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深度学习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2021-08-26 06:54李月明
求知导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深度学习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摘 要:深度学习既有助于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建构,又有助于初中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聚焦当前的初中数学课堂,部分学生对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一知半解,对知识的迁移运用“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对各种问题只是“粗枝大叶”式地解决,很少细致入微地解决……鉴于此,初中数学教师必须紧扣教材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学情,依据深度学习相关理论,引领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本文从以旧识引新知,贯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巧设课堂活动,搭建迁移运用知识的平台;依托自主练习,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深度学习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些有效策略。

关键词:深度学习;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12-0022-02

引 言

深度学习包含两层含义:其一,属于机器学习领域研究的范畴,是指让机器像人一样分析数据、识别图像和辨别声音;其二,是人类学习领域研究的范畴,相对于浅表化学习而言,是引领学生从浅表化学习向深层次学习转变、从粗放式学习向精细化学习转变、从“只知其然”向“知其所以然”转变的一个过程[1]。本文中所指的深度学习背景,正是指人类学习领域研究的范畴。

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对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一知半解,对知识的迁移运用“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这与深度学习的教学背景显得格格不入。不仅如此,这些与深度学习不相符合的“现象”,还会影响教师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阻碍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下面笔者主要围绕以旧引新、巧设活动和依托練习三个方面,详细论述深度学习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些有效策略。

一、以旧识引新知,贯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新知,是旧识的延伸;旧识,是新知的基础。离开了旧识,新知无异于空中楼阁。在深度学习背景下,教师必须引领学生适时适度、恰如其分地将新知与旧识关联起来,让学生以旧识为基,更为深入、透彻、细致地理解新知。倘若学生脱离旧识探究新知,他们的学习过程就会处于浅尝辄止阶段,其对新知的理解就犹如囫囵吞枣。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方设法“以旧引新”,贯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而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2]。

例如,“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是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这一章中的一节内容。本小节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准确理解正数、负数和有理数的意义,以及对有理数进行准确分类。为了降低本课时的学习难度,让学生更为精准、透彻地理解正数、负数和有理数等新知,笔者在导入环节设计了“以旧引新”,即通过复习旧知识,引领学生学习新知识。首先,笔者告诉学生,数学与各种各样的“数”是密不可分的,并引导学生回顾在小学阶段学习过哪些“数”。有的学生说在小学阶段学习过自然数,也有学生说在小学阶段学习过小数,还有学生说在小学阶段学习过分数……紧接着,笔者又告诉学生,自然数、小数、分数都是因实际需要而产生的,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还有许多量不能够用自然数、小数、分数表示,如气温度数、海拔高度、盈亏金额……据此,笔者通过“以旧引新”,顺其自然地导入了本课时的新知,即“正数和负数”。

在上面的案例教学中,教师如果开门见山地引领学生探究气温度数、海拔高度及盈亏金额等新知内容,而无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等旧识,就会在无形之中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使学生的学习始终处在浅表化阶段。相反,因为学生对“数”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教师“以旧引新”能够唤醒学生对“数”的既有认知,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能够进一步拓展学生对“数”的认知,提升教学效率。

二、巧设课堂活动,搭建迁移运用知识的平台

理解是运用之前提,没有精准的理解,自然也就无法灵活运用;运用是理解之归宿,通过灵活运用,学生方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理解只是浅表化的学习,运用才是深层次的学习,才是深度学习[3]。

正因如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巧妙地设计一些课堂活动,并据此为学生搭建一个迁移运用知识的平台。立足这个平台,教师就可以引领学生进行深度学习。以深度学习为契机,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也会得到全面发展。

例如,在教学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多边形的外角和”这部分内容时,笔者紧扣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了一项“知识竞赛活动”。首先,笔者根据学生的学情,将学生分成了若干个小组。其次,笔者设计了“知识竞赛活动”,该活动主要包括必答题、抢答题和风险题。必答题是小组中每位成员都必须回答的题目,题目的内容主要涉及一些概念性知识,如多边形外角的定义、多边形内角的定义、多边形的外角和及多边形的内角和等。抢答题主要是让各小组学生以举手的形式进行抢答,谁最先举手,就让谁来回答。因为抢答题的题目有一定的难度,旨在引领学生拓展运用“多边形的外角和”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学生举手的顺序肯定会有先后。但是,为了避免一些学生不假思索地举手,而是等抢到题目的“回答权”后再思考,所以笔者提出了以下要求: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够准确回答,将要翻倍扣除一定的分数。风险题之所以有“风险”,是因为如果学生能够准确回答,就会得到相应的分数;反之,就会被扣除相应的分数。另外,因为风险题的难度不同,所以其分值也不尽相同,包括10分、20分和30分三种类型。风险题的内容也都是围绕“多边形的外角和”知识精心设计的一些拓展运用类题目。比如,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它的外角和的5倍,它是几边形?

显而易见,在本案例中,教师围绕教学内容所设计的必答题、抢答题及风险题等,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所以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同时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知识竞赛活动”只是深度学习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之一。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设计一些“闯关游戏活动”及“对擂PK活动”等。

三、依托自主练习,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初中数学教师引领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源自大量的实践,也就是大量的自主练习。从大量的自主练习中,学生既可以积累丰富的、科学的、有效的、合理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经验,又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有的放矢地进行深度学习。

与前面提到的课堂活动有所不同,课堂活动重在引领学生拓展与运用相关知识,而自主练习重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中心对称”这部分内容时,为了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设计了这样一道自主练习题:请根据轴对称和中心对称的概念,在练习本上分别画出两个轴对称图形和两个中心对称图形,并说一说轴对称与中心对称之间有哪些区别和联系。围绕这一问题,学生会根据已有认知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分析,学生就会发現:中心对称图形只有一个“对称中心——点”,而轴对称图形有一条“对称轴——线”;中心对称图形绕“对称中心——点”旋转180°,而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线”对折,即翻转180°;中心对称图形旋转之后,会与另一个图形重合,而轴对称图形折叠之后,才会与另一个图形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在平面内旋转变化,而轴对称图形是在空间内旋转变化……

又如,在教学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这部分内容时,笔者设计了以下自主练习。首先,笔者让每位学生拿出在课前提前准备好的四根小棒:2cm,3cm,5cm,6cm各一根。其次,笔者要求学生拿出其中的任意三根,首尾相接,摆出一个任意三角形。最后,笔者要求学生分析归纳在利用这四种长度不一的小棒摆任意三角形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通过自主练习,学生发现:倘若相对比较短的两根小棒的长度和小于第三根小棒,这样的三根小棒就不可能摆出一个三角形。通过这项自主练习,学生更进一步地明白了:在任何三角形中,任意两边的长度和都大于第三条边。

实践证明,让学生一丝不苟地完成一些自主练习,既能使他们进一步理解、运用相关知识,又能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此一来,教师就可以引领学生从浅表化学习走向深层次学习,进而实现深度学习。

结   语

总而言之,在深度学习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要聚焦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想方设法引领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深度学习。以深度学习为契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就会更加通透,对相关知识的运用就会更加娴熟。与此同时,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逐步提升,且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也会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朱国松.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7(11):53.

王果霞.浅谈初中数学深度学习的内涵及促进策略[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9(01):177.

谭必钟.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2017(89):108.

作者简介:李月明(1977.1—),女,广西平南人,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贵港市优秀班主任。

猜你喜欢
深度学习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