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靓
由于短篇小说受到篇幅的限制,作者在创作时往往只保留相对有限的空间,描写小说事件发生的环境以及人物的言行细节。因此,对于短篇小说的阅读,我们不能仅仅局限在现有的语言文字上,而需要借助具有思维含量的问题引领学生在多维角度下进行深入的探究,从而形成丰富的阅读体验。下面以统编版六上列夫·托尔斯泰的《穷人》这一短篇小说为例,谈一谈自己在运用问题驱动,引领学生进行文文解读的相关尝试。
【驱动问题一】指向环境:环境是不是只是为了渲染氛围、推动情节?
《穷人》这篇课文开头的两个自然段以生动而形象的语言展现了屋外自然环境的恶劣和屋内家庭环境的温馨,构成了强烈而鲜明的对比。阅读这一内容时,学生能够凭借自身原始的认知经验,初步感受作者描写自然环境的价值,就在于突出桑娜关心丈夫、勤劳善良的特点,但六年级学生容易忽视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作者究竟是出于怎样的考虑,会把家庭环境、自然环境以及家里的物质条件三者融为一体?老师就可以抓住课文中“没什么可抱怨的”这句话作为突破口,引领学生走进主人公桑娜的内心世界:只要打鱼的丈夫能够安安全全地回来,只要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这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忍受;为了自己的丈夫和孩子,即便外面的环境再恶劣,桑娜也要把自己的家里收拾得温暖舒心。有了这样的理解,我们从课文“无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等相关语句中就不难感受到来自于家庭的那种安全感和舒适感,从而把主人公桑娜内心的乐观、勤劳和善良深深地镌刻在学生心中。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个片段与下面对西蒙一家环境的描写进行统整与联系,那么主人公桑娜的人物形象就会变得更加鲜明而直观。
【驱动问题二】指向细节:我们该怎样做到关注细节之间的逻辑联系?
《穷人》这篇小说对于桑娜这个主人公的刻画可谓是非常精彩,我们以课文的第八自然段为例,桑娜去邻居西蒙家,发现西蒙已经死去,只留下两个不懂事的孩子,而下文紧紧承接的是桑娜没有经过丈夫同意,把两个孩子抱回家之后忐忑不安的内心独白,整个段落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句话,却有着非常精彩的四处细节描写,分别是“用自己的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心跳得很厉害”“同自己的孩子一起睡”“把帐子拉好”,很多教师面对这四个细节,总是习惯于从阅读理解的角度感受桑娜内心的善良和细心,但没有真正从表达的角度来洞察作者托尔斯泰为什么要做这样的细节安排?
首先用头巾裹住孩子,这个细节作者并没有加上其他的修饰性语言,却与课文第三自然段当中“桑娜用一块很厚的围巾包在头上”形成了联系。按道理来讲,桑娜的家庭条件并不富裕,围巾也不大可能是厚的,但在这里,为了让两个孩子感受到安全和温暖,作者凸显了“很厚的毛巾”,一个极其容易忽略的细节,却将桑娜母亲的光辉展现得淋漓尽致;其次,“心跳得很厉害”是桑娜作为一个家庭主妇和几个孩子母亲的正常心理反应,针对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桑娜并没有考虑到丈夫是否會同意,也没有考虑将来是否有能力拉扯大这几个孩子,只不过是作为一个女性和母亲的本性,以致于“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将源自于桑娜内心本质的善良展现了出来,然后又通过“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则是矛盾实则融通的展现手法,凸显了人物的精神品质;再次,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来,为什么要突出“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换做是别人,肯定不可能将自己的孩子与曾经和死人睡在一起的孩子放在一起,但托尔斯泰就这样设计了,而读者却没有半点的出乎意料,因为文章前面已经把桑娜作为一个母亲的善良和光辉展现得很充分。此时的桑娜做出这样的选择就不让人觉得意外;而最后一个细节“把帐子拉好”,是怕孩子们被寒冷的北风吹着,再次展现了桑娜的善良和心细。
【驱动问题三】指向心理:从与众不同的心理描写中,我们该读出什么?
《穷人》这篇课文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对于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可谓功不可没。阅读整篇小说中人物的心理描写,我们可以尝试着从四个地方入手:首先,以桑娜担心丈夫的安全问题为主,作者将其与交代故事背景、渲染故事情境有机结合,表达清晰,着力聚焦,语言表达得严谨而缜密;第二处是桑娜整个心理活动的转折点,因为担心丈夫迫于生活压力,而责怪她抱养了西蒙的两个孩子,所以描写桑娜内心的忐忑和矛盾的心理,能够引发读者更多的心理共鸣;紧接着的第三处,作者所展现的桑娜心理活动堪称汹涌澎湃,时而认为自己的行为有点不负责任的“闹着玩”,时而又担心丈夫责怪自己,时而又希望丈夫早点回来……作者运用零散的语言、断裂的句式,将桑娜内心的无助、纠结与矛盾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们看到了一个思维反复跳跃、情感混乱无序的主人公,但有一点是始终没有变化的,就是桑娜已经决心要收养西蒙家的两个孩子。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作者在描述心理活动时,始终紧扣桑娜的矛盾点:“揍我一顿也好”,说明桑娜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宁愿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如今叫我怎么跟他说呢”说明桑娜并不是担心丈夫的善良,而是家庭生活的现实让他们无力再承担这样的重任。
【驱动问题四】指向对话:为什么作者在提示语上做丰富的设计?
正所谓:言为心声。对话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方法,既要让人物说出符合环境和自身特点的语句,同时也需要运用最符合情节发展的对话方式。因此,对于这种经典的文本,教师就要采用深入细读的方式。比如渔夫回来后,桑娜开始掌握了主动权,有这样一句话:“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其实大有深意。假如将这句话中的提示语移到前面或者移到后面,表达效果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细细揣摩,作者托尔斯泰为桑娜所设计的这句“你知道吗”,其作用就是要将丈夫从内心世界中拉回来,当丈夫被这句目的鲜明的问句所吸引时,“桑娜说”这三个字的提示语,就形成了停顿,进一步唤醒了丈夫的认知状态,最后点出“邻居西蒙死了”,才能给予丈夫足够的震撼。这样一来,渔夫其实已经滑入到桑娜所设定的思维逻辑中去了。当渔夫追问后,桑娜不仅顺势给出了“我也不知道,大概是昨天”的答案,同时也跟上一句:“唉!她死得好惨啊!两个孩子都在身边,睡着了。”首先一个语气词,再次将情感之波冲击丈夫的心灵,同时用西蒙之死与孩子睡着了的安稳,形成强烈而鲜明的对比。最后,桑娜开始朝着自己核心目标靠拢:“他们那么小……”虽然没有进行过多地渲染,但这两个孩子的遭遇,给刚刚回来的渔夫以广阔的想象空间,从而为最后两个人最终想到一起奠定了基础。
总而言之,阅读经典小说,决不能囫囵吞枣,一概而论,而要进行精细化、深入地研读、品读,既要从整体结构和写作思路上谋划,同时也需要从文本表达的细节入手,最终提高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王桥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