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在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1-08-27 05:11杨秋生曾文苑陆军平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14期
关键词:落实率病历我院

杨秋生 曾文苑 陆军平

医疗质量是以医疗为核心的医院工作质量,是医院质量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它体现为医院各类活动的综合效果和满足要求的水平,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1-2]。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强化医院质量管理对加快医院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不断强化医院质量管理,是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构建良好医患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由此,质量的提高是无止境的,需要持续不断地改进。近几年,国外成熟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即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循环往复,最终达到获得符合本院的管理模式,在多处的研究指导中,获得了较佳的效果[4-5]。基于此,本院应用PDCA循环管理,在医疗质量管理中,获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历筛选标准:我院门诊就诊,并在门诊诊疗后符合住院标准的18~80周岁的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心态平和,可接受住院治疗;依从性较高可配合;患者知情同意。病例排除标准:存在听力、语言障碍;认知、沟通、精神障碍;危急重症有生命危险者。在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下,2014年4月,我院质控科带领下,实施PDCA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方法,并于管理前、后各抽查300例诊疗患者。在2014年4月—2017年4月管理下的医疗事件为管理后,男124例,女176例,年龄18~79岁,平均(49.5±7.5)岁,收治科室:内分泌科142例、普外科42例、骨科58例、耳鼻喉科12例、妇科46例。并选取2012年4月—2014年3月接受常规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方法下发生的医疗事件为管理前,男131例,女169例,年龄18~80岁,平均(49.1±7.0)岁,收治科室:内分泌科145例、普外科47例、骨科43例、耳鼻喉科14例、妇科51例。对照两组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管理前:常规管理,根据指定的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方法,保障医疗人员的知情,并需要严格的遵守。PDCA管理方法:(1)管理小组:质控科科长为小组组长,质控科科员3名为小组管理人员,根据我院管理规章制度,分析我院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查阅相关文献,获得准确的资料。(2)实施:①计划(P):根据发现的问题,对已检查出的问题开展会议进行分析,根据相关文献,成熟技术资料,制定相应的改善措施,并适当调整奖惩机制和培训机制,梳理18项核心制度。②执行(D):规范三级培训;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性及综合素质与医疗质量,并给予专业的培训,并定期给予考核与不定期抽查,考核成绩与绩效挂钩,提升依从性;开展医疗质量的全过程监控;定期进行业务院长大查房;完善挂号候诊制度,缩短患者就诊流程;优化危急值处理流程。③检查(C):严格依照质量检查标准,定期抽查;科室内进行自查和监察;仔细记录检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讨论、分析,并结合问题提出改进方法和修订方法,限期整改。④处理(A):每月通报和反馈检查结果,将问题总结并在全院公布,达到质量检查标准的科室予奖励,未达到目标予以惩罚,并令其整改至预期目标,以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

1.3 评价标准

对照管理前、后的门诊医疗质量(平均候诊时间、首诊负责制落实率、患者满意率)、病房医疗质量(责任医师落实率、每日查房频率、患者预后转归)、医疗文书质量(首次病程记录完成时间、病历书写及时率、达标率、甲级病历率、危急值报告及时率)[6]。

1.4 统计学方法

以软件SPSS 20.0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管理前、后的门诊医疗质量比较

管理后患者的平均候诊时间短于管理前,首诊负责制落实率99.00%高于管理前(67.67%)、患者满意率96.00%高于管理前6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管理前、后的门诊医疗质量比较

2.2 管理前、后的病房医疗质量比较

管理后患者的责任医师落实率100%高于管理前82.33%,每日查房频率多于管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管理前患者预后转归情况与管理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管理前、后的病房医疗质量比较

2.3 管理前、后的医疗文书质量比较

管理后首次病程记录完成时间短于管理前,病历书写及时率100%高于管理前83.67%、医疗文书质量达标率98.00%高于管理前78.67%,甲级病历率98.67%高于管理前91.00%,危急值报告及时率96.33%高于管理前8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管理前、后的医疗文书质量比较

3 讨论

医疗质量是保障医疗工作可以顺利进行的重要指标,也是彰显着整个医院的综合实力。对于患者而言,是其选择医院最主要、最直接的标准[7]。在医疗机构的改革的新形势、新要求的情况下,通过医院质量管理和持续质量改进,提高服务能力、水平、质量与效率,才能提高医院的竞争力[8]。通过制定质量管理方法,建立质量管理制度与质量管理模式,提升医疗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升医疗服务水平[9]。由于我国医院质量管理的研究与实践起步较晚,尚处于质量检控阶段,存在质量管理模式认知程度不高、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质量管理流程不科学、质量管理人员能力不足、质量管理信息化程度低等问题。因此,在实施常规管理中,在制定后并未实施的情况下,不知道是否符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就已经下达到各个医务工作者,因此在管理的过程中,可能遇到各种无法解决的问题,时间久了,造成了医疗质量问题的出现[10-12]。而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下,在管理方式制定时,即根据我院实际情况修改,并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的完善制度,使制度不断的贴合我院的实际工作,达到不断改进的效果,最终,形成了一个符合我院实际情况的管理办法[13-15]。本研究中,管理后患者的平均候诊时间短于管理前,首诊负责制落实率99.00%高于管理前(67.67%)、患者满意率96.00%高于管理前6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患者的责任医师落实率100%高于管理前82.33%,每日查房频率多于管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管理前患者预后转归情况与管理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首次病程记录完成时间短于管理前,病历书写及时率100%高于管理前83.67%、医疗文书质量达标率98.00%高于管理前78.67%,甲级病历率98.67%高于管理前91.00%,危急值报告及时率96.33%高于管理前8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中,运用PDCA管理模式,可有效的缩短门诊患者的候诊时间,提升首诊负责制落实率,提高患者满意率。在病房中,可以提升责任医师落实率,增加每日查房频率。在病房管理中,可以缩短首次病程记录完成时间,提升病历书写及时率、达标率、甲级病历率、危急值报告及时率,效果理想。

猜你喜欢
落实率病历我院
强迫症病历簿
“大数的认识”的诊断病历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绳梯穿刺落实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提高多重耐药菌患者防控措施落实率中的应用效果
精神科利用品管圈提高责任制护理的落实率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功能锻炼落实率的效果分析
我院顺利迎来2016级新生
为何要公开全部病历?
村医未写病历,谁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