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与案例分析

2021-08-26 04:39李雪华
求知导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案例分析问题情境初中物理

摘 要: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物理教学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教师应调整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与案例分析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和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本文主要对初中的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与案例分析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希望可以给相关教师提供一些教学参考。

关键词:初中物理;问题情境;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06-0063-02

引 言

结合问题情境与案例分析模式对初中物理进行教学,能把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更生动形象,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与运用相关物理知识。本文主要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问题情境创设与案例分析的必然性、依据、具体应用及拓展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问题情境创设和案例分析概况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是建立在“创设问题,解决问题”基础上的一种教学理念,教师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提出问题,使学生产生探索的欲望,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探究和思考问题的同时,体验和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意识。此外,在实际的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法,把比较复杂的物理知识变得更容易理解,这不仅可以降低知识的难度,还可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从而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1]。

二、初中物理教学应用问题情境创设与案例分析的必然性

(一)问题情境创设与案例分析的基本内容

创设问题情境是探索式教学模式的核心,也是将问题的创建与解决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创设问题情境与案例分析的根本目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有切身体会,能够让学生发现问题、探索和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在采用问题情境教学模式时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启发性原则,二是真实性原则,三是层次性原则。只有牢牢地掌握这些原则,才能在使用问题情境与案例分析教学模式时发挥最大作用。

(二)初中物理教学应用问题情境创设与案例分析的作用

创设问题情境及案例分析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物理知识,使其更直观地理解比较抽象的知识,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其思维能力,从而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和压力,提升初中物理教学的质量[2]。

三、初中物理教学应用问题情境创设与案例分析的依据

(一)以教学需要为依据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应把学生的学习需求作为依据来创设问题情境,在课堂上提出更多的问题,并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来思考问题,然后进行相关的案例分析和探索,使学生把握教学内容的重心和难点,进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牛顿第一定律”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牛顿第一定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些学生会迅速地回答出定义的内容,但这个方式取得的教学效果有限,因为学生没有深入地理解知识,只是机械地回答问题。教师可以利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索,以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比如,教师可以在斜坡上放置小球,让学生观察在不同的状态下小球的变化。第一种,把静止的小球从斜面一侧滚下,在没有摩擦的情况下,小球会在另一侧的斜面上达到原有的高度。第二种,仍然在没有摩擦的情况下,改变斜面的倾角,减小倾角,为了能够达到原有的高度,小球会经过比较长的距离。第三种,若把另一侧的斜面完全放平使其紧贴地面,小球为了达到原有的高度,会永远地运动下去。由此得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这样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概念。当这个概念被引入时,学生会产生疑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牛顿运动规律进行理论分析,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以学生的思维发展为需要创设问题情境

在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应把学生作为主体,为适应学生思维的发展,创设问题情境时要循序渐进,逐步提出问题,并让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索。例如,在进行“物质的密度”教学时,教师可以创设以下问题情境:铝球体积为30cm3,质量为54g,铝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若是空心的,那么空心部分的体积为多少?这个问题难度较大,教师可以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以上案例提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涉及哪些所学知识?哪些物理公式可以用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可以通过分析案例,进行简单的讨论,然后在教师的耐心指导下,轻松地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加深对物理知识的掌握与理解[3]。

四、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与案例分析的具体应用

(一)基于物理实验创设问题情境与案例分析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表象到本质、由浅入深地进入“问题的隧道”,此“隧道”的终点就是物理学科的实验目标。例如,在进行“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教师先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实验设备和器材,再提出以下问题:(1)如何让小球保持稳定的速度?(2)如何设计实验,合理地测量小球的平均速度?(3)是否可以直接計算出小球的速度?能否设计一些可以间接测量小球平均速度的方案?(4)你还能运用所学知识想出更好的计算平均速度的方法吗?要实现这种想法还需要什么器材?(5)实验结束了,谁能归纳总结这项实验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细节吗?其中哪些步骤还可以优化?怎样优化?

又如,在教学“浮力”一课时,为了加强学生对“浮力和下沉的重力之间的关系”这一教学难点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进行教学。“把煮熟的同一个鸭蛋放到不同的液体中,鸭蛋是否可以顺利地下沉?”这种问题不仅与教材内容紧密相连,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其不断思考。教师可以根据实验提出以下问题进行拓展练习:(1)这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这次实验中浮力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3)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影响浮力的因素有哪些?(4)你能总结出浮力与重力之间有什么关系吗?(5)通过以上实验,你知道浮力除了与重力有关,还和什么因素有关吗?通过实验和上述问题,学生可以得出结论:只有浮力小于自身重力的情况下,物体才会出现下沉的现象。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充分地进行体验和观察,在感性认识中实现理性认识的飞跃,还可以在思考问题过程中有效地进行归纳和总结,构建自身知识体系,提升思考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

(二)基于日常生活经验创设物理问题情境与案例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物理现象和物理原理,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使其成为学生理解物理知识的有效途径,从而丰富物理课堂的内容,提升教学效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做到在日常生活中灵活地运用物理知识。例如,学生可以从自然现象中学习相关的物理知识,体育比赛中也包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航空航天中也运用了大量的物理知识[4]。

(三)根据物理现象创设问题情境与案例分析

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先整合各种有关的物理现象,再根据案例进行分析,把物理教学与物理现象及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5]。例如,在学习“杠杆原理”时,教师可以把教学中杠杆的物理现象与工程项目建设中运用杆原理的案例紧密结合,根据具体的项目建设案例进行分析。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起重机的哪些地方应用了杠杆原理?受力情况怎么样?在一定条件下,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引导学生进入相关情境中,使学生更直观和生动地了解起重机的结构,并深入地思考杠杆原理在實际生活中的应用情况。

五、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与案例分析的拓展

为了让初中生深入学习物理知识,教师不仅要注重物理课程的实际应用,还要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形成分析与思考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模式和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进行拓展的能力。例如,对教学“杠杆原理”后,教师将本课内容与“力和机器”的相关知识结合起来,为学生布置一定的教学任务,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比如,教师不仅可以组织学生制作小型模型,还可以探究生活中的相关案例,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从而提高物理教学的整体水平。

结 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非常重要,教师在此基础上结合案例进行分析,以生活经验、物理现象及物理实验为基础,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物理知识,还能提升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因此,教师要不断发挥问题情境与案例分析的优势,有效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蔡鹏飞.问题情境创设与案例分析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05):230.

宋怀忠.关于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与案例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06):125.

陶英江.中学物理教学的问题情境创设[J].教育现代化,2018,5(17):365-366+368.

姜贵重.初中物理教学问题情境创设探析[J].甘肃教育,2019,623(03):120.

兰忠.浅谈物理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情境教学[J].名师在线,2019(29):74-75.

作者简介:李雪华(1970.3—),男,广西贵港人,大专学历,贵港市港南区东津镇第一初级中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曾获贵港市“优秀教师”、贵港市首届“骨干教师”称号,研究方向:初中物理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案例分析问题情境初中物理
父亲缺失案例分析
冷库建筑火灾特点及调查方法研究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让语文课堂评价语绽放异彩