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庆武,赵蒙恩,李桂娥
(1.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徐州221116;2.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江苏 徐州221116)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教育传播媒体的种类迅速增加,教学资源的形式更是丰富多样,在此背景下,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有效地组织大学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是大学教育值得探讨的问题。近年来,以混合式教学为代表的新型教学模式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教学创新、教师发展的主要方向[1]。混合式教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先进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是指在充分结合传统教学的优势和在线学习的长处的基础之上,实现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的混合,进而实现有效的教学[2]。“雨课堂”是清华大学推出的一款将互联网与教育相结合的智慧混合教学工具,充分融合了课堂教学与互联网教学的优势[3],合理利用“雨课堂”开展教学活动,是近年来混合式教学改革的一种重要方法[4]。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及其形成演化的特征、结构、格局、过程、地域分异与人地关系等的一门学科。“地理学基础”是在大学教育课时缩减背景下,由“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区域分析与规划”等地理基础课程合并而成的一门地学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的教学内容有地理学哲学、宇宙中的地球、气候学与气候学基础、水文学基础、土壤地理基础、生物地理学基础、综合自然地理学基础、经济地理学基础、工业理学基础、人口地理学基础、聚落地理学基础、文化地理学基础、旅游地理学基础等[5]。通过“地理学基础”的学习,让学生系统地了解和掌握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培养学生应用地理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发现问题和自主创新的能力,并同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但当下“地理学基础”的教学模式还是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教师单方面进行灌输式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且由于“地理学基础”课程的内容知识点繁多、需要理解记忆的内容多,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堂质量的提升。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智能终端的广泛应用,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已经成为国内各大高校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共同趋势,如何有效地利用学生平时学习的相关数据对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进行及时调整,是每一位大学教师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地理学基础”的教学实践表明,在课程教学中运用“雨课堂”建立师生互动与交流的平台,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改革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地理学基础”是中国矿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科学、测绘工程等地学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是一门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紧密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在专业培养计划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该课程主要涉及地理学哲学,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等多学科知识,重点培养学生地理的思维与地学分析能力。其前导课程有“专业导论”“高等数学”“地球科学概论”“地图制图学基础”“测绘学概论”“数字地形测量学”等课程,后续课程有“遥感理论与应用”“土地管理学”“土地资源学”“城镇规划”“生态学”“土地信息系统”“地理国情监测”“地质地貌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摄影测量学”等课程。针对“地理学基础”的地位和特点,分三大模块对“地理学基础”的教学内容进行组织。地理学哲学模块主要涉及到地理学概念、发展、学科对象、地球概述等内容;自然地理学模块主要是涉及到大气圈、水圈、土壤圈、岩石圈和生物圈层及综合自然地理学等内容;人文地理学模块主要涉及人口、经济、产业聚落、文化与宗教、旅游等内容。
其教学内容结构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地理学基础教学内容框架
传统的“地理学基础”授课方法大多采用单一的讲授式教学,教师作为教学主体,单一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师生互动缺乏,学生的学习热情难以调动起来。自2020年秋季学期,充分引入“雨课堂”平台开展“地理学基础”的教学。通过“雨课堂”平台,学生只需要扫码就能方便地参与进课堂学习中,与教师在课前、课中和课后学习中高频互动,这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性,并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另外,“雨课堂”也是记录平时成绩的良好平台,可以将学生平时学习档案及平时成绩保存与导出。因此,利用“雨课堂”开展教学活动,有效地将PowerPoint和微信结合在一起,具有“六方便”的优点,具体如下。“雨课堂”的部分界面如图2所示。
图2 “雨课堂”的部分界面
课前预习推送方便:利用“雨课堂”,可以提前发布下次课的内容主题、课件资源、各类教学参考等课前预习资料,并且能够比较容易地摸清学生预习的进度和检查预习的效果。
课堂互动操作方便:课堂互动可以利用分组讨论、随机点名提问、课堂签到、弹幕等形式开展。用随机点名的形式提问,会使上课的同学用心思考,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提问的积极性;用弹幕方式回答课堂提问,具有时间上的并行性特点,可以实现让全体同学同时参与提问;此外,“雨课堂”还可以分析弹幕词频,生成词云,直观而准确地了解学生对问题的掌握情况。
听课状态评价方便:可以通过学生课堂签到考察学生的出勤情况;通过课堂弹幕回答问题的正确性与积极性分析学生的听课情况;通过课堂测验、课后作业等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与知识掌握情况。
作业测验收改方便:利用“雨课堂”布置作业和检查作业比较容易,学生也可以实时获得作业结果,教师容易把握学生的整体情况。课堂测试,教师能实时看到结果,及时了解完成人数、分数分布、每个题目的正确率、做错的学生名单,不但用很少的时间就能详实地把握学生的掌握情况,而且还可以有针对性地讲解错误率高的题目。
课件资源共享方便:课堂上,教师授课时的每一页PPT会即时发送到学生手机端,帮助学生保存课件及课程回顾;另外每页课件下方还有“收藏”和“不懂”按钮,学生可以把课程中不懂的知识点进行整理收集,教师也会收到“不懂”数据的反馈,哪一页PPT有多少同学点了不懂,这同时也是师生教学互动的一个重要方面。
平时成绩判定方便:“雨课堂”拥有详实的后台数据,每学期授课结束,能可登录网页版以批量下载的方式下载EXCEL格式的教学档案文件,如图3所示,并可以据此给定学时成绩。该后台数据主要可以提供课堂及课后测验总分、观看总页数、签到次数、出勤率、弹幕次数、投稿次数、阅读公告次数等内容,此外可以通过此表格查询学生每次课的课学时表现、每次测验题的每个题目回答情况等,这为教师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图3 教学过程档案数据汇总示例
使用“雨课堂”教学,极大地调动了“地理学基础”的课堂气氛,改变了“以教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理念,由传统的教师“填鸭式”讲授改变成师生有交流、有互动的进行讲授和学习,由传统的学生被动学习改变成学生积极主动探索。学生也普遍反映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使地理学的学习不再枯燥,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教师也可以依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变革教学内容、评估教学效果。
“地理学基础”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占比30%)和卷面成绩(占比70%)构成。2017级GIS专业“地理学基础”教学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2018级GIS专业“地理学基础”教学采用“雨课堂”组织课堂教学,学生的平时成绩、卷面成绩与总评成绩分段分布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使用“雨课堂”组织教学后,学生的平时成绩、卷成绩和总评成绩均有较大的提高,方差均明显降低,说明在学生学习的兴趣被调动起来后,全班的整体成绩有了显著的提升。
表1 雨课堂使用前后学生成绩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