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元
农村教学点缺乏英语专业师资,教学条件简陋,教学信息化手段难以运用,更谈不上英语交流的语言环境。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英语基础薄弱。针对农村教学点的实际与学生特点,笔者通过研究影响英语教学的各种因素,积极探索适合英语教学的策略,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一、以“个性表达”策略激发英语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笔者抓住这个关键因素,根据学生英语基础,采取贴近生活、学生喜欢的教学手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1.强化朗读。针对学生不敢读的现象,开展“疯狂英语”活动,鼓励学生大声朗读,训练学生朗读能力,为开口说英语锻炼胆量。坚持早读时间和上课示范带读,安排学生轮流带读,开展自由朗读,培养学生朗读习惯,激发英语阅读兴趣。
2.角色扮演。为增强学习乐趣,创设和布置各种情景,要求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比如:在教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Shopping,与附近的商店联系好,组织学生到商店现场教学,学生各自扮演导购、售货员、客户,在商品买卖的实际中用英语交流,既体验了英语的乐趣,又巩固了所学的知识点。
3.口语交流。坚持课前十分钟,和学生一起进行口语交流。比如:问天气、问心情等。同时,在校园处处营造英语氛围,尽可能与学生用英语交流,培养开口说英语的习惯。
二、以“情感补位”策略加强英语学习管理。
农村教学点的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缺少父母陪伴,因此老师成为与他们相处时间最多、影响最大的人,多沟通、多陪伴,不仅可以弥补亲情缺位,也可以加强学习管理。
1.做良师益友,培养英语学习自觉。
设定英语学习目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并实行不同的奖励策略。坚持每天让学生打卡读英语,每天给学生纠音,以此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自觉性。对自觉性比较弱的学生,笔者会从三天到一周再到两周,循序渐进,一步一步设定目标,每达到一个目标,就实行对应表扬和奖励,鼓励他们往更高的目标前进。
2.做贴心伙伴,树立英语学习自信。
针对教学点的部分学生缺乏自信的情况,笔者坚持和学生做伙伴,一起学习一起玩。时时关注、关心他们,在学习辅导上付出更多的爱心、耐心、细心。帮助他们分析在英语学习中哪方面强,哪方面弱,多表扬,多鼓励,从而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比如,笔者帶过一个四年级的学生,性子慢,不够专注。针对这种情况,上课时,笔者就站在他的旁边,带读的时候让他用手指跟着笔者的手指在书上移动,培养他的专注力。英语单词、语句写得太慢,笔者就买来英语词语模板,让他坚持每天练习1页,逐渐提升书写的速度。没多久,他的朗读顺畅了,书写流畅了,对英语学习充满了信心。
三、以“就地取材”策略破解教学条件不足的难题。
农村教学点是老师的一支粉笔一张嘴在教学,学生是一本教材一本作业在学习,因此,笔者经常就地取材自制教具,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寓教于乐,让学生快乐学习。
1.贴近生活学英语。比如在教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Dinners ready时,笔者让学生利用学校空地种植书上的菜,用英文给每种菜挂牌,标注菜名、颜色、特征等。此外将生活中所有的物品都贴上英语标签,以此加深学生对单词的印象,更让他们喜欢英语,主动学习。
2.手势表演说英语。在教学中,笔者会用一些学生能看懂的手势配合英语教学。比如/a:/,笔者就会把手的五指张开,表示嘴巴张开的幅度,用延伸的手势表示它是长元音。
农村教学点承载着巩固农村教育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使命。抓好英语教学是培养孩子们的世界眼光、促进全面发展的基础环节,老师们应担当起责任,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让偏远农村地区的孩子同样能学好英语、运用英语,为实现人生的更好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奠好基、起好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