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小松
摘 要:古诗文鉴赏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难点之一。文章从高中语文一线教学实践入手,分析古诗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思考、总结古诗文教学的方法,以便更好地促进古诗文教学。
关键词:古诗文;兴趣;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19-0055-02
一、古诗文节目的热潮与中学古诗文教学的冷遇两者反差明显
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古代先贤智慧结晶的一部分,它不仅仅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之美,还蕴含着中华民族的风骨和智慧。
近年来,和古诗文相关的节目和活动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在民众眼前,诸如《中华诗词大会》《中华好诗词》《中华经典诗词诵读》等,它们形式新颖,种类多样,给大家耳目一新的感觉,也让一度受冷落的古诗文再次焕发新的生命力,广受民众关注和青睐。
二、古诗文教学存在的困境以及相关原因分析
与如火如荼重读经典古诗文的热潮相比,古诗文教学却成为一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它在语文课堂步入窘境,考试要考古诗文,而学生对它敬而远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局面?在我看来,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快餐式阅读对学生产生不利影响。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可供人们选择的东西越来越丰富。快餐式阅读已经逐渐成为时下年轻人的一种休闲方式,不少中学生热衷于这种不求甚解的阅读方式,无心去慢慢品读经典。
另一方面,部分学校和教师存在“急功近利”思想。相当一部分学校依旧停留在应试的阶段,不注重审美教育。一些领导、教师和学生心存偏见,更愿意把时间分配在语文之外的其他学科上面。语文学科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对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比较高的要求,这种语文素养需要学生从小到大长期积累,需要慢慢“熬”,而在今天,这种时间上的投入无疑是奢侈的。部分学生没有真正掌握学习古诗文的一般方法,也无法以审美的眼光去看待古诗文。在他们眼中,离我们时代较为久远的古诗文枯燥乏味,其中包含的一些内容和价值观念显得迂腐陈旧、落后甚至荒唐可笑,与时下流行的一些所谓主流观念距离较大,两者之间甚至存在一层厚实的“障壁”,再加上古诗文里面的文字障碍较多,不容易学习掌握,那么,部分学生比较排斥古诗文也就不足为怪了。
除了上述原因,我想,教师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如何,如何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教学手段是否陈旧单一,这些都是不可回避的问题。传统的古诗文教学一般还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跟着教师被动地接受相关的知识。教师梳理字词,苦口婆心地传授相应的鉴赏方法和技巧,而一堂课下来,学生收效却很有限,因为他们没有进入情境中发现意蕴之美,对这些“陈旧”的东西提不起兴趣。
三、促进古诗文教学的手段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提高古诗文教学的效果呢?我认为,可以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开展教学。
第一,要注重开展多种多样的朗读:个别读、齐读以及跟着名家朗读等。朗读过程是一种目口耳心并用的过程。古诗文是凝练的语言艺术,内容高度浓缩,内涵极其丰富,需要反复朗读,才能了解诗的大意,领略诗的美好意境,体味诗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教师要让学生反复朗读,尽情发挥合理的想象,在自己的脑海中建构出形象生动的画面。这大概也符合古人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
第二,尽情穿越时空,走近作者,走近主人公,知人论世。在开展白居易的《长恨歌》这一长篇叙事诗的教学活动中,除了介绍作者白居易的生平,教师也可以向学生好好讲述诗中的男女主人公唐明皇和杨贵妃的逸闻,学生在初步了解男女主人公的爱情之后,往往会迫切地了解《长恨歌》,兴趣也就随之而来。而学习杜甫等著名诗人的作品,我们同样可以讲述诗圣经历的安史之乱,让学生对一代诗圣所处的背景和坎坷多难、令人唏嘘的一生有一定的认识,这样学生自然就有进一步学习其作品的欲望了。当然,这对教师的历史知识也有比较高的要求。
第三,努力创设情境,让学生联想和想象,以实现“他人之心,予揣度之”的人我合一的境界,达到一种情感共鸣的高度。在教学中,教师可采用背景音乐、视频等手段来营造一个多维度空间,努力让学生走进文本的主人公的世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样一来就可能更主动地亲近文本。比如,教学《诗经·蒹葭》一诗,教师先可以播放邓丽君的《在水一方》,学生很快就会想象出男主人公在江岸边苦苦追寻伊人而不得的凄美画面;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教师可以借助旧版的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有关剧情片段和主题曲《枉凝眉》等,先介绍全篇的主要情节和主题,让学生对家喻戶晓的女主人公——林妹妹有较多的认识,也可以静静欣赏《枉凝眉》,适时辅以剧中林黛玉吟唱的《葬花词》往往会出现“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场面,正可谓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接下来,教师只需要适度引导学生理解歌词的内涵,学生就会迫不及待地去学习文本。
第四,教师要善于总结古诗文欣赏的方法和规律,以点带面,让学生对该部分知识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记得当初带领学生学习《诗经》时,本人只是就文本讲文本,发现不少学生没有什么兴致,一堂课死气沉沉的,学生对诗中主要的比兴等手法也不理解。后来,我做了一些尝试和调整。在教学过程中,我这样向学生介绍:比兴的手法不仅是中国诗歌中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发源于《诗经》,在我国的诗词创作中,比兴手法的运用还是普遍的。其不仅形式富于变化,手法灵活自如, 便于诗人抒情达意,而且为作品本身增添了一种含蓄委婉之美。比如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一开始就运用了比兴手法:“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为全诗的婚姻悲剧埋下了伏笔,奠定了整首诗的感情基调。在中国现代民歌中,比兴手法运用得更普遍,比兴的妙处和高明之处也随处可见。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列举一些运用比兴的歌曲并欣赏一下,再结合歌词来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比兴。著名民族音乐家王洛宾的《青春舞曲》这样唱道:“太阳下山明朝依旧爬上来/花儿谢了明年还是一样地开/美丽小鸟一去无影踪/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作者多次运用比兴,从每天东升西落的太阳到年年开放凋零的花儿,再到“来了又去去了又来”的春天,反复多次感叹青春时光的一去不复返。比兴的运用,既丰富了这首歌的内涵,又极大地增强了这首歌的感染力,使得学生在感受音乐的动人旋律时,也不由自主地体味到青春韶华的宝贵,提醒自己要好好珍惜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