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宇博 吴哲 孟婧莹 安泰吉
[摘 要] 思政课是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课程,满足了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沉浸在思政课中,学生就像一颗浸泡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环境中的种子,一天天地成长、进步。由于思政课的地位非常重要,在信息日新月异的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应该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到课堂之中,让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让学生具备时代精神。以“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的教学为例,从“呈现案例,自主探究”“建立小组,协作探究”“回顾案例,内化理论”三方面出发,浅谈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思政课的有效应用,以期有效促进大学生中国精神的培养。
[关 键 词] 高校思政课;案例教学法;呈现案例;建立小组;回顾案例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4-0134-02
案例是人们在生产生活当中所经历的典型的富有多种意义的事件陈述。案例教学法是以学生认知经验为指导选择符合教学内容的代表性案例,以案例为基本素材引导学生分析、探究、思考、讨论,在一系列自主活动中完成既定教学目标,内化知识与情感,提高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一种教学法。由于案例教学以实际生活中发生的事件为基础,以体验探究为主要形式,非常符合以思想教育为核心的思政课。因而,案例教学法是高校思政课的主要教学方法。在高校思想政治课堂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提高综合能力和个人素质,有助于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鉴于此,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以“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为例,我探究了案例教学的一般步骤。
一、呈现案例,自主探究
俗话说:“谋定而后动。”案例教学法是以阅读材料为基础的体验探究式教学模式,如果不知道材料讲些什么,学生又如何激活自身的认知经验,从而展开思维发散式的高效探究活动呢?因而思想政治课堂上案例教学的第一步是呈现案例,引导学生独立阅读案例,了解材料内容,从而激活原有认知经验,展开自主探究,获得关于案例的有用信息,提炼自己的观点,进而完成原始性的思想认识,奠定深入探究的基础。
以“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的教学为例,本章的学习目的旨在使大学生在正确理解爱国主义内涵的基础上,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化为效国之行。因而,我就依据教学的目的,并经过精心选材、策划,将学生带入所选择的典型案例的具体情境中。
具体来说,在案例教学的初始阶段,首先,我提供了与教学内容、学生认知相符的一段案例材料,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案例材料如下:2018年10月11日下午,在边境扫雷行动中,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贵州籍排雷兵杜富国对战友大喊:“你后退,让我来!“就在进一步查明情况时突遇爆炸,杜富国英勇负伤,失去双手和双眼,同组战友安然无恙。杜富国的伤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人们通过各种形式向他表达慰问。国防部评价说:杜富国同志面对危险、舍己为人,用实际行动书写了新时代革命军人的使命担当。2019年5月22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杜富国同志“时代楷模”称号。其次,我提出问题:“阅读了材料,你有哪些感触和收获?”学生1说:“看到杜富国的光荣事迹,我想到了战国时期孟子的一句话:‘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杜富国用自己的行为,诠释了什么叫舍生取义,在关键时刻,他对战友说:‘你后退,让我来!随后爆炸使他失去了双眼、失去了双手。但他用自己的身体扫除了黑暗,为我们留下了光明。”学生2说:“一个伟大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杜富国就是当代社会的英雄。在面对危难的时候,他没有退缩,而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我们展示了他当军人的初心。他把自己的一身热血洒在了祖国的土地上,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一生执着的信仰!”学生3则说:“如今,我們前所未有地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接近这个世界舞台的中心。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绝不会轻松,它需要我们这代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用自己的青春去奋斗、去拼搏,需要我们像杜富国一样,义无反顾地挺身而出。”
这样,我以问题为触发认知经验的“机关”,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学习相关资料,积极发散思维,调动情感,探究了杜富国身上的高贵精神,为中国精神以及中国精神作用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总之,“呈现案例,自主探究”是思政课上案例教学的第一步。
二、建立小组,协作探究
思想政治课是思想、精神层面的课程,在事件体验中升华情感是树立价值观念的一般过程。因而,基于案例教学法的思政教育,必然要经历浅显认知—深度探究的固定程序,在浅显认知中感性熏陶,在深度探究中深刻认知。鉴于此,案例教学法的第二步是建立小组,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分享、交流,进行思想、情感的碰撞,协同提炼一般性的价值观念,进而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
还是以“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的教学为例,案例教学的中间阶段,我组织了合作学习,通过建立小组引导学生协作探究,深挖案例背后的精神意义。
首先,我要求学生自由分组,组建几支案例探究小队,形成群体探究环境。同时要尽量保证各小组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小组成员之间能够实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其次,我提出一些综合性的问题,如“杜富国的案例与中国精神有什么关系”“中国精神是什么”“杜富国身上体现了什么样的中国精神”等,引导学生思考案例和课题内涵之间的关系。然后,我以材料为切入点,让各小组展开中国精神的深刻探究和讨论,学习和体会中国精神的内涵。如学生4说:“中国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学生5说:“中国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厚精神资源,是一种具有凝聚力的精神力量。”学生6说:“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是中华民族的魂。”学生7说:“中国精神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学生8说:“中国精神就是杜富国的‘让我来的精神,是面对祖国的挑选义无反顾、面对事业的选择一往无前、面对艰难困苦首当其冲的精神。”最后,我以“中国精神”为主题,让各小组分别写一篇新闻稿,新闻稿要体现出中国精神带来的中国发展。而后,让各小组分别派出代表到课堂中展示并演讲新闻稿,从而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中国精神和案例内涵的认知,弘扬和传承中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