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珍丽
摘 要:在推行语文课外阅读的实践中发现,由于多种消极因素的综合效应,许多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仍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形成对语文的整体认知,还不利于学生理解诗词文章的创作情感、表达方法、生活内涵,并且还会对学生学习其他学科产生不利影响。扭转这一现状,对全面提升农村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很大的意义和价值。就导致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低效、无效的成因展开分析,并探究如何改变这种现状。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
一、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低效、无效的成因
1.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心理偏差
很多教师都具有创新教学方法的意识,试图采取丰富的教学途径,创设灵活多样的教学背景来营造生动有趣的课堂学习氛围。但语文教学方法单一仍然是现阶段农村小学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一些教师拒绝推陈出新,导致课堂千篇一律,枯燥乏味;还有些教师盲目应用新方法,导致教学方法不适合此阶段学生的特点,缺乏重点导向性。
而且,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部分教师只注重语文教材和考纲上的内容,对于课外阅读这一语文核心能力的培养表现出淡化情绪。从教学心理上就对课外阅读产生了轻视感,无疑会导致启蒙阶段的学生也轻视阅读。同时,小学生本身自控力较差,教师完整教授课堂内容都是一大难题,对课外阅读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2.学生阅读兴趣淡薄,少主动多被动
阅读启蒙阶段的小学生普遍面临一个难题:识字有限,且自我行为多由兴趣驱动和支配。这两个特点导致学生面对长篇大论的文字时产生恐惧感和抵触感,读起来枯燥无味、晦涩难懂,无法满足小学生视觉和听觉的需求。面对巨大的阅读障碍,学生早已失去了继续阅读的兴趣和动力。
3.阅读资源有限,获取知识途径单一
由于经济、交通等原因,许多农村学校阅读资源储备不足,部分学校虽然建有图书阅览室,但并未对学生开放。而学生及家长本身也缺少资金去购买课外书,这就导致“无处读、无书读”的局面。学生缺乏课外阅读资源,只能依赖语文课本上节选的有限内容,提升阅读能力更无从谈起。
二、提升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的策略分析
1.合理运用信息化平台
语文教学不是只依靠课本就可以完成的,而是要建立丰富的课堂资源,进行有效的课堂拓展。教师合理运用网络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上,一方面可以搜集符合學生年龄段特点的课外阅读资料供其阅读,另一方面可以和其他地区的教师进行交流学习,共同探讨低段学生语文阅读的教学方法。再者,由于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主导,逻辑思维不发达,教师可以搜集相关的动画视频辅助文字阅读,搜集同类型的其他文章进行延伸拓展。将课外阅读渗透其中,潜移默化,让他们对课外阅读产生兴趣。
2.探索多样化教学方法,增强学生阅读意识
小学生面对文字性的东西往往缺乏主动性,更倾向于参与到图片、动画、故事这类能够对视觉和听觉造成冲击感的事物中。教师更应该挖掘多元化的教学渠道,将适合启蒙阶段学生学习的一切有利资源进行撷取和利用。例如,以寓言故事作为课外阅读的辅助材料。寓言故事内容简短、结构简单,生动曲折的故事能够很好地契合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且对学生认知的形成具有启迪作用,让学生萌发课外阅读的主动性,在读故事的过程中形成头脑和心灵与书本的对话交流,了解语文字词句和修辞手法之间的触碰所产生的美妙火花,令儿童的阅读兴趣和能力培养变得简单而有效。
3.创设多样化的阅读途径,丰富学生的感官体验
阅读积极性的培养需要积极环境的烘托和辅助。一方面,教师要合理进行课堂设计,留出充足的时间供学生理解和阅读;另一方面,教师要创设多样化的阅读途径和氛围,让学生在适宜的环境中进行阅读。如可以举办亲子阅读活动,加强学生与家长的互动交流,在亲情氛围中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再如,可以举办阅读笔记分享活动,让学生将自己阅读的书籍讲给全班同学,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阅读是一项“内收外展”的能力,“收”即为理解作者的心境,获得字词句应用的方法,“展”即为将获得的知识化为与外界沟通应用的能力。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这其中需要“家校社”共同努力,丰富阅读资源,创新教学方法,培养阅读兴趣,建立阅读习惯,能阅读、会阅读、爱阅读所带来的益处是不容小觑的。
参考文献:
[1]杨联正.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调查及指导策略[J].学周刊,2021(2):75-76.
[2]杨鹏英.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分析与思考[J].学周刊,2021(4):51-52.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促进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的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20]GHB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