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洁 张莹
[摘 要] 对外军事培训是新形势下我国外交工作的重要部分。对外军事培训课堂授课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我国的国家形象和国际地位。提高培训课堂教学质量是军校培训单位必须重视的工作之一。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模式以及建立健全的考核机制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关 鍵 词] 对外军事培训;课堂教学;课程体系;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E1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3-0124-02
对外军事培训(FMT,Foreign Military Training)是我国军事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维护国家和军队良好形象、帮助友好国家提高国防能力、培养国际友好人士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我军对外交往更加频繁,培训任务会日益繁多,对培训质量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课堂授课是培训任务的主要载体,如何培养合格的对外军事培训人才,如何提高对外军事培训的课堂教学质量,采取何种模式是承担培训任务的教员所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资源优化、模式创新
(一)优化课程设置
对外军事培训课程的设置包括公共课、专业课和选修课三类。公共课主要是以使学员能够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国情为目的。专业课以学员学习本专业的知识及实践操作为目的。选修课主要是培养学员广泛的兴趣爱好等。在课程的设置方面,一要充分考虑学员的实际需求,了解他们真正想学什么,我们就教什么。二是要合理安排课时。总的指导原则是以专业课为中心,以公共课为基础,以选修课为补充。在专业课方面,信息化时代对对外军事培训的“教”与“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当今世界各国兵器更新换代很快,学员的学习需求也会随之变化,我们应当在不违反保密要求的原则下,及时调整课程设置,适当增加一些西方先进武器的原理、构造、维修方面的教学内容,使外军学员能够学到新知识。要合理设置实践教学环节,让他们真正掌握一些实用技能。要全面设置课程,让学员全面了解相关基础知识和原理,提高理论水平。
公共课和选修课要充分考虑学员的实际水平和学习差异,了解来自不同国家学员的兴趣和爱好,使开设的课程能满足不同背景学员的学习兴趣和个人爱好。
(二)改进教学教法
参加培训的学员来自不同的国家,其专业知识和认知水平有所差异,有的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的理论基础较好,如果一味采取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按部就班地讲课,课堂授课效果就不会很理想。教员在授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员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例如,采用“分层教学策略”和“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任务驱动法”就是将教材上相对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若干更加具象和有现实意义的“任务”开展教学。采用任务驱动法开展教学旨在让学生通过完成若干“任务”实现对理论知识或专业技能的了解和掌握,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傅格,李梅,2016)“任务驱动法”主要基于两点:(1)任务的设置。学习任务的设置要充分考虑学员现有的知识水平,不能过于简单,这样就失去了探索和思考的意义;也不能过于复杂,这样会挫伤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员在设置学习任务之前,必须对学员的认知水平有充分的了解,前期可采用问卷调查、测试、访谈等研究方法,使任务的设置符合学员现有的认知水平。(2)基于小组的协作探究式学习模式。任务的完成需要小组协作。对培训学员的分组要考虑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差异,以及不同学员的个性特征,确保每个组有一个基础较好、动手操作能力较强的学员,以便更好地完成小组任务。通过设置学习任务,培养学员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索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员的思辨能力,鼓励积极实践,提高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基于小组的案例式和研讨式教学模式,也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增强了学习效果。
(三)提高翻译水平
翻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集语言、文化、军事、社会等众多知识和学科为一体,涉及诸多领域。一名合格的译员需要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扎实的翻译理论以及严谨的工作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译员需要具有坚实的语言功底,这包括英汉语言本身的修养以及对双语异同的敏锐把握。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多读中英文文章、著作,通过阅读增加词汇量,积累地道的表达法,提高对两种语言的敏感性。同时,译员还要学习、跟踪前沿翻译理论,学习翻译技巧。任何一个译员的翻译实践,小到一个词的处理,大到篇章的组织,都是在一定翻译观的支配下进行的,了解并掌握基本的翻译理论,不仅能够解释许多翻译现象,而且能够帮助译者提高翻译能力。此外,译员应该具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译员必须善于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研究所译的内容,对那些有损国家尊严和人民利益的要坚决加以抵制和批判。译员也要意识到自己肩负的使命,树立兢兢业业、认真负责的态度。
在对外军事培训的课堂教学中,由于语言障碍,译员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课堂翻译是克服“语言障碍、体制差异和文化差异”的桥梁,而翻译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质量。课堂翻译专业性较强,知识较为系统,这对译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译员翻译能力的提升是培训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精准翻译也是翻译工作者长期以来追求的目标。
二、传播中国文化,增进国际友谊
(一)课堂内外的文化传播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独特的魅力。许多留学生对中国文化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了解中国文化也是他们来华培训的目的之一。但是,如果一开始就向他们讲孔子、儒家思想,他们会一头雾水,认为中华文化晦涩难懂,从而失去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坚持先易后难,以点带面,采取“专题模块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先从最贴近生活,同时容易引起他们兴趣的购物、就医、交通再到中国功夫、饮食文化、旅游等入手,让他们先从这些方面进行感受,引起好奇心,引导他们主动了解和学习中华文化。
(二)“感同身受”式的情感共鸣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语言和文化不是抽象的,而是具象化的、生动的。在课堂授课中,可以采取案例教学法,由浅入深,从中国人妥善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和国际关系的大事中选取经典案例,讲解中華文化的奥妙。在讲解中国军事文化方面,可以选用《孙子兵法》等书籍,既能提高外军学员的军事谋略能力,也能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同时,可以将课堂改到室外,通过参观、见学等活动,使学员亲身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三)“求同存异”式的文化认同
在传播中国文化的同时,一定要让学员认识到文化差异的存在是合理的现象。没有一种文化高于另一种文化,也没有一种文化低于另一种文化。文化传播不是文化侵略,而是在求同存异基础上的一种文化认同感,只有建立了这种文化认同感,才能真正建立良好的国际友谊。真正的文化影响是一种价值观的力量,因此,在传播中国文化过程中,我们一方面需要挖掘传统文化 的精髓,使中华文化和价值观念能够真正对世界产生深远的文化影响;另一方面要发掘中国文化的现代因素,创造出能够展现现代中国的新的文化符号,向世界传达一个完整、准确的、既传统又现代的中国形象,使外军学员更好地理解和认同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我们需要向世界积极推广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传播和平的中华文化价值观,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和谐的、内敛的、非侵略性的、主张和平共处的文化传统,将具有中华文化魅力的生存理念深入世界民心,不仅有利于中国“软实力”的稳步提升,而且必定会促使周边和平“软环境”的形成。
三、建立健全的考核机制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有效的考核方式是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若要提高对外军事培训的教学质量,创建严格的考核方式是十分重要的。考核方式可根据不同的课程进行设置。例如,实践类课程侧重于实践操作,要求学员熟悉所有的操作步骤,同时能完成实践报告。理论性强的课程除了闭卷考试外,还应要求学员在平时的学习中做陈述展示,这项技能在今后的工作中也尤为重要,这对提高学员的自我陈述能力和巩固所学知识十分关键。
(一)测试
考试分为开卷和闭卷两种。开卷考试通常是开放性的问题,重在启发学员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学员的思辨能力。闭卷考试主要是客观题,考查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一般60分及格,没有通过的学员可以在特定时间进行补考。
(二)论文
论文的写作考查学员的专业综合能力和对专业领域前沿知识的掌握情况。论文的选题要新颖,避免“老生常谈”,要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学员在选题时,也可结合自己国家的国情,寻找合适的切入点,合理运用所学理论表达自己的观点。论文要以规范的形式书写,可以引述他人的观点,但要明确标明出处。
(三)陈述展示
要求学员单人或多人走上讲台,利用自己制作的幻灯片就专业领域内的某一课题来做陈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允许其他人提出质疑并能解答。陈述展示的方式可以培养学员清晰的思路,也是另一种讨论式的学习交流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对外培训工作一直以来的工作重点,也是承担培训任务的教员们关注的研究课题。教学质量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不断反思、提高、检验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还要考虑对外军事培训的特殊性,从而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通过课堂的不断检验,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伟民,季压西.军事外训教学中教、译员配合问题浅议[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6(S3):329-330.
[2]傅格,李梅.试分析大学英语教学中任务驱动法的运用[J].才智,2016(35).
[3]李树军,高永胜.依据教学规律搞好外训教学[J].海军院校教育,1999(3):51-53.
[4]马新铎.译员在外训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科教文汇,2009(1):136.
[5]孙金富,陈新民,俞春华.国际军事人力资源培训研究[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0.
编辑 常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