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朔
【摘 要】本文针对高校课程思政在实施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的教育理念有待重视、建设能力有待提升、评价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提出重塑教师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课程思政的建设能力、完善教师课程思政的体制建设等应对策略。
【关键词】课程思政 存在问题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11-0090-02
“课程思政”是指充分发掘专业课中潜藏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思想引导和价值观塑造自然地切入各类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环节之中,构建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体系。“课程思政”不是增开一门新课,也不是增设几项思政活动,而是一种开拓性的教育理念,其实质就是强调每一门课程的育人功能,压实每一位教师的育人责任,在所有课程中贯彻智育与德育、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认知与行为的有机统一,达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合力。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决定全面推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质提速,要求高校将立德树人贯彻到课堂教学全过程,将思政工作融入人才培养各个环节,真正肩负起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使命。
一、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方兴未艾,不少专业课程教师积极投入理论探索和实践改革之中,催生了一批理论成果和实践方案。但是,在具体的建设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课程思政建设的教育理念有待重视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部分高校教师对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重视不够,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专业课程教师对课程思政的必要性缺乏正确认识,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专业教师、辅导员与学工管理部门的工作,与自己无关;二是教育理念上,部分专业课程教师认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是自己教学的根本任务,也是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目的,而价值引领、学生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提升是思政课的任务和思政课教师的职责,甚至认为思政课本来就占用了大量的教学课时,还要在专业课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进行思政教育,会使专业教学的时间更少,这将影响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和教学质量。
(二)课程思政建设的能力有待提升
很多教师积极响应“课程思政”的号召,主动参与课程思政建设,涌现出了一些富有成果的论文、教学案例、教研课题。但是,由于对立德树人领悟不深,对专业知识教学与价值引领认识上的偏差,造成部分专业课教师育人意识的淡薄、育人能力的欠缺。究其原因,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不够,思政建设的具体行动缺少正确理论的指导。二是政治素质不硬,政治敏锐性不强,立德树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的责任性和使命感没有充分发挥。三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把握不牢,对高校学生思想状况缺乏认识,更没有动力去掌握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在规律。由于部分教师思政素养、思政教育能力的偏低,加上专业知识结构、个人成长与发展环境等方面的原因,导致部分教师无法精准发掘所教专业课程蕴涵的思政元素,更没有能力将思政元素嵌入课程教学内容和過程中。
(三)课程思政建设的评价机制有待完善
课程思政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创新,其真正的创新实践,需要一套新的考核评价制度作为保障。在我国高校,对教师和教学的评价考核是重科研轻教学、重论文轻教改、重专业课程教学轻思政课程教学。课程思政建设要真正的落实,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要进行多方面的资源整合,而且短时间内难见教学成效,很多专业教师虽心向往之,但又望而却步,怕影响科研课题研究、项目申报这些显而易见的成果,影响职称的评定和事业的发展。因此,在推行课程思政建设的道路上,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考核评价标准制约着课程思政建设究竟能够走多远。
二、应对策略
“课程思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思维方式,其建设和改革需要进行持久的探索。针对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采取应对策略。
(一)重塑教师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
教育者的教育理念对教育过程、教育结果具有指导和调节作用,理念创新是教育实践创新的先导条件。要解决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实施者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认识和理解实施课程思政的价值蕴含,重塑课程思政建设的教育理念。
“课程思政”是中国高等教育进入新时代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内在要求和价值追求,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根本举措,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政治任务。“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选择,是确保高校正确的办学方向、坚持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的重要途径。“课程思政”与传统的思政课作为育人主渠道的方法不同,它要求每位教师、每门课程都承担育人的职责,把思政教育与课程的教学有机融合,把价值塑造与知识传授相互交融,从而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学效果。“课程思政”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伟大创新,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认识的深化,它确立了一种整体性的、系统性的课程观,打破了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单打独斗的状态,推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升级,极大地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
因此,要动员和发动专业教师,转变对“课程思政”的认知,消除思想误区。要知道“课程思政”不是增开一门课程,而是一种创造性的教育新理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常态,要明确思想政治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辩证关系,认识到“课程思政”不仅不会影响专业课的教学活动,反而会加强教学的思想性、人文性,将思政元素引入教学内容之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提高教师课程思政的建设能力
首先,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在教师。高校所有的教师都是课程思政的主体,都要承担课程思政的责任。教师要提高课程思政的能力,首先要强化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思想政治素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认识自身站在社会主义大学讲台上的政治责任,旗帜鲜明地讲政治,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理想信念坚定,道德修养高尚。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状况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要努力成为学生人生道路合格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其次,要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规律、话语。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意识形态性,具有很强的渗透性。思想政治领域包括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属于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去占领意识形态阵地,各种各样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必然会去占领。除了实体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如政治理论课、党团组织生活,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必然渗透在日常的教学事务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只有结合日常生活和事务,才能做深做细,才能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因此,专业课教师不要高高在上,也不要生硬说教,而是要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范和基本要求,一方面要放眼世界,直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另一方面要心有学生,放低身段去了解大学生的所思所想所盼,察学情,接地气,讲出他们愿意听、主动听的话语,才能解决他们的现实困惑,才能让社会主义思想、共产主义理想春风化雨般入脑入心,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召力。
最后,要提升教师“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能力。“课程思政”是依托课程这个载体,充分发掘和激发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以隐性教育的方法,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知识传授之中的思想教育形式,它要求教师既要讲好专业课,又要抓住契机传递思想教育,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具有高超的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技巧。一是课程与教材分析开发能力。“课程思政”的基础是课程,课程分析就是要认知课程的性质、特点,梳理课程的历史发展脉络,掌握课程的教学大纲,熟悉课程使用的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为教材开发做好准备。任何一门课程都是在前人艰难探索真理、不断发现规律的过程中诞生的,不同程度、不同角度地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基因,专业课教师要善于从课程发展历史中发现思政价值和精神力量,如爱国主义、品德情操、社会责任、人文精神、伦理关怀、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案例典故、重要人物等。二是研究学生的能力。“课程思政”的对象是学生,只有对学生了如指掌,才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专业知识结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深度知晓学生的思想倾向、情感态度、价值取向、人生追求等。三是教學方法的创新能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隐性教育”。专业课教师要结合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关心的时代问题、现实困惑,在讲授专业知识过程中,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寻找思政元素的切入点,切忌强行植入,单向灌输,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潜移默化,收放自如。
(三)完善教师课程思政的体制建设
首先,“课程思政”的制度保障和体制建设,能够保证“课程思政”顺利实施,激发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在动力,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要加强高校党委对“课程思政”的领导。高校党委作为“课程思政”的责任主体,要努力做好“课程思政”改革的顶层设计、相关保障制度的建立、专项建设资金的拨付、人力资源的深度整合等方面的工作,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形成同向同行的协同效应。
其次,要建立“课程思政”资源整合机制。教务处要建立“课程思政”层级管理体制,学校层面、教务主管部门、二级院系、相关职能部门之间分工科学,各司其职,又协同合作,合力育人。要统筹整合校内外思政资源,携手“思政课程”教师协助二级院系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课程评价标准,确保知识传授、能力提升、价值引领同步推进。
最后,要建立科学有效的“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体系。要通过课堂表现、同行评教、督导评课、领导随堂听课等多种手段,建立常态化、规范化的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加强“课程思政”的管理与监控,将“课程思政”的考核评价落实在科学可靠的制度安排上。同时,还应健全考核管理绩效机制,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奖罚分明,导向明确,将“课程思政”的成效作为考核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在职称晋升、评优评先、师德师风建设等方面优先加以考虑,确保课程思政建设的制度化、科学化。
【作者简介】周 朔(1964— ),男,汉族,湖南邵阳人,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文艺理论、语文教学。
(责编 龚维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