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人文阅读的若干思考

2021-08-27 14:37梁韶萍薛雅元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应用措施影响因素

梁韶萍 薛雅元

摘 要:当前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阅读大环境缺失,阅读动机不足,大学生的人文阅读量日益锐减已然成为这个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的学生阅读问卷调查以及图书馆2020年度阅读报告的分析,了解到人文阅读存在的问题之后,借助“个体化”理论,思考大学生人文阅读状况出现的原因,以此提出提升大学生人文阅读与人文素养的相关举措。

关键词:大学生人文阅读 影响因素 应用措施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阅读生活也随之有了更多的选择。如今大学生成长的环境与60年代、70年代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有着明显的不同,他们是与互联网一起成长起来的群体。但是在另一方面必须要认识到,人文阅读现状是不容乐观的。著名教育家温儒敏强调:“少读书、不读书就是当下‘语文病的主要症状。” a先生所指就是人文阅读如今之现状。本文以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大学生阅读情况为基础,分析人文阅读在信息化浪潮中的处境,并通过对“个体化”理论的研究,进行一定的思考,以此延伸提出相关举措。

一、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大学生阅读情况现状

在我校图书馆的2020年度阅读报告中可以看到,借书总量达到265312册,这样的数据无疑可以更好地认识大学生的人文阅读现状。我校图书馆曾在2020年“423读书日”期间,面向全校学生举行了线上调查问卷,此问卷也为此次研究提供了莫大的帮助。

(一)人文阅读深度的缺失

从图书喜欢类型数量对比图来看(图表1),在图书的选择上,小说占到了24%,励志书籍占到了18%,而文学名著、哲学、诗歌、艺术这样相对具有人文深度的作品却显得岌岌可危。由此可见,在人文阅读的过程当中,人们更倾向于一些理解难度不是特别大,阅读深度不是特别晦涩的书籍。

而在课余时间分配图中更可以看到(图表2),学生的整体阅读时间是非常少的,大家的课余时间也完全由娱乐、朋友圈、网上购物等活动占据。阅读时间的锐减,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阅读上出现碎片化阅读或者快餐化阅读的情况发生,人文阅读的缺失以及人文阅读深度的缺失是不争的事实。

(二)人文阅读范围的狭隘

从我校2020年图书馆借阅频率最高图书来看,人文类书籍局限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图书榜单持久不变,学生的阅读难有取舍。由此可见,学生的阅读范围狭小是根深蒂固的,休闲杂志、时尚杂志、快餐文章依旧完全侵占学生为数不多的阅读时间。

(三)人文阅读动机的功利

在我校图书馆的分类图书借阅排行中(图表 4),功利化阅读更加明显。投资指南,求职宝典等类型的图书屡见不鲜。功利化图书把阅读完全禁锢在浅层次的范围之中,学生的读书带有强烈的目的性,为了应付考试和日后求职。功利化的阅读容易使人沉溺在浅层次的生活情境上,从而放弃获得全面深刻认识自身和世界的机会。

二、当代大学生人文阅读存在问题的原因

从数据中,可以看到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阅读深度不够、范围狭隘、功利性明显等问题,从而探究当代大学生出现此问题的核心指向。从《温儒敏谈读书》整部书可归纳出其中心观点,人文阅读率持续走低是在信息化蓬勃发展的作用下由个人精神生活的不断萎缩所导致的一种必然现象。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由于转型速度过快且现代社会呈现加速发展趋势,导致人文阅读处在困窘之中。

(一)高等教育专业制度对人文阅读的侵蚀

高等教育专业制度是国家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学制本是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学制系统开始分化,专科、本科、研究生的层次划分开始明显。为了选拔人才,各层次都开始被动的增设入学门槛,于是规范而统一的考试制度形成。温儒敏先生曾这样概括考试和阅读的关系:“太过功利化的阅读(主要面对考试),目标过于明确和死板的阅读要求(比如一定要求学生做笔记,或者就是为了提高作文成绩,等等),不但不能提升学生的兴趣,反而可能煞风景,扼杀阅读兴趣。”b人文阅读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考试选拔的影响,学生被局限于自身的教育专业之中,人文阅读也就日趋被打压。

出于对我国国情的考虑,人文阅读往往为了自身的社会责任而与学校教育专业制度一起顺从于社会发展。表面上看,人文阅读与高等教育专业制度是平行发展的,其实两者更像是主动与被动的关系。相比于教育制度对个人的外在属性而言,阅读是人的主观的活动。教育制度规范的是人,而这一点也恰恰是社会所忽略的,高等教育的自主性可以打压人文阅读,反之也可以引导。

(二)学生就业焦虑对人文阅读的影响

2020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现:18-34岁的青年的焦虑平均水平高于成人期的其他年龄段,无业、失业、退休人群的抑郁水平最高,其次是学生群体,主体是大学生。正因为就业的巨大压力,学生群体的阅读时间也自然而然地被压缩,学生阅读的功利化倾向也就越来越明显。

关于“就业焦虑”对人文阅读的影响需要有两个方面的认识。一方面是外在社会带给自身的一种焦虑影响,另一方面是自身自发地形成的焦慮影响。前者具有普遍性,当社会高速发展形成一定的内在逻辑时,会给逻辑之外的人带来巨大的压力,人文阅读自身的特性也使得其不被重视。后者是从自身的角度出发,个体自发形成的焦虑影响其本人的社会活动时间碎片化。显而易见,人文阅读是一件消耗时间的事情。学生在就业前以及就业后都有着非常大的压力,他们或被动或主动地放弃阅读成为必然。

(三)传播的多元发展以及娱乐化倾向对人文阅读的冲击

人们可以选择的娱乐项目越来越多元,于是阅读本身受到的冲击就越来越大,尤其是社会进入到了自媒体时代,大家成为信息的享受者、传播者,甚至是制造者。个体的身份变化增多,自主选择的权利增大,自我已经不再局限于阅读来认识世界,现代资讯的多渠道发展毋庸置疑。在文学阅读活动中,存在着由文本的艺术水准、结构形态构成的一种力的式样和由读者的审美经验与期待视野构成的另一种力的式样,当两种力的式样在阅读的动态过程中相互调节,达到异质同形时,便构成了成功的阅读。由此过程所产生的难度可想而知,阅读本身的审美过程势必导致人文阅读量下降。

其次,在当下的新闻媒介和影视节目当中,人们越来越注重娱乐因素对大众的影响。一方面,人们开始习惯于比阅读更轻松的方式接受信息,在各种原因的影响之下变得浮躁且泛娱乐化;另一方面,原有的优秀人文作品不再完全适应新的时代,现有的人文创作也走向浮躁,难以满足大众需求。优秀的作品锐减,快餐创作盛行,真正可以抓住时代脉搏的作品屈指可数。

(四)大众文化对人文阅读的削减

新媒体为大众提供了交流的契机,自媒体时代的狂欢之下,人们开始解构社会,颠覆传统,当大众的思想形成之后马上被新媒体作为媒介加以利用,大众文化形成了。大众文化本身并不代表大众从内心里真正需要的文化。相反,它反倒成为在“自由民主制”的粉饰下受商业利益驱使的产物。大众文化是资本与现代科学技术联姻而大肆进攻抢占文化领域的产物,人文阅读成为最直接的牺牲品。新时代的叛逆也是对原有的人文阅读的消减。人们开始在社会的内在逻辑中找到脱离读书而生存的方式,对阅读进行挑战。大众文化中的叛逆精神对人文阅读开始不再信任,人们开始或多或少地忽视人文阅读的魅力。群体的逆反比想象中的还要危险,它作为巨大的隐患一直潜伏在大众文化之中。再加上社会的信息高速共享,当一种声音发出之后会完全融入一个群体当中。从这个角度来看,人文阅读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三、改进当代大学生人文阅读的对策

不难发现,在谈及人文阅读存在问题的原因时,自始至终都是立足于“个体化”理论,所以当在论及对策之时也会紧紧地围绕其理论来提出相关设想。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陈晓明曾经提到过,越来越多的人对碎片化阅读开始从批评渐渐地转向接受并思考这个问题。或许当今阅读方式的引导可能让新一代的教育形成另外一种知识构成与知识组合的方式,同时在引导过程中应给予最大的理解和利用。

(一)通过通识教育提高大学生人文阅读的地位

通识教育是提高人文阅读地位的重要一环,它的教育目标是: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中,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大学生将不会局限于自己的专业知识当中,在知识的整体推进中挖掘知识本身的体系,当整个教育系统都开始重视通识教育的时候,会在无形中为学生减少就业焦虑。

在引领的过程中应该利用碎片化阅读来让人文阅读本身更加趋于完善,让碎片自成体系从而使学生拥有自主选择空间,便会打破阅读阻碍,从自身出发将个体组建于社会本身。提高学生学习综合知识的积极性,一方面可以提供多样化的专业人才,又能使人文教育发挥其功效。同时应注意,通识教育的本质是日常生活经验。即便对于人文阅读,通识教育能够提供一个将生活与文化联通起来的交汇点,但也只局限于非常具体的文本研究上。所以在利用通识教育来提高人文阅读的过程当中,一定要理性看待。通识教育必须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否则只会弄巧成拙。但从现阶段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来看,通识教育并不适用于所有学校,一定要合理利用其优势,但是绝对不能盲目投身通识教育之中。

(二)通过专业教育扩大人文阅读空间

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掌握技能融入社会已然形成的大逻辑之中。前文强调个人的焦虑会随着社会附加的焦虑一起发展,但是如果能把人文阅读放到这两者之间会使得人文阅读的空间无限被放大,人文阅读的需求也就会凸显出来,于是两者相辅相成,势必会让人文阅读有极大的潜力。要将人文阅读放置于这两者之间,重要的途径就是利用专业知识。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结合发展,扩大专业的泛化能力,于是会看到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专业教育不再与个人发展剑拔弩张,其实也是给人文阅读一个机会,人文阅读成为专业学习的润滑剂,使得学生可以理性看待专业的同时又能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三)通过校园文化营造人文阅读氛围

大学可以建立一种读书的氛围,从而打破逆反心理。同时,利用文化氛围可以去娱乐化,这还是一种引领。当拥有一个读书的环境时,人们也会在氛围的带动下朝着新的方向发展。如果可以构建一个人文阅读环境,人们会在环境的带动下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反而会促进环境本身的稳固。当然在纷繁复杂的图书市场中,还是需要从宏观角度来引领学生具体的阅读内容。正如温儒敏先生所谈:“我们提倡多读书,不能停留于一般提倡。光有阅读量的要求也不行,还要有相应的评价。”c这种评价正是决定人文阅读氛围的关键。

四、结语

在信息碎片化时代下,大学生缺少经典的阅读,他们的阅读迫切需要回归人文。大学生的阅读审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经典文化的传承,如何使他们的人文素养得到滋养是大学教育的当务之急。这不仅需要高校领导的宏观指导,更要求大学生结合自身专业的实际情况,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也逐步提高阅读思考能力,与课堂学习、社会学习形成优势互补,努力回归和实现人文阅读,重拾阅读精神。

abc温儒敏:《温儒敏谈读书》,商务印书馆2019年版,第7页,第15页,第37页。

参考文献:

[1] 任艳霞,卜琳琳,刘海昕. 高校大学生阅读方式与习惯模式的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2(9).

[2] 丁玉珍,尹小小.大学生人文阅读现状的观察与思考[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3).

[3] 齐格蒙·鲍曼.个体化社会[M].上海:上海三联学术文库,2002.

[4]温儒敏.温儒敏谈读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

[5] 傅小兰,张侃.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R].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

[6] 赖敏.大学生阅读教学的困惑与思考[J].阅读与寫作,2007(4)

[7] 包桂芹.大众文化意识形态的倒退[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5).

作 者: 梁韶萍,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薛雅元,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

编 辑: 赵红玉 E-mail: zhaohongyu69@126.com

猜你喜欢
应用措施影响因素
电子设备防雷保护浅析
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分层教学研究
探析关于仪表编程自动化技术及应用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对话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