步的思考和分析。

一、课堂教学目标及其功能

克拉克认为,教学目标是“目前达不到的事物,是努力争取的、向前的、将要产生的事物”。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之前所设想的行动和要达到的目的与期望(李广,2009)。设计课堂教学目标就是规划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这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课堂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具有导向、激励、调控和评价四大功能(皮连生,2005),它能大大减小课堂教学的盲目性、随意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因此,如何设计好课堂教学目标直接关系到能否进行有效课堂教学。但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对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不够重视,出现了很多设计误区。

二、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误区

在日常教学或教研活动中,笔者发现很多教师对于教学方法的探讨很重视,但却容易忽视教学目标的设计。有些教师分析教学目标的意识不够,能力欠缺,不能很好地定位教学目标,致使制订的教学目标过于空洞宽泛,缺少针对性;有些教师对教学目标设计得死板缺乏灵动性;还有些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表述不够规范或根本不制订教学目标等等。如果设定的教学目标出现了偏差,教师的教学活动必然是无的放矢,这样就难以保障教学效果。

通过大量教学实例和反思自身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计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学目标意识缺失

在现实教学中,有些教师没有足够的教学目标意识,导致教学活动很随意、盲目;不能积极地规划、预测教学任务的达成度;对于未达成的教学任务,缺少应对策略。甚至有的教师认为教学目标就是把教材教完,致使课堂教学变成了“跑教材”,这就陷入了“教材本位”和“知识本位”的误区。这样反而不能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有悖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限制了学生学业能力的发展。

(二)目标陈述主体错误

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学习结果,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所以在陈述时应省略“学生”一词。以下这两种表述都存在以教师为主体的错误,出现了“帮助学生...”和“培养学生...的意识”这样的句式:

A. To help the students learn and practise-ing form.

B. To cultivate studentsawareness of cooperation.

以下教学目标则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表述:

A. The students can practise and useing form.

B. The students can give some examples of the past perfect.

(三)目标陈述笼统抽象

由于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绝不能大而空、多而乱,应该是明确、具体、可行的,要易于课后检测和衡量学生是否达成目标。但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有的教师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得过于笼统和抽象,或者只是简单列出了一些词汇、句型和语法等知识点,教学目标中的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四要素没有得到体现。这样的教学目标是空泛的,不能具体指导课堂教学。

(四)目标设计缺乏层次

每个学生的英语学习程度是不等的,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针对学生的学习程度和水平作出分层要求,否则会造成教无所依、学无所从、学后无测的混乱局面。

例如,笔者曾见到这样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现在完成时的用法。这样的教学目标缺少层次,因为每个学生的英语语法程度不同,不可能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掌握现在完成时的用法。如果将教学目标设计为大多数学生能够掌握现在完成时的用法,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更具可行性。

(五)目标设计不全面

新课标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但在实际教学中,过于重视知识与技能目标而轻视或忽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现象不在少数,这就会导致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不全面这一问题。如若课堂教学目标仅关注知识点的落实,忽视教师的教学启迪过程和与学生的情感共鸣,就不能体现新课标的精神。还有些教学目标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设计上太过空泛,不能体现本学科的特色,更没有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

三、优化教学目标的设计

(一)提高教师的教学目标意识

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强化教学目标意识,系统研究教材和学情,设计分层目标,将教学目标意识落实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不搞“花架子”。积极开展校本研修,多听课,多和他人交流,在教中学,在研中学,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教学目标意识,努力做到将教学目标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此来促进教学。

例如,笔者参加过的一次公开课评课环节,大家都对这位教师的课赞不绝口,直到一位老教师的话给大家提了醒。老教师提到,这位教师的课堂目标设置不够准确,没能体现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刚刚称赞的教师这才意识到自己忽视了课堂教学目标这一重要环节,而这也给这位上公开课的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经过这次讨论,与会的教师们都注意到这个问题,并且会在自己的教学设计中避免类似的问题出现。而这些进步就得益于参加教研活动,大家一起讨论研究,让理论运用于实践。

(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新课标要求教师从学生出发,站在学生的角度去预设教学目标,完成教学计划,强调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目标并不是只由教师操纵,而是师生共同的追求。在课堂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促进培养学生的课堂主体意识。

例如,笔者有一次上公开课,文章的主题是关于流行乐的。考虑到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不敢大胆地说英语,再加上是公开课,更容易紧张。笔者便在上课前放了一首大家很熟悉的流行英文歌,有些学生面带笑容地听着歌,小声地讨论着,紧张情绪明显得到缓解。等到上课时,问有关这首歌的信息时,学生们兴致颇高,都能大声地说出来,然后笔者给学生一些提示,就很自然地导入到课文的学习,整节课的气氛很轻松活跃。所以,在设计课堂教学目标时考虑到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它能直接影响着课堂气氛和课堂教学效果。

(三)明确细化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和陈述绝不能抽象笼统,应该具体、详细。这样才能保障教学活动的合理安排和展开,也可使课后的教学评价具有可操作性。

例如,在一次阅读文教学的公开课上,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To help the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text.”笔者认为这样的目标就设计得太空洞。首先,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其次,“understand”这一行为动词太含糊,不易于观察和检测。再者,学生通过什么教学方法达到教学目的这一行为条件没有指出。最后,学生对目标所要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没体现出来。如若表述成“85%的学生通过快读和精读能够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大部分细节信息”这样会更明确。

(四)分层设计教学目标

为了体现新课标一切学生的发展的理念,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想到要分层设计,要多几把衡量的尺子,这样有利于培养不同层次学生对英语的兴趣。

例如,在教授“Advertisements”一课时,有教师设计了“学生能模仿课文为自己的产品写一篇小广告”的教学目标。笔者觉得这个目标就没能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如果设计成这样或许会更好:

1.一般学生能用所学的形容词(opinions or facts)写几个句子来描写自己的产品;

2.基础较好的学生能模仿课文,运用所学词汇和短语,为自己的产品写一篇小广告。

(五)一定程度上的动态生成

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师在课前通过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而制定的,但课堂上的情景是不可控的,一些意料之外的情景也会发生,有时会偏离原来设计的教学目标。所以,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目标时不能过于死板和偏执,要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和在一定程度上的动态生成。

四、结语

课堂教学目标规定着课堂教学活动的方向、进程和预期结果,是评价课堂教学效果的基本依据。因此,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是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关键。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材的内容,依据新课程理念,制定明确、具体、恰当和可操作性强的教学目标,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还要增强目标意识,精心设计每节课、每个教学环节的目标。总之,教师要将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培养、学习策略与技巧的建构,尤其是将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融合并贯穿于教学中,并以此为目标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和水平,最终达到高质量的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陳静波.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李广,杨宏丽.上好课应知应会[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皮连生,刘杰.现代教学设计[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周成海.现代教学理论与有效教学模式[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5]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编辑 司 楠

猜你喜欢
意识目标设计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BUBA台灯设计
有种设计叫而专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消防意识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设计之味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