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实验是物理教学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而大部分物理知识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因此,开展生活化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能够使具体的物理现象直观地展现出来,从而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基于此,本文重点对生活化实验的相关策略进行分析,以供相关教师参考。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生活化;初中物理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12-0073-02
引 言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实验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教学内容,对培养学生的实际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意识等都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由于大部分初中物理知识和实际生活有很大关联,学生对其也有一定认知,再加上初中生的好奇心比较强,所以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化的方式开展实验教学,由此降低物理学习难度,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大力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后续的物理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实验教学生活化
物理实验教学生活化就是直接将物理实验和生活联系在一起,即强化实验内容与生活之间的关联性,并从学生熟悉的内容着手开展教学,以便加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最终达到提升实验效果的目的[1]。生活化实验教学以教材内容为本,注重引导学生对周围熟悉的事物和物理现象进行细致观察,使学生站在生活的角度进行探索和实验。
在该模式下,原本抽象的实验内容变得更为直观和生动,学生能够进一步激发探究物理知识的兴趣,同时提高动手实践能力,提升学习效率。
二、实验教学生活化的基本策略
(一)实验情境实现生活化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物理知识和技能,还要让学生充分感受物理知识对现实生活的重要意义。所以在物理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深入考虑怎样才能将实验情境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促使其主动接触情境,从而确保物理知识更贴近生活[2]。在实际应用时,教师可以直接选取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其学习欲望和主动探究的精神。
例如,在教学“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由于学生对凸透镜缺乏足够的认识,教师如果只是将蜡烛、光屏、凸透镜及刻度尺交给学生让其自主实验,那么他们在实验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导致实验兴趣降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开展实验前,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提供一些生活中常用的光学用具,如投影仪、照相机、眼镜等,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凸透镜的主要结构和形状,进而对其产生更大的疑问。比如,为什么近视的人戴上眼镜后就能看清东西,眼镜片的作用是什么?照相机在使用过程中是如何对焦距进行调整的?其中的镜片功能是什么?学生在对这些光学器具产生疑问的同时,会通过认真观察找到它们的共同之处,明确凸透镜的主要作用,进而更好地开展凸透镜的成像实验。再如,在讲授“走进分子世界”时,教师可以将墨水滴在温度不同的水中,然后让学生观察墨水的扩散速度,从而使学生了解到水温越高墨水的扩散速度就会越快,这与分子的运动性质有很大关系,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就会越快。由于分子对于初中生来说比较抽象,他们无法通过肉眼观察到,但这种生活化的模拟实验,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抽象化的概念,对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重大意义。
(二)实验过程实现生活化
对于初中生来说,物理实验虽然趣味性较强,但整体比较复杂,难度也较大,对学生思维能力、动手操作力及观察能力等都具有一定的要求。所以,为了更好地开展物理实验教学,教师应注重实验的生活性,具体需要对学生生活思维和生活习惯进行充分考虑,促使其顺利完成实验。在实验教学中,最关键的就是目标必须明确,即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认识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物理现象,并使其从中总结出相应的物理规律[3]。
例如,在教授“乐音的特性”这节内容时,教師可以通过实验将声音的特性和物体进行联系。学生在生活中对声音的音色、音调已经形成了比较直观的认识,但对声音响度只停留在拍打物体的力量强弱方面,同时对影响音调的相关因素缺乏系统化的认识,这主要在于生活中物体的振动往往极为隐秘,无法直观看到,所以在开展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不同的力气敲打音叉,同时让音叉和悬挂着的乒乓球进行接触而引发不同的效果。其中,使用大力敲打音叉乒乓球的振动幅度比较明显,力度小的振动幅度比较小。这种直观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打破思维限制,让学生充分了解到声音的响度和发声体振动的幅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又如,在教学“光学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生活中的相关废旧物品或冰块等制作凸透镜,或者使用针孔制作照相机,通过光学原理制作潜望镜等,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光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再如,在教授“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将课堂转到户外,安排两组学生开展拔河比赛。一般情况下,学生会认为拔河胜利的一队的拉力比输掉的一队更大,对“两队拉力是相等的”这一论点持怀疑态度。这时,教师可以让胜利的一队穿上旱冰鞋继续比赛,结果这一队输了。如此一来,学生就能够在实践中得出拉力是相等的,胜利的关键在于和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这种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从而为后续的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实验器材实现生活化
在实验教学中,器材是必不可少的,但有时候受到各方面因素的限制,无法保证一人一套设备。所以为了满足学生对实验器材的迫切需求,同时更好地开展生活化教学,教师就可以用生活中一些常见物体代替原本实验室中的器材,在保证所有学生都有器材的同时,让他们认识到这些生活物品和物理实验之间的联系,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利用身边的资源开展创新性、自主性和趣味性的实验,由此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4]。
例如,在教学“声音的产生”和“声音的传播”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准备一些一次性纸杯和绳子,运用这些工具制作传声筒,然后分别开展两次实验:第一次是和同伴之间直接对话,并将声音的特性记录下来;第二次是通过制作的传声筒和同伴进行对话,并将声音的特性记录下来。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发现,通过传声筒传递的声音要大一些,这时教师就可以将声音传播过程中所需要的介质知识告知学生,使其明确声音传播的具体条件和在各类介质中所产生的变化。又如,在教学完“乐音的特性”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本上乐音的相关知识进行创新实验,制作出“橡皮筋吉他”,重点探讨怎样让其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并在发音原理的基础上通过长方形纸盒和橡皮筋制作出一个极具个性化的“小吉他”。再如,在教学“小孔成像”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其中的内容使用蜡烛、纸盒及火柴等材料对小孔成像的实验过程进行实际验证,也可以让学生自主收集生活中可以当作实验器材的小物件,并带到学校和同学一起做实验,分享成果,通过贴近生活且富有娱乐性的教学实验活动来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这种使用生活化材料在物理原理的基础上开展的实践探究,对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及探究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四)实验作业实现生活化
作业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巩固所学知识。在完成物理课堂实验教学后,教师还应布置一些生活实验任务,加强课后实验和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充分掌握所学内容的同时,有效提高动手能力。
例如,在教学完“气体的压强”这节内容后,为了使学生明白大气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教师可以让他们根据钢笔吸墨水、拔火罐等生活现象自主设计“瓶子吞鸡蛋”的实验。学生在课后找到一个口径和鸡蛋大小相当的烧瓶,把煮熟的鸡蛋剥壳,然后在烧瓶中点燃酒精棉球,将鸡蛋放入瓶口,之后就可以看到“瓶子吞鸡蛋”的过程。又如,在教学完“浮力”后,教师让学生回家后使用鸡蛋、烧杯、小石头、盐、水和可乐瓶进行生活实验,使其观察到鸡蛋放入水中会“沉入杯底”;而加入一定量的鹽之后鸡蛋会产生“悬浮”现象;再加入足够的盐,鸡蛋可能会产生“漂浮现象”。由此,学生能有效巩固浮力和液体密度相关的知识内容。这种实验作业不仅可以将物理学科和生活联系起来,还可以促使学生有效复习和巩固所学内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事先明确哪些点是需要特别关注的,或在教学中遇到需要重视的地方及时提醒学生关注或记录数据和实验情况,方便学生在实验结束后总结分析,加深记忆。同时,这也是对理论知识的有效验证,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
结 语
综上所述,开展生活化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有效改变原先知行脱节的问题,使学生在初中阶段就树立正确的物理学习观念和态度,学会使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此,教师需要从课堂情境导入、实验过程、实验器材应用和实验作业等方面入手,开展生活化教学,使学生将生活和实验充分联系起来,在提升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使其学会使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周康.基于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初中物理教学研究[J].魅力中国,2018(09):259.
李花.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实验生活化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9(05):59-60.
罗华平. 初中物理实验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12(23):298.
王晓红.浅析生活化教学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12):112.
作者简介:张树兰(1987.11—),女,江苏响水人,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研究方向:物理实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