钳立锋
摘 要:在核心素养理念的影响下,学生的主体地位日益突出,如何将主体意识化教学渗透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主体意识化教学主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学科思维的融合,旨在引导学生在固有认知的基础上发展理性思维,从而为强化学生的学科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具体到高一物理教学中,教师更应该加强对主体意识化教学的重视,这样不仅能够为今后的教学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还能促进学生物理素养的显著提升,从而更好地实现高中物理教学的根本目标。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一物理;主体意识化教学
主体意识化教学作为一种创新性的教学模式,主要强调了学生主体的意识作用。从教学本质上来说,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一直处于主体地位,任何教学方式和方法都要作用于教学主体,这样才能强化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从教学目标来看,任何一门学科的教育目标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念意识,教育者只有在学生原有的认知上进行有效性、针对性的指导,才能实现教育效率的最大化。为此,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我们必须在高一阶段加强主体意识化教学,这既是实现物理教学根本目标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落实核心素养基本宗旨的必要条件。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积极开展生活化教学
物理作为一门实用性学科,主要的知识点来源于实际生活,而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基础和生活经验,其物理意识已经初步形成。[1]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生活化教学增强学生的理性认知,争取在提高主体意识化教学有效性的同时,也能强化物理教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为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创造良好的条件。例如,在教学“摩擦力”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准备两个碟子,分别放入数量相同的铁球,一个碟子的表面是光滑的,另一个碟子的表面沾满尘土,让学生用筷子夹出铁球,谈一谈自己的感受。通过这种生活化活动,学生能够直观地意识到摩擦力的作用,这很容易让学生联想到生活中一些其他的現象,比如粉笔无法在玻璃上写出字来、推沙发不一定能推动等,这些生活现象都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摩擦力的本质,学生在原有感性认知的基础上学习就会显得十分容易了,同时也能透过现象看到物理知识的本质,这对强化学生的物理思维是极为有利的。
二、立足学生的认知特点,注重意识的形成过程
对于高中生而言,他们正处于思维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于简单的物理现象能够进行自主探究,并获得正确的结论。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必须要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机会,注重学生物理意识的形成过程,以便促进学生物理综合能力的显著提升。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许多教师一味地追求教学进度,忽视了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没有在学生原有意识的基础上进行推动和发展,而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帮助学生树立物理思维,这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高中生的认知规律。[2]为此,物理教师必须要立足学生的认知特点,不断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让学生在错误认知中总结经验,不断强化学生正确的物理意识,以便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在教学“牛顿第一定律”时,高中生对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论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教师可以将初中的理论内容引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对比过程中形成正确的物理意识。从定律的本质内涵上来看,初中主要强调了物体的惯性,而高中更加侧重于惯性与质量的关系,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深化认知,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物理意识。
三、考量学生的个性差异,强调意识的个性特点
此外,在开展主体意识化教学的过程中,物理教师还需要考量学生物理意识的个性差异,针对学生的物理意识进行针对性指导,争取在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的同时,也能落实因材施教的基本要求,从而切实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3]例如,在教学“力的合成”时,有些学生是从合力的角度看待问题,有些学生则是从分力的角度看待问题,而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作用效果上的等效替代,因此这两种角度都是正确的。为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教师需要从不同角度对学生的物理意识进行推动,这样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特点,从而提高物理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推动学生物理意识的发展要比培养新的物理意识的效果好得多,而且也更容易一些。这就要求物理教师必须要认识到主体意识化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高一阶段加强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和激发,引导学生在原有物理思维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争取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同时,也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显著提升,从而将我国物理教育事业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丁立沣.核心素养下的高一物理主体意识化教学探究[J].湖南中学物理,2018(5):34-36.
[2]郝明勇.浅谈培养高一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思考[J].学周刊,2018(1):44-45.
[3]张伟.浅谈核心素养下的高一物理主体意识化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7(6):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