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知行合一规律构建实践育人体系

2021-08-27 08:55杨晶夏宛央
教师教育论坛(普教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育人课程活动

杨晶 夏宛央

郭元祥,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课程研究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综合实践活动学术委员会理事长。国家首届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教师教育资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湖北名师”、湖北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湖北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为了培养更好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近年来大、中、小学育人方式悄然变革,劳动教育、研学旅行、综合实践活动逐渐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这一变化的内核是实践育人的转向。完善实践育人体系,是深化育人方式改革,推进育人体系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也是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内在要求。20年前,郭元祥教授就已投身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探索之中,出版了《综合实践活动的理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教学论》等非常有影响的著作,综合实践活动的系列研究成果还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全国教育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在对郭元祥教授的访谈中,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实践育人的时代意义与当前建构实践育人体系所面临的问题。

杨晶:郭教授您好!从1992年我国第七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您就开始进行活动课程方面的研究,出版了《小学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等著作,并与廖哲勋先生一道在湖北武汉、潜江等地开展活动课程的实验研究。2010年以來,您又投身到国家级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建设、研学旅行、劳动教育等方面的研究之中,这段时期您和您的团队的系列研究成果还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应该说,综合实践活动、实践教育是您近30年来的主要研究领域,请您谈谈对综合实践活动、实践教育的整体看法,以及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实践教育研究的一些体会。

郭元祥:的确,30年来,综合实践活动、实践教育是我的主要研究领域之一,谈不上做出了什么显著成绩,但确实为我国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研究、课程建设与实施,为实践教育,为发展素质教育,做了点事情,尽了一个教育学者应尽的社会责任。这30年里,我到处奔波、足迹遍布全国,辛劳无比,从专题研究到理论普及,从纲要研制到实施规范,从队伍建设到基地建设,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我觉得真正辛苦的,是无数的中小学校长、教师和各级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他们为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付出了大量心血。2014年,我带领的综合实践活动研究团队获得了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这是教育部有关领导、专家学者和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委对我工作的肯定和鼓励。我与研究团队成员协商,为了激励全国各地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和教研员,在2015年全国综合实践活动江西抚州年会上,用教育部下发的这个奖项的10万元奖金,对全国综合实践活动研究实验区的一线优秀成果的获得者进行了奖励。因为我深深知道,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建设、实践教育体系的建构,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责任,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付出努力。

我始终觉得,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终将载入中国教育史册。因为在优化课程结构、研制课程标准、倡导课程三级管理制度、加强教材建设、推进校本教研、建设校本课程、建构学科核心素养、变革学习方式、促进考试评价改革、强化教师专业化发展,以及发展素质教育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的成绩。反思课改20年,我觉得需要思考的最基本的问题还是育人体系、育人方式的问题。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设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是要深化育人体系和育人方式的深刻变革。我一直认为,与其说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课程,还不如说是一种实践育人的系统。20年前,我正是抱着这种教育理想和教育责任,投身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探索之中的。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实践教育范式,是实践取向、社会取向、能力取向、经验取向、生活取向的教育。长期以来,由于我国过于注重知识教育,加上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我国中小学在育人体系、育人方式上一直存在着忽视生活教育、社会教育、实践教育、经验学习、体验学习和基于真实情景与复杂问题解决的创造性学习的局限性。虽然综合实践活动推行了20多年了,但实践教育、实践课程、实践学习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一系列有关教育改革的重要文件中,就特别强调进一步深化育人方式改革,实施“五育融合”,全面育人。

杨晶:近40年来,从课外活动,到活动课,到综合实践活动,再到研学旅行、劳动教育、项目式学习、创客教育,直到您刚才提及的实践教育,概念似乎越来越多,提法越来越多样,育人方式越来越丰富,感觉我国还是非常重视实践育人的,是不是实践教育问题还是非常复杂?请您进一步谈谈实践教育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建设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意义。

郭元祥:这个问题非常好,切中要害。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教育之问,我觉得这是教育本质之问、教育价值观之问,也是教育过程观之问。党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什么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什么样的人能担负起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毫无疑问,高分低能、人格不健全、缺乏问题解决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是难当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任的。仅仅通过书本知识学习、应试训练,两耳不闻窗外事,缺乏社会认知、社会观念、社会能力的人,也难当大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要遵循教育规律、践行教育规律。什么是教育规律?我觉得“知行合一”“身心和谐”“教劳结合”“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等等,就是非常重要的教育规律。我觉得建构实践育人体系,是教育规律的本质规定。就当前来讲,建构实践教育体系,对解决我国中小学长期存在的育人体系与育人方式的问题,克服知行分离、身心分裂、学校与社会分割的弊端,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从课外活动,到活动课,到综合实践活动,再到研学旅行、劳动教育、项目式学习、创客教育,直到实践教育,我觉得一方面体现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育人方式发展的进程,另一方面反映了实践教育方式、途径的多样性。实际上,国际上的实践教育、实践课程、实践学习也由来已久,且形式多样。1798年,美国学者玛丽娅·艾吉沃斯和理查德·艾吉沃斯所著的《实践教育(Practical Education)》,描述了玩具、谈话、阅读、地理探索等实践活动对学生发展的价值。1896—1903年,美国教育家杜威在开展八年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批判以知识教育为中心的学校为“静听的学校”,强调“经验”的教育价值,他在实验中为学生开设了大量的活动课程,主张儿童在经验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从做中学”。1914年英国学者里格出版了《会思考的手》,认为通过实践教育可以使孩子们的手“会思考”,从而促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20世纪70—80年代以来,随着“课外活动课程化”“问题导向学习”“应用学习”等实践课程、实践学习方式的不断兴起,重视实践育人、实施实践教育,已经成为国际教育改革的共识。1972年,面对新技术革命的兴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世界各国基础教育发布了《学会生存》的报告,强调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帮助学生“进入生活”。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21世纪的“德洛尔报告”中明确提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是教育的四个重要价值支柱,更重要的是,要把基础教育视为“走向生活的通行证”。近20年来,随着科技突飞猛进和世界格局变迁,加强环境教育、生命教育、创新教育、实践教育,变革学习方式,发展学生高阶思维,重视创新能力和实践素养的培养,几成国际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中小学教育中的实践教育、实践课程、实践学习也形态各异、方式多样。当然,概念较多、提法较多、方式较多,确实需要统整,我觉得实践教育需要课程化,也需要扎根文化、面向科技、贴近生活、注重实际,达到实践教育的规范化,建设实践教育的支持系统,提高有效性。

夏宛央:从您的讲述中我似乎感受到实践教育、实践课程、实践学习的背后隐藏着一个核心问题,那就是知行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真正处理好知与行的关系,似乎是很困难的事情。知、行究竟指什么?二者是什么关系?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郭元祥:知行关系是实践教育中非常核心的问题。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其宗旨是使人成为人,也就是要使学生成为完整的人,成为身心和谐的人、全面发展的人、知行合一的人。知行合一规律,本质上是“知”与“行”两个基本范畴的对立统一。我国的孔子、孟子、荀子、朱熹、陆九渊、王阳明、孙中山、陶行知都论述过这个问题,孔子的《论语》开篇就涉及了“学”与“习”的关系,其实就是知与行的关系。但在知与行究竟孰易孰难、孰先孰后、孰因孰果、孰轻孰重等问题上,他们的观点有差异,孔子等认为“知易行难”,孙中山等认为“行易知难”,但明确提出“知行合一”的是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一般来说,“知”的本质是知性、理性与逻辑,“知”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基础。我国古代思想家的“知”范畴,涉及“知”之目的、内容、态度、境界、过程、方式、方法、功用、途径、环境等多个维度与内涵。知,不单是指知识,或书本知识学习。总体上看,“知”具有认知结果与过程的含义,且皆与“心智”和“观念”有关。“知”既指作为名词的认知结果,是客观事物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知识教育有助于学生内化知识所凝结的文化元素,占有人类认识成果,获得间接经验,习得文化,形成文化认同、观念认同、思想认同。“知”也指作为动词的认知、认识等活动的过程、方式、态度等,即认知学习、书本知识学习、理论学习。知识教育的根本价值在于“启智增慧”,为学生成长奠定认知基础,即“知是行之始”。其实,实践教育也有“知”的问题。

“行”的本质是感性、活动与实践,“行”是人的存在样式。“行”意味着行动、做、操作、经历、体验、活动,乃至个体的社会生活与实践等。“行”是个体在真实情境中全身心地与客观世界的交互作用的过程,是“身体力行”,包含认知实践、审美实践、伦理实践、社会实践和生命实践等活动样式。从根本上说,与“知”相对应的“行”范畴本质上是指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过程,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即实践。实践观概括了“行”的本质特征,“行”即人有目的地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与方式。“行”是主體作用于客体的感性活动,“行”是主体有目的的社会活动,“行”是主体基于价值关怀改变世界的实践过程。总之,“行”就是指人的实践行为方式、实践行为表现、实践活动能力。人的综合素质都是在行为中、在活动中、在问题解决中表现出来的,是人的已有知识、价值观念、思想意识、审美情趣的综合体现,因此,“行是知之成”之“行”,是指人结成与外部世界的社会关系中对待外部世界的态度,并在与客观世界的交互作用中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因此,实践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是最强调“行”的重要性的,让学生“成于行”。

夏宛央:您认为“知行合一”教育规律的本质是什么?知与行能否合一?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实现统一或者“合一”?

郭元祥:知行合一教育规律具有以下本质意义。第一,知与行互为基础、相互促进。教育必须重视知与行的相互联系,发挥知与行对于培养人的基础功能,做到认识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方面,知是行之始,即认识、认知、知识、观念是实践的基础和前提,知识、认识为行动和实践提供了理性基础、理论指导和观念前提。无“知”的实践是盲目实践,教育必须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审美观念,获得终身成长必备的基础知识。同时,充分发挥认识、知识、观念在人的发展中的基础作用,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智力,启智增慧。另一方面,“行”乃“知”的目的、结果和表现,也是促进“知”进一步提升与完善的途径,更是核心素养表现的根本方式。无“行”的认知和观念是空洞说教,教育必须克服知行分离的局限,重视实践,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生存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第二,知与行互相包含、相互转化。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学习深化知识理解,通过知识学习,内化知识凝结的逻辑与理性、德性与智慧、历史与文化、情感与审美、社会与生命的价值;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开展学科实践、道德实践、审美实践、社会实践,促进知行互动,使知识学习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身心和谐、美德养成和社会成长的过程。第三,知与行对立统一、合而为一。教育必须处理好知与行之间的辩证关系,体现知与行育人价值的关联性和一致性,体现知与行育人过程的动态性与相容性。促进知与行的相互协调、和谐统一,达到身心和谐、情知互动、知行一致、全面育人,将知与行统一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全过程。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价值追求中达成知行合一,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中实现知行合一,在理论联系实际、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课程与课外相结合、书本学习与生活学习相结合中促进知行合一,使学生知识习得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认知发展、美德养成和实践能力发展的过程。我觉得实践教育、实践课程、实践学习最需要践行“知行合一”规律。

杨晶:您认为在我国当前深化育人方式改革、推进“双减”、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实践育人体系的建构还需要解决哪些问题?您对实践育人体系有哪些建议?

郭元祥:实践教育、实践课程、实践学习的本质问题是育人方式问题。从当前来看,党和国家非常重视育人方式的改革与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重要论述中,多次提到基础教育要实现“五育融合”,强调“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重要性,指示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做学生人生成长的引路人”。实践育人体系的确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克服、去解决一些瓶颈问题。比如,忽视甚至轻视实践教育的问题。再比如,学生实践学习的环境、条件等支持性资源问题,因为,实践教育的确需要有环境的支持、技术的支持、场所的支持等。还有,教育质量评价的问题,如何评价实践教育的质量,怎样进行学生综合素质评定?评价结果如何使用?当然,还存在需要解决机制创新的问题。

我觉得,建构实践育人体系最突出的问题,仍然是教育观念问题。我们还必须遵循教育规律,转变育人观念,克服实践育人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实践育人的支持系统。首先,确立人的全面发展观和实践育人观。在教育方向上,必须坚定社会主义教育方向,“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明确“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在育人观上,注重将学生置于社会关系之中、社会生活之中、社会实践之中,引导学生建立文化认同、身份认同、社会认同、价值观认同,并具有正确的社会观念、社会责任感,以及参与社会、服务社会的实践能力。其次,在育人过程观上,必须处理好书本学习与生活学习、认知学习与实践学习、理解世界与参与世界、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等基本关系。一方面,加强智育,深化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获得终身发展必备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创新人格,发挥教学的“启智增慧”育人功能。另一方面,加强实践教育,创新教育,完善实践育人体系。加强劳动教育,开展科技实践、社会实践和生存锻炼,建设实践课程,引导实践学习,学以致用,联系生活,联系实际,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学科育人、文化育人、社会育人、实践育人和活动育人的功能。

实践育人与认知育人是培养人的两种根本的途径。从育人方式的角度看,“双减”不是要简略或减少学生发展的过程,而是减轻学生繁重的课业负担,特别是中高考科目的学科负担。要通过“双减”,把学生的成长过程从单一的应试教育中解救出来,解放儿童的天性,发展学生的潜能,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现在问题是,减轻课业负担、禁止社会上的学科知识培训班后,中小学甚至社会能够为学生提供哪些有意义的延后服务?我觉得中小学以及社会教育,要赶快弥补实践育人方式、课程、资源、场馆的不足,要在“减轻课业负担”的同时,提供学生实践学习的成长机会。那么多新的科技,比如无人机技术、物联网技术、3D打印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让孩子们有场所、有机会去体验。那么丰富的地方文化、历史遗存、非遗品种,甚至各种艺术门类,要提供孩子们去学习的环境、资源、场所和机制。还有,要非常重视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多参加各种体育运动。所以,完善实践育人体系,是当务之急啊!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社会中成长,在实践中锻炼,去感受美,去体验劳动,去淬炼品格,去修身养性,去参与社会与服务社会。建构实践育人体系的美好期待,一直也是我内心的声音,其实也是广大儿童青少年生命成长的呐喊,更是党和国家關于“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

责任编辑:刘源

猜你喜欢
育人课程活动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六小”活动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活动随手拍”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