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学点英语教学策略研究 岳阳县步仙镇北斗小学

2021-08-26 05:13陈元
科教新报 2021年30期
关键词:教学点笔者交流

陈元

农村教学点缺乏英语专业师资,教学条件简陋,教学信息化手段难以运用,更谈不上英语交流的语言环境。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英语基础薄弱。针对农村教学点的实际与学生特点,笔者通过研究影响英语教学的各种因素,积极探索适合英语教学的策略,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一、以“个性表达”策略激发英语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笔者抓住这个关键因素,根据学生英语基础,采取贴近生活、学生喜欢的教学手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1.强化朗读。针对学生不敢读的现象,开展“疯狂英语”活动,鼓励学生大声朗读,训练学生朗读能力,为开口说英语锻炼胆量。坚持早读时间和上课示范带读,安排学生轮流带读,开展自由朗读,培养学生朗读习惯,激发英语阅读兴趣。

2.角色扮演。为增强学习乐趣,创设和布置各种情景,要求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比如:在教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Shopping,与附近的商店联系好,组织学生到商店现场教学,学生各自扮演导购、售货员、客户,在商品买卖的实际中用英语交流,既体验了英语的乐趣,又巩固了所学的知识点。

3.口语交流。坚持课前十分钟,和学生一起进行口语交流。比如:问天气、问心情等。同时,在校园处处营造英语氛围,尽可能与学生用英语交流,培养开口说英语的习惯。

二、以“情感补位”策略加强英语学习管理。

农村教学点的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缺少父母陪伴,因此老师成为与他们相处时间最多、影响最大的人,多沟通、多陪伴,不仅可以弥补亲情缺位,也可以加强学习管理。

1.做良师益友,培养英语学习自觉。

设定英语学习目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并实行不同的奖励策略。坚持每天让学生打卡读英语,每天给学生纠音,以此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自觉性。对自觉性比较弱的学生,笔者会从三天到一周再到两周,循序渐进,一步一步设定目标,每达到一个目标,就实行对应表扬和奖励,鼓励他们往更高的目标前进。

2.做贴心伙伴,树立英语学习自信。

针对教学点的部分学生缺乏自信的情况,笔者坚持和学生做伙伴,一起学习一起玩。时时关注、关心他们,在学习辅导上付出更多的爱心、耐心、细心。帮助他们分析在英语学习中哪方面强,哪方面弱,多表扬,多鼓励,从而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比如,笔者帶过一个四年级的学生,性子慢,不够专注。针对这种情况,上课时,笔者就站在他的旁边,带读的时候让他用手指跟着笔者的手指在书上移动,培养他的专注力。英语单词、语句写得太慢,笔者就买来英语词语模板,让他坚持每天练习1页,逐渐提升书写的速度。没多久,他的朗读顺畅了,书写流畅了,对英语学习充满了信心。

三、以“就地取材”策略破解教学条件不足的难题。

农村教学点是老师的一支粉笔一张嘴在教学,学生是一本教材一本作业在学习,因此,笔者经常就地取材自制教具,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寓教于乐,让学生快乐学习。

1.贴近生活学英语。比如在教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Dinners ready时,笔者让学生利用学校空地种植书上的菜,用英文给每种菜挂牌,标注菜名、颜色、特征等。此外将生活中所有的物品都贴上英语标签,以此加深学生对单词的印象,更让他们喜欢英语,主动学习。

2.手势表演说英语。在教学中,笔者会用一些学生能看懂的手势配合英语教学。比如/a:/,笔者就会把手的五指张开,表示嘴巴张开的幅度,用延伸的手势表示它是长元音。

农村教学点承载着巩固农村教育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使命。抓好英语教学是培养孩子们的世界眼光、促进全面发展的基础环节,老师们应担当起责任,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让偏远农村地区的孩子同样能学好英语、运用英语,为实现人生的更好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奠好基、起好步。

猜你喜欢
教学点笔者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教学点如何由“痛点”变“亮点”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教学点的教学质量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村小学和教学点经费保障工作的通知
赣南地区农村教学点教师情况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