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庆芳
“职业倦怠”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这一概念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登伯格(Freudenberger)在1974年提出,1981年,美国学者马勒诗(Maslach)确定了职业倦怠的三个核心成分,它具体包括:情绪衰竭(emotional exhaustion)、去人格化(depersonalization)和低个人成就感(reduc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情绪衰竭是指没有活力,没有工作热情,感到自己的感情处于极度疲劳的状态。它被发现为职业倦怠的核心纬度,并具有最明显的症状表现;去人格化是刻意在自身和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漠、忽视的态度,对工作敷衍了事,个人发展停滞,行为怪僻,提出调度申请等;低个人成就感是指倾向于消极地评价自己,并伴有工作能力体验和成就体验的下降,认为工作不但不能发挥自身才能,而且是枯燥无味的烦琐事物。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巴利A·法伯(Barry A·Farber)认为,引发教师职业倦怠的根源,主要有工作相关的因素和个人因素两个方面,他把“职业倦怠”称为“教育中的危机”。
一、文献综述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倦怠”一词最早出现在美国作家格林尼1961年所写小说《一个枯竭的案例》(A Burn-out Case)中。费登伯格、奎内思(Cherniss)、萨姆森(Samson)、法伯、马勒诗分别从临床学、组织行为学、社会学及历史学、批判性综合观点以及社会心理学等不同观点对“倦怠”进行了定义,概括起来主要有工作匹配理论、资源保存理论、社会胜任模型、努力—回报模型等四个方面。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综述
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主要围绕职业环境、人际关系和人口特征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作了研究。
职业环境方面,研究发现工作的环境因素对职业倦怠的影响巨大,尤其以工资、工作量及物质条件为甚。在好的硬件设施和物质条件下的工作者产生职业倦怠的几率和职业倦怠的程度明显低于物质条件较差环境下的工作者。此外,教师薪资低、非教学工作任务等也是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人际关系方面,教师的社会支持来源于学生、同事、学校领导,这些人群对教师支持的量的积累极大影响教师本身抵御职业倦怠影响的能力建设(Pines 1983)。
二、研究方法和工具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从兰州市抽取了11所学校,包括4所农村学校,4所城区中学和3所城乡结合区域的中学,抽取英语教师共117名,通过匿名的方式分次进行集体问卷测试。
(二)研究工具
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形式进行集体测试,本研究采用伍新春等依据BNI-ES进一步审定编著的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卷,以学校为单位,问卷主要从三个维度进行测试,即:1.情绪衰竭;2.去人格化;3.个人成就感。每个学校施测前使用相同的指导语并要求老师理解问卷项目时如实作答,问卷无时间限制,其次对收回问卷进行有效性筛查。
三、研究结果
(一)不同区域初中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状况表
(二)不同区域初中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差异研究
对上述表格数据稍加分析即可得出,初中英语教师这一群体正在遭受重度的情緒衰竭、中度去人格化和低成就感相互交织的职业倦怠影响,而且这一影响是普遍存在的。不同区域的初中英语教师之间职业倦怠程度的关系是:城区初中英语教师<城乡结合区域初中英语教师<农村初中英语教师。
四、讨论
城区初中英语教师授课对象的家庭情况普遍较好,学习资源极大丰富,家长对孩子教育较为重视和严格要求,投资力度逐年加大,对教师自身素质的要求更高,这使得城区初中英语教师较之城乡结合区域和农村初中英语教师被赋予了更高的使命,也面临更多、更大的压力,同时,也更容易获得家长、学生的认可和其他社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