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珍 王依明
(上海市浦东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上海 201201)
“南粳46”是上海市中熟优质稻主推品种,近几年在上海市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且其产量和米质受生产环境的影响较小。在乡村振兴和绿色生态的背景下,减少用氮量是水稻生产上的大势所趋,故研究减氮施肥对稻米米质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笔者进行了不同用氮量对“南粳46”米质的影响研究试验,以期为推进上海市优质稻产业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现将相关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试验在浦东新区农业示范园区内进行,供试田块前茬作物是油菜绿肥,每667 m2油菜绿肥产量达1 250 kg,土壤类型为黄泥头,土壤水解性氮含量为127 mg/kg、有效磷含量为9.1 mg/kg、速效钾含量为187 mg/kg、有机质含量为2.42 g/kg、pH为8.3。供试水稻品种为常规优质粳稻“南粳46”。供试肥料有42%马拉松缓释肥(N∶P2O5∶K2O=30∶6∶6)、42%配方肥(N∶P2O5∶K2O=24∶8∶10)、尿素(含N 46%)、45% 复合肥(N∶P2O5∶K2O=15∶15∶15)。
试验设3个减氮处理和1个常规施肥处理(CK),具体肥料运筹见表1。其中,N13、N16、N19、CK处理的每667 m2纯氮总用量分别为13.01、15.97、18.98、19.54 kg。3个减氮处理的氮、磷、钾用量比例统一为N∶P∶K=1∶0.20∶0.23,CK处理氮、磷、钾用量比例为N∶P∶K=1∶0.42∶0.42。试验设1个处理1块田,不设重复,N13、N16、N19、CK处理区的面积依次为2 333.3、2 240.0、2 286.7、2 260.0 m2。供试田块土壤肥力基本一致,水稻机插密度(行株距)均为30 cm×14 cm,试验期间各处理的水浆管理和病虫草害防治等措施均保持一致。
在水稻收割前,每处理取3份稻谷样品,检测米质。利用EXCEL软件和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按照NY/T 83-1988、GB/T 24535-2009、NY/T 2334-2013中的稻米分级标准,并结合表2中的相关数据发现,不同用氮量对“南粳46”稻米分级的影响不大,说明稻米的分级主要还是由品种本身决定的。
由表2可知,不同用氮量对“南粳46”稻米碾磨品质中的糙米率、整精米率,外观品质中的垩白度,蒸煮食味品质中的蛋白质含量均有显著影响,对外观品质中的粒长、透明度和蒸煮食味品质中的碱消值、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均无显著影响。差异显著性具体表现为:N13处理、N16处理和N19处理间糙米率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N13处理、N16处理与CK间糙米率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各减氮处理与CK间整精米率差异也均达极显著水平;N13处理、N16处理和N19处理间垩白度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N13处理与N19处理间蛋白质含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N16处理与N19处理间蛋白质含量差异达显著水平。
表2 不同用氮量对“南粳46”各项米质指标的影响
本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用氮量对“南粳46”稻米分级的影响不大,说明稻米的分级主要还是由品种本身决定的。同时,不同用氮量对“南粳46”稻米碾磨品质中的糙米率、整精米率,外观品质中的垩白度,蒸煮食味品质中的蛋白质含量均有显著影响,对外观品质中的粒长、透明度和蒸煮食味品质中的碱消值、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均无显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