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璇
摘 要:就小学数学课程活动来说,低、中学段侧重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到了高年级难度在不断增加,学科涵盖面也越来越广。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除了必要性知識和常态化内容外,教师应抓住“学用结合、情感体验、总结归纳、问题意识”等着力点,在善教乐学中不断促进教与学的和谐相长。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段和谐促进;着力点教学分析;探究反思
小学教育是人生之旅的奠基工程。在这一无可逆转的原始黄金时期,除了传授必要性基础知识、培养应有的基本技能外,教师更应本着战略与战术相结合的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的意识、能力与习惯为重点,为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打好基础、激发活力。就小学数学课程活动来说,到了即将升学的高年级阶段,基本着力点究竟在哪里呢?本文拟就如下几个方面,试对此作出一些策略性分析。
一、促进学用结合——培养儿童核心素养的必由之路
在学校教育中,“学用结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到了小学高年级阶段,它应成为培养儿童学科能力与素养的主抓手和常规项。比如“数形结合”,作为一种基本数学思想,对于引领学用结合的意识和行为大有裨益促进之效。以“三角形的内角和”为例。在课堂活动环节,教师通过“以两个三角板拼接成长方形”方式,向全班展示三角形“内角和”现象。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借助“数形结合”思想,或个体进行或小组合作,开展丰富多元的动手实践和学用结合活动。有些儿童借助纸张或卡片,把它们剪成“直角三角形”,再通过“折叠”来展示内角和。既融通了数形结合思想,又在学用结合中促进了创新。再如“轴对称现象”“鸡兔同笼”“多种图形组合”“植树问题”等,都能把数形结合和学用互动有机地融为一体。
二、深化情感体验——培养儿童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各类途径和方式,引领开展“情感体验”下的教与学活动,既可切实体现小学生的“自主学习”地位,又能在“手口眼脑”协调共进中不断培养他们“手指尖上的智慧”。以“圆面积推导公式”为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小学生以多人学习小组为单元,把小圆片平均分为若干个等份,并根据痕迹裁剪下来;在此基础上,把裁剪出来的图片拼成近似长方形的图形。值得强调的是,在这种情感体验过程中,为了尽量避免“结而不合”现象,教师首先预设好相关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自主操作较为复杂的图形。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无论对学生个体还是小组形式来说,都可在自我体悟、相互学习和共同探究中更好地进行启发与练习、内化与迁移。如果缺乏这种实质性的情感体验,又如何有效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呢?
三、引领总结归纳——培养儿童核心素养的实质抓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其意在于强调“善思善学、学思互动”的价值和意义。小学生到了高年级学段,除了培养自主学习和口头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概括和总结,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等能力。尤其到了总复习阶段,教师善于培养归纳与总结能力,对于提升学习效率、增强学生获得感来说,既十分必要又非常重要。比如,加工一批机器零件,A需要8个小时,B需要6个小时。现两人合作,A做了68个,问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对于这种“工程类”题目,教师可通过“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下的“一题多解”方法,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举一反三意识和总结归纳能力。此外,关于“习题类型”“解题方法”“寻找规律”“单元学习”等方面的总结与归纳,都是培养学科素养的重要平台。
四、强化问题意识——培养儿童核心素养的活力所在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所谓“疑”,即是指“问题”意识。不仅如此,“问题”是数学活动的核心,是走向创造与实践的活力。就小学数学活动而言,到了高学段教育,全面培养“问题意识”不但具有很大的可能性,而且到了“非培养不可”的重要时候。比如,在“圆的认识”教学时,教师借助动漫演绎如下:动物自行车比赛即将开始,小狗的车轮是圆形,轴在中心;小猴的车轮是圆形,轴不在中心;小兔的车轮是椭圆,轴在中心;小羊的车轮是正方形,轴在中心。面对这种情况,让小学生提出问题并预测赛事结果。过一会儿,在比赛开始但没有结束前,让小学生进一步预测结果,并说一说各自的理由。如此,既可培养良好的学习心态,又能在相互启迪中激发质疑主动性,对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有“激励、唤醒与鼓舞”作用。
总而言之,高年级教育是中小学过渡发展的重要时期。教师在做好基础项和常规项的同时,应善于抓住“学用结合、情感体验、总结归纳、问题意识”几个着力点,为培养儿童核心素养多作努力和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本华,胡志忠,张磊.对六年级数学课程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养成[J].北方文学(下),2020(8).
[2]朱晓磊,黄海跃,李柏华.小学高年级数学课程教学中面临的困境及其有效应对措施[J].教学与管理,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