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民
比较阅读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方法,也是学生走向深度阅读的路径。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比较,让他们的思维能力从原先的识记走向分析、判断、比较、推理等。
一、不同作品相似人物的比较,辨悟人物性格
对于阅读来说,尤其是刻画人物的文本,学生需要对人物有深刻的理解,才能更好地体会作者的表达以及文本的主题。将不同作品的相似人物进行比较,能让学生更好地感知人物的性格,进而理解其命运的走向。
《故乡》与《孔乙己》都是统编教材中鲁迅先生的作品,都成功地刻画了杨二嫂、孔乙己等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也都引发了学生广泛的思考。教师让学生去比较两个文本中的不同人物杨二嫂与孔乙己以发现他们的异同处,进而更好地理解人物所处的社会背景。学生先是讨论,进而发现这两个人物都是善良的。杨二嫂说,她小的时候抱过“我”,一个喜欢孩子的豆腐西施,不会嫌弃孩子弄脏她的衣服,善良来自她的心底。孔乙己佯装用手捂住茴香豆,嘴里说着“多乎哉不多也”,这说明他喜欢孩子,让孩子吃他点的菜,还逗他们开心,这充分说明他的善良。教师追问还有吗?学生将有关孔乙己的句子与有关杨二嫂的表述一遍遍地研读。他们发现这两个人可能都染上了当时的社会恶习,就是不诚信。教师可以不同意学生的观点,但是要给他们表达的机会,要让他们的思维在比较中迸发。
学生先是分析文中的这段话:“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他们发现孔乙己不是一个诚信的人,诚信的人是不会去偷人家的东西的;同时他们还认为一个诚信的人即使真的偷了东西,也是会承认的。学生对杨二嫂的分析是这样,他们先是找出《故乡》中的这段:“‘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褲腰里,出去了。”接着他们分析说,将“我母亲”的手套拿走,就是拿走没有得到别人许可的东西,这就是没有诚信的表现。一学生还补充说,杨二嫂边说别人小气抠门,又边当着人家的面拿走了人家的东西,不诚信的行为令人厌恶。教师给学生设置了比较的对象,学生进入了文本的情境,获得来自文本的新感受,这也能促进他们对人物性格的深层追究,阅读进入了深刻阶段。
二、异乎寻常的文本表达比较,彻悟语言运用
比较阅读也可以放在同一个文本中进行,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去找寻可以比较的地方。对于阅读来说,作者的语言往往是学生重点品味的对象。教师可指导学生在品味过程中思考作者的语言是不是有哪些异于寻常之处,换言之,教师应要求学生带着比较的心去阅读。
“一部乱蓬蓬的胡子”是《孔乙己》中描写的句子,很传神地写出了孔乙己的外貌特征。学生再次品读的时候,发现这样的问题,鲁迅先生是不是用错了量词。接着他们说出了缘由,他们常见的说法是:一副胡须,一把胡须,一捧胡须,一根胡须,一绺胡须等。比较阅读就是要让文本与学生已有的阅读经验对接,进而在冲突中分析。学生能提出这个问题说明了他们在认真思考。教师说,作为过去的一个读书人,特别是孔乙己这样的,会有这样的观点: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作为受到封建礼教毒害的孔乙己自然很看重这些,一般不轻易剃须,剪发。显然地,教师的分析站在文章主题的高度,即封建礼教的毒害;同时也是引发学生以同样的方式思考。有学生补充说,“一部”是不是说明胡须的容量大,没有少过。可见关注“异乎寻常”,能让学生发现更多需要比较的地方,也让他们对主题的理解更趋于深刻。
同样,当学生看到这一段:“到中秋可是没有说,再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是《孔乙己》的最后一段,大多数学生也发现这段文字的不同之处。他们就展开了这样的比较:如果用大约孔乙己死了,或者孔乙己的确死了,好不好。有学生读着就发现这样的问题:如果换成这两种结尾中的任何一个,就好像少了一点耐人寻味的东西,文章少了魅力。有学生说,“我”没有亲眼所见,只能用“大约”,但我的推断却是“的确”,这表明“我”对孔乙己持有的立场。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去有意比较文本语言,以让学生体会隐藏的情感。
三、同一主题不同作品的比较,感悟题材取舍
学生阅读的过程也要成为他们内化语文素养的过程,换言之,学生要能从阅读中获得生长。比较会让生长变得深刻。学生可以将同一主题的不同作品进行比较,感悟题材的取舍,这也为写作做写法上的积淀。教师先让学生阅读台湾作家林海音《城南旧事》中的《爸爸的花儿落了》中的一段:“石榴树大盆底下也有几粒没有长成的小石榴,我很生气,问妹妹们:‘是谁把爸爸的石榴摘下来的?我要告诉爸爸去!”接着,教师问学生这是描写“我”什么时候的时光。学生说这是描写“我”的童年,进而教师问他们能不能找出一篇学过的也是写童年的文章,学生想到了正在学的统编教材中的鲁迅先生写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师追问能不能找出与林海音文章中出现的类似的情节。
学生读了几遍,他们找到这样的句子: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教师再问:“摘石榴”与“折腊梅”两处的描写哪一个更详细一些,为什么;作者举的不同的例子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教师发现学生回答问题不够积极,就将这样的问题转化为他们在小的时候有没有也做过类似的事情。从这样的问题入口,学生发现不管是谁的童年都有着一样快乐的调皮的时光,因此,认定两位作者写这样的事例,都显示了童年的无邪与快乐。
学生进一步发现鲁迅只是一笔带过“折腊梅”事件,而林海音却详细叙述过程。学生觉得作者表述的重点不一样,林海音想表达“我”对父亲的无限怀念,因此与父亲有关的这件事做了语言、动作等方面的描写;鲁迅写的这段只是三味书屋中有关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自然没必要赘述。有了这样的比较,学生对相关素材的取舍就有了新的认识,他们进一步发现不同的素材要为作品的情感服务。显然,学生的这般认知,不是教师讲出来的,也不是原文显露出来的,而是在比较之中感悟出来的。对教师来说,要能持有主题阅读的理念,要找寻与教材相似的文本让学生充分地阅读,进而比较作者选材的特色。
比较阅读能让学生拥有更开阔的视域,发现更多文本的精彩。比较阅读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尤其是高阶思维,因而也是学生提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经。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比较,要设置比较,要运用比较,让学生展开深度阅读。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张甸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