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机制在班主任队伍管理中的实践

2021-08-27 08:22徐丽芳
文理导航 2021年23期
关键词:激励建构管理

徐丽芳

【摘 要】激励机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在中学班主任队伍管理中,通过对表现良好的教师予以奖励,可以规划出高效的人才激励模式,激发教师队伍的整体干劲,促使各班主任教师能够发挥出自身最大的价值,在工作当中实现人生抱负,让学生能得到教师的充分培养。

【关键词】管理;激励;建构

激励机制是指通过一系列奖励措施,激发成员的上进意识和创新意识,目的让班主任队伍树立正确的教学意识,鼓励教师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出教师的责任感和主体意识。它有利于实现学校所制定的教学目标,让中学管理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从而使学校整体向好发展,促进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激励机制能够顺利运行的关键在于学校领导层是否制定出合理的班主任工作考核标准和激励模式,并较好地完成教育、教学、科研、人事、行政和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取决于班主任及其群体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及积极上进、团结奋斗的精神。现结合我校的实际,就运用激励机制加强中学管理方面作一些初步的探索研究。

笔者以为,在初中管理中激励机制有以下主要内容:

一、提高领导者的行为激励

(一)形象激励

形象是目标,形象是方向。不同的形象代表了不同的人格气质和工作方式,只有具备良好的专业形象,才能体现出班主任的工作面貌和精神面貌,并促进身边教师一同积极奋斗,为教育事业而鞠躬尽瘁。我校领导班子依据选拔干部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原则重新调整后,首先加强了领导班子队伍建设,提出了凡要求教师做到、做好的事情,班主任必须也能更好完成,这有助于激发班主任队伍的奋斗意识,让班主任做好普通教师的表率,让班主任在教学和管理方面能够更进一步,并使其团结起来,共同按照学校领导层构划的教育蓝图前进,并形成良好的班主任工作氛围。

(二)作风激励

班主任的作风管理十分重要,良好的工作作风不光能提升学校形象,也能帮助班主任顺利开展相关工作,让学生和教师都能够学习班主任的优秀作风。班主任在学生和家长面前代表着学校的形象,如果没有良好的作风,学生和家长都不会满意,各学科教师也会不服从班主任的领导。因此班主任应本着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掌握科学的工作管理方法,本着对学校、学生、家长、教师负责的态度,积极处理各方提出的问题,满足各方面的要求,并要谨慎行使班主任的权力,积极履行班主任的义务,对于学校中重大事项要积极参与,并建言献策,对于学校中小事要落实到位,并不断提升优化。这样班主任的各项工作才能更加有序展开,并推动学校管理效率的提升,形成良好的班主任工作氛围,为学校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情感激励

每个人都会犯错,无论班主任在工作当中如何仔细,都有可能出现疏忽和问题,作为年级领导,要对班主任多加体谅,及时了解班主任的工作状态,帮助班主任解决各种棘手问题。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年级领导也要平等对待班主任和各学科教师,与班主任队伍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坚决避免官僚主义思想在学校内蔓延,而要本着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态度,一起为学生和学校出力,促进学校的积极发展。这样班主任队伍也才会配合年级领导开展工作,并协助领导处理好各种大事小情,让学校工作系统得以高效运转起来。年级领导也应多听取班主任队伍的意见和建议,并对此重视起来,率先改掉自身在工作中的问题,为班主任队伍树立良好的榜样。

二、构建合理可行的规范激励

(一)目标激励

目标是个人奋斗的重要动力来源之一,但目标的制定十分考验学校领导的管理水平,如果目标设定过高,会使班主任产生畏难情绪;目标太过容易,无法有效达到激励目的。因此目标的制定应该合理科学,并与学校和学生的现实情况结合在一起,激发班主任完成目标的决心,使其通过有效方法快速达成目标。学校还可以按照时间制定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或对目标完成难度进行分级,从而减轻班主任完成目标的压力,让班主任能够提前掌握大致的目标内容。学校还应随时把目标实施情况通报给班主任,比如每周对学生就餐、寝室就寝纪律进行一天一公布,一周一反馈,一月一表彰的过程,由于目标明确,责任到人,因此能激励大家为实现目标竭尽全力。同时大家为实现目标以高涨的热情,也提出了许多具体的建设性意见,其中优秀班主任一带一,带动年轻班主任教师不断地成长。这样整个学校的面貌才会焕然一新,学校各系统之间的运作才能更加融洽。

(二)工作激励

每个人都有性格和能力上的优势,在班主任队伍管理过程当中,应积极发挥每个班主任的自身特点和优势,结合实际教学需要、学生需求和学校要求,给各个班主任分配合适的班主任工作,尽量让每位班主任都能做到擅长的工作,减轻班主任的工作压力,使班主任在不断发挥自身优势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自身各方面的能力,从而有自信和决心来迎接更加困难和复杂的工作任务。在肯定班主任的工作成果和辛苦付出的基础上,也应对班主任完成的工作进行全方位评价,一方面要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使班主任能够再接再厉;另一方面要全面分析班主任工作中的缺点和问题,帮助班主任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补足工作中的短板,使班主任感受到学校的关怀和培养,从而起到激励班主任继续努力工作的目的。

(三)制度激励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管理者要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从学校实际出发,制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如我们年级组会经过行管委会讨论,全年级的全体班主任会议讨论,通过全体教师普遍认可的《班主任工作考核方案》《教育教学奖惩制度》《班主任考评制度》和《班級考核制度》等一系列考核考评管理制度,这些制度规范、具体、明确,采用了具体量化的办法,如学校根据《班主任工作考核方案》每学期对班主任工作进行量化赋分。最后根据班主任所得学期总分对每位班主任按年级进行考核。如果年度考核总分相同,则参照月度考核总分、班级奖励加分总分、班级学生成绩赋分依次排序。具有可检性,使班主任做到心里有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从而有效地克服了学校管理的随意性、盲目性、不公正性,为规范办学行为,依法治校奠定了基础。制度具有较强稳定性,但很容易因跟不上学校的现实工作情况而变得难以执行,因此学校应根据校内工作的具体变化作出持续的调整,使制度激励的具体内容能够符合班主任的实际工作情况。

猜你喜欢
激励建构管理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建构游戏玩不够
高职院校化工总控工技能大赛的培训模式与对策分析
EVA价值管理体系在S商业银行的应用案例研究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